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下冊地理學科暑假作業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導語】高二時孤身奮斗的階段,是一個與寂寞為伍的階段,是一個耐力、意志、自控力比拚的階段。但它同時是一個厚實莊重的階段。由此可見,高二是高中三年的關鍵,也是最難把握的一年。為了幫你把握這個重要階段,逍遙右腦整理了《高二下冊地理學科暑假作業》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選擇題

  1.適宜在松嫩平原上種植的農作物是

  A.春小麥、玉米、大豆B.冬小麥、大豆、甜菜

  C.玉米、高粱、大豆D.玉米、油菜、大豆

  2關于松嫩平原和長江三角洲的敘述錯誤的是

  A.松嫩平原生長期較長江三角洲長B.松嫩平原的緯度高于長江三角洲

  C.松嫩平原和長江三角洲都屬于季風氣候D.松嫩平原的人口密度小于長江三角洲

  3.下列關于南北方傳統民居差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A.南方民居墻體厚B.南方民居屋頂坡度小

  C.南方民居屋房檐寬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強

  4.下列關于全球定位系統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全球定位系統就是GPS信號接收機

  B.全球定位系統能為用戶提供精密的三維坐標、速度和時間

  C.具有全球性、全天候、實時性等特點

  D.只要擁有GPS信號接收機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位置

  【篇二】

  雪線高度是指永久性積雪的下限高度,與所在地區的氣溫與降水有密切關系。

  圖1是根據我國氣象臺站觀測資料模擬的各地雪線高度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1~2題。

  1.模擬的我國雪線高度分布的基本趨勢是()

  A.從南向北逐漸升高B.從西向東逐漸升高C.從西南向東北逐漸降低D.從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

  2.梅里雪山位于橫斷山區,雪線高度4000米左右。該山雪線相對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豐富B.緯度低,氣溫比較高

  C.距海遠,降水比較少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圖2是2018年4月18日8時~4月19日8時我國部分地區降水分布示意圖。

  讀圖回答3~4題。

  3.形成圖示地區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高壓脊控制B.鋒面活動C.反氣旋過境D.熱帶氣旋影響()

  4.若圖示降水持續多日,最易發生洪澇的地區是()

  A.江漢平原B.四川盆地C.珠江三角洲D.長江三角洲

  圖3是1990~2010年我國能源消費與GDP增長變化圖。讀圖回答5~6題。

  5.能源消費與GDP的增長特點是()

  A.單位GDP能源消費2002年最低B.能源消費量2007年開始下降C.能源消費與GDP的年均增速相同D.單位GDP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

  6.能源與GDP增長的關系是()

  A.能源消費增長會減緩GDP增長

  B.GDP增長速度取決于地區能源儲量大小

  C.GDP增長是影響能源消費增長的重要因素

  D.我國能源豐富,可以滿足GDP高速增長的需要

  【篇三】

  1、我國北方有些居民沒有后窗,這反映出當地()

  A.光照較強B.風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

  2、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都位于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的東部季風區③都位于第三階梯④雨熱同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長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

  A.水稻土B.黃土C.紫色土D.黑土

  4、下列關于長江三角洲農業生產活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水田為主B.作物有水稻、油菜、棉花等

  C.一年兩熟至三熟D.西部降水較少,適宜發展畜牧業

  5、下列關于地理環境對其它生產活動影響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長江三角洲的輕工業發展依托于當地發達的農業基礎

  B.長江三角洲發展重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C.松嫩平原發展重化工業依托于當地豐富的石油資源和周圍地區的煤、鐵等資源

  D.長江三角洲商業貿易發達依托于優勢的地理位置

  【導語】逍遙右腦整理《高二地理知識點: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2》,以及最全的高考備考資料,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地理、文綜、理綜復習學習資料,復習講義、聽力材料、作文素材,歷年真題試題下載及答案解析,完備的資料庫為廣大考生提供全面的備考參考。





  (1)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臭氧吸收紫外線,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對可見光吸收的很少。②反射作用:云層和顆粒較大的塵埃。云層的反射作用最顯著。③散射作用: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使一部分太陽輻射不能到達地面。


 。2)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并產生大氣逆輻射(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把部分熱量歸還給地面,云層越厚大氣逆輻射越強。


  5、全球近地面有7個氣壓帶(高低壓相間分布),6個風帶。


 。1)低緯度環流:


 、俪嗟赖蛪簬В阂驗闊崃ψ饔眯纬桑瑲饬鬏椇仙仙,易成云致雨,形成多雨帶。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熱帶雨林氣候(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東南亞的馬來群島)


  ②副熱帶高壓帶:因為動力作用而形成,氣流在30度緯度上空聚積而下沉,形成少雨帶(東亞季風區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區形成熱帶沙漠氣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亞的沙漠、北美美國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魯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亞大沙漠)


 、坌棚L帶: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壓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東北信風,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信風。


 。2)中緯度環流:


 、芨睒O地低壓帶:由來自低緯的暖氣流與來自高緯的冷氣流相遇運動上升而形成。形成溫帶多雨帶。


 、葜芯曃黠L帶:由副高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風,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風,習慣上叫西風,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區,在大陸西岸形成溫帶海洋性氣候。(歐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溫哥華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側、澳大利亞南端及塔斯馬尼亞島、新西蘭等)


 。3)高緯環流:


  ⑥極地高壓帶:因為熱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氣下沉,形成少雨帶。不過極地因為氣溫低,蒸發更少,所以極地屬于降水量大于蒸發量的地區,為濕潤地區。


  ⑦極地東風帶:由極地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氣流,在地轉偏向力作用下,北半球右偏成東北風,南半球左偏成東南風。


 。4)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移動的原因: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動。△移動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5)單一氣壓帶或風帶作用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氣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溫帶海洋性氣候(中緯西風帶)。


 。6)氣壓帶、風帶移動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夏季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低緯信風帶控制)、地中海氣候(夏季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冬季受中緯西風帶控制)。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49151.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