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75分)
城市群的競爭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群內城市間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下圖為“城市群內部城市間的產業鏈分工體系示 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優勢產業主要處于產業鏈中的位置是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⑤
2、產業分工處于產業鏈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
A.產品需求量大
B.勞動 力廉價豐富
C. 交通便利 D.政策支持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業企業受用工荒、電荒、油荒、原材料漲價等因素影響,目前生存困難,面 臨倒閉或需要外遷到江西贛州等內地城市。讀圖回答3~5題。
3、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型加工制造業企業的區位選擇大多符合
A.模式1 B.模式2 C.模式3 D.模式4
4、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小型加工制造業企業外遷到江西贛州等內地城市,最主要的原因是
A.國家中部崛起的需要 B.地理區位相同
C.尋求更好的區位條件 D.當地基礎設施完善
5、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眾多的加工型企業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縮小生產規模,加大資金投入 B. 開展技術創新,實現產業轉型和升級
C.降低勞動力報酬 ,節省成本支出 D.申 請破產保護,謀求東山再起
讀圖完成6~7題。
6.圖中關于 M、N兩湖泊的描述正確的是
A.兩湖分別是所在地區面積的湖泊
B.M湖周圍的植被為熱帶雨林,N湖周圍的植被為溫帶草原
C.M湖是內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D.兩湖均為內流湖
7、M、N兩湖泊所在區域的人文地理特征為
A.甲、乙兩區域經濟發達,農業分別為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
B.甲、乙兩區域資源豐富,資源分別為鐵礦、鈾礦和煤炭、石油
C.甲區域環境 問題以生態破壞為主,乙地區環境問題以環境污染為 主
D.甲、乙兩區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長率低
讀圖回答8 ~9題。
8、關于四個地區農業生產條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甲-面積廣闊,水源充足
B.乙-土壤肥沃,雨熱同期
C.丙-草場茂密,氣候溫和
D.丁-河流眾多,黑土廣布
9、關于四個地區農業生產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科技水平低 B.乙-機械化水平低
C.丙-水利工程量大 D.丁-商品率低
下圖表示我國某農作物在三個地區的位置。讀圖,完成10~11題。
10、該農產品可能是 ( )
A.小麥 B.棉花 C.水稻 D.花生
11、與②、③兩地相比,①地生產該農產品的最有利氣候條件是( )
A.降水豐沛 B.地勢低平
C.光照條件好 D.氣溫較高
芬蘭森林面積不到世界總量的1%,木材產量也僅占世界總產量的1.5%,但芬蘭以其強大的 森林產業鏈和處于最前沿的信息技術,在全球造紙自動化產業和技術領域扮演著領導角色。2018年,芬蘭林紙業巨頭斯道拉恩索公司擬與中方合作,計劃在廣西北海建設一家綜合性紙板和紙漿生產廠。結合圖示信息完成12~15題。
12、芬蘭最主要的森林類型是( )
A.溫帶落葉林 B.山地灌木林
C.亞寒帶針葉林 D.針闊混交林
13、影響芬蘭森林工業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森林資源 B.交通運輸
C.地形地勢 D.科學技術?
14、芬蘭重視森林工業環保,林紙生產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采用了清潔技術,這種做法會使( )
A.環保對工業區位的約束力顯著減小
B.環保對工業區位的約束力顯著增大 ?
C.科技對工業區位的約束力顯著減小 ?
D.交通對工業區位的約束力顯著減小?
15、芬蘭林紙工業向中國轉移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中國及周邊國家的( )
A.廉價勞動力 B.豐富的林業資源 ? C.廣闊土地 D.廣闊市場
甲圖是某著名湖泊,乙圖表示其水位季節變化情況,讀圖回答16~19題。
16、乙圖所示湖區,坡度處位于( )
A.北部 B.東南部 C.東部 D.南部
17、影響該湖泊水位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過度放牧 B.過度樵采 C.地形 D.氣溫
18、近年來,②線逐漸靠近①線,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引水灌溉,入湖水
水量減少 B.該區域夏季降水量減少
C.圍湖造田,泥沙淤積 D.該湖泊冬季水量減少
19、該區域不可能出現的突出環境問題是( )
A.土地荒漠化 B.次生鹽堿化 C.沙塵暴 D.酸雨
下圖為兩區域圖,讀圖完成20~21題。
20、M、N兩山脈的共同特征是 ( )
A.均為低緩山脈 B.均為內外流區域分界線
C.西坡降水多于東坡 D.均為荒漠與草原的分界線
21、兩區域發展冶金工業共同的區位因素是 ( )
①地勢平坦、诘V產豐富、蹥夂蜻m宜、芩闯渑妗、萁煌ū憷、弈茉簇S富、邉趧恿ωS富、嗍袌鰪V闊
A.①②⑥ B.②⑦⑧ C.③④⑤ D.②⑤⑥
下圖為某區域R河流域圖。讀圖,完成22~23題。
22、有關R河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源頭河段以冰川融水補給為主
B.源頭到P點河段有凌汛現象
C.P點到Q點河段水量逐漸減少D.Q點到河口河段水能最豐富
23、圖中種植業區的主要環境問題可能是
A. 土壤鹽堿化和土地沙化
B.生物多樣性減少和土地酸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鹽堿化
D.水土流失和生物多樣性減少
讀世界主要河口三角洲圖,回答24~25題。
24、有關四地河口三角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是水稻和棉花
B.均受颶風(臺風)的影響
C.均是所在國家的重要城市和人口分布區
D.氣候類型均不相同
25、有關四地河流特征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四條河流汛期均在夏半年 B.流程最長的是③
C.水能最豐富的是② D.流域面積的是④
地形、氣候要素對一個地區的土地利用類型有著深刻的影響,下面為世界四個重要國家的土地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26~27題。
26、關于四國土地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國地處大陸內部,降水稀少,荒漠廣布
B.②國西部以高大的山地和高原為主,草地、林地面積廣大
C.③國地形以平原為主, 氣溫低,森林廣布
D.④國北部緯度高,氣溫低,森林廣布
27、關于四國農業生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國利用豐富的地下 水,發展灌溉農業
B.②國利用西部面積廣大的草場,發展乳畜業
C.影響③國農作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降水和地形
D.④國地處溫帶,農作物以小麥、玉米、甜菜、亞麻為主
讀下圖,完成28~29題。
28、西氣 東輸沿線跨越了我國
A.地勢的三級階梯
B.兩種氣候類型
C.四類干濕地區
D.四大工業地帶
29、 “西氣東輸”對我國經濟和環境的影響,正確的一組是 ( )
①促進西部開發,有利于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 ②改善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 ③初步解決西部水源 缺乏問題 ④長江三角洲地區大氣環境將得以改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0、科技人員開發一種隨身攜帶的伴行包,以便家人及時找到迷路的老人,右圖反映了尋找老人的過程。圖中伴行包和服務商分別采用的技術是
A.GPS和RS B.RS和GPS
C.GPS和GIS D.RS和GIS
中國的勞動力約是美國、歐盟和日本勞動力總和的2倍,因此中 國被譽為“世界工廠”。但近些年珠三角地區的企業卻抱怨勞動力短缺、工資上漲過快。結合材料完成31~32題。
31、中國農業勞動力約占勞動力的24%,發達國家僅占3%左右。如果要從農業部門解放更多的勞動力到工業部門,我國農業發展應該選取的方式是
A.提高科技化水平 B.提高機械化水平
C.加強生產資料投入 D.加強水利工程建設
32、為應對勞動力成本的上漲,我國工業發展對策不正確的是
A.將部分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遷往中西部地區
B.加強高新科技產業發展,促進工業結構升級換代
C.鼓勵生育,擴大青壯年勞動力人口規模
D.減小勞動力密集型工業的總體規模
讀世界某區域圖,回答33~35題。
33、贊比西河是非洲的第四大河流。下列有關贊比西河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上游支流短小、流速較快,峽谷險灘廣布
B.中游地勢低洼,河流流速緩慢
C.上游西南部降水量小且變率大
D.河流的汛期出現在7、8月份
34、下列關于贊比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最
合理的是( )
A.上游重點利用水能發電,積極發展航運業
B.中游重點建設自然保護區,積極發展旅游業
C.下游重點利用水資源大規模發展灌溉農業
D.三角洲地區應充分利用外資,積極發展外向型工業
35、下列有關卡布拉巴薩大壩工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建設大壩主要是為了發展航運和旅游
B.能夠調節徑流,提升馬拉維湖的通航能力
C.保障了河流中下游的航運,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
D.導致河口三角洲不斷受到海水侵蝕,海岸線向后退縮
二 綜合題 (共30分)
36、讀“湘江流域和萊茵河流域略 圖”,回答問題。(8分)
(1)兩條河流相比,航運價值更大的是 ,請簡述其主要原因。(4分)
(2)流域綜合開發對區域發展有重要意義。目前,湘江上游地區流域開發的重點是 和 ,在開發過程中可能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有哪些?(4分)
37、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4分)
(1)說明該區域大部分地區氣候干旱,沙漠廣布的主要原因。(4分)
(2)阿克蘇的蘋果果香濃郁、甘甜味厚、汁多無渣,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纖維素、果膠品質十分優良。請從自然條件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盆地周圍的河流特征。(6分)
38、石漠化是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的喀斯特地區,地表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植被嚴重破壞、土壤嚴重侵蝕、巖石大面積裸露,呈現類似荒漠化景觀的過程。貴州省目前是全國石漠化面積、程度最深、危害最嚴重的省份。讀圖及相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8分)
(1)分析貴州石漠化的原因及其對貴州省農業生產條件的不利影響。(4分)
貴州省是我國主要食辣省份之一,其辣椒生產規模和加工規模居全國位。按加工層次,辣椒加工業劃分為以干辣椒制作、油辣椒生產為主的初級加工和以辣椒紅色素提取、辣椒堿研發、生物制藥為主的深加工。
(2)簡述貴州省發展辣椒加工業的主要區位優勢。(4分)答案
一.選擇題答題卡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B B C B C C D A A C C B A D A D A D A
題號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C A C A B C C C C B C C B D B A C B A
36. (1)萊茵河 ;水量平穩,季節變化小;(地形平坦,)流速和緩;流域內經濟發達,運輸量大(經濟腹地大);水陸交通配合好
(2)(開發)水能(建水電站)(1分) (開發)有色金屬礦(1分) 水土流失加劇;誘發地質災害;生物多樣性減少;淹沒農田、村莊;酸雨危害(每點1分,共5分)
37. (1)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擋。
(2)夏季光照充足,有利于合成營養物質;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營養物質的積累。
(3)流程短;流量小,河水來源以冰雪融水為主;徑流季節變化大;汛期在夏季,冬季斷流。
38.(1)地勢起伏大(地表崎嶇),降水豐富,植被破壞嚴重。
水土流失加 劇,耕地面積減少;部分地區氣候惡化,旱澇災害頻發;土層變薄,土壤肥力下降;涵養水源能力降低,水資源不足。
(2)工業區位優勢:原料辣椒豐富;市場需求量大;勞動力成本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37322.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