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逍遙右腦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歷史高二下冊期中試題模擬》,供大家學習參考!
歷史高二下冊期中試題模擬
歷史高二下冊期中試題第Ⅰ卷(選擇題 共75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計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對俄國十月革命評價不正確的是: ( )
A.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
B.打破了資本主義一統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D.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2.蘇俄實施的以下政策中,體現出社會主義革命本質特征的是 ( )
A.一切生活必需品均由國家集中分配
B.將銀行、鐵路大工業等收歸國有
C.無代價地征收農民的剩余糧食
D.無條件地退出帝國主義戰爭
3.對蘇聯三十年代的評述,不正確的是: ( )
A.社會主義制度已經確立
B.高度集中的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國民經濟的發展
C.對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已達到相當嚴重的程度
D.蘇聯進行的大清洗運動破壞和踐踏了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
4.下列不屬于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產生的條件是 ( )
A. 外部帝國主義的包圍和威脅
B. 內部經濟文化落后
C. 公有制絕對支配地位的確立
D. 斯大林的個人因素
5.巴黎和會討論的中心問題是 ( )
A.重新分割世界
B.處置戰敗的德國
C.建立國際聯盟
D.對付社會主義的蘇俄
6.下列對巴黎和會與華盛頓會議相同點的歸納中,不正確的是 ( )
A.帝國主義的分贓會議
B.均由少數大國操縱
C.徹底解決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
D.侵犯了中國的主權
7.凡爾賽一華盛頓體系崩潰的根本原因是 ( )
A.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
B.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C.德日走上對外侵略擴張道路
D.戰敗國和戰勝國的矛盾
8.1935年,美國最高法院宣布工業復興法“違憲”,主要因為該法律: ( )
A.違背了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B.照顧了工人的部分利益
C.違背了美國的憲法原則
D.未能扭轉經濟危機
9.希特勒說:“利用布爾什維主義的幽靈來遏制凡爾賽諸國,要使它們相信,德國是反對赤禍的決定性堡壘。這是我們度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和重新武裝的唯一方法!睘榇硕扇〉拇胧┦牵 ( )
A.簽訂《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B.簽訂《布列斯特和約》
C.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 D.簽署《慕尼黑協定》
10.20世紀30年代,國內斗爭最能反映出國際政治勢力間矛盾和斗爭的國家是: ( )
A.朝鮮 B.西班牙
C.中國 D.埃塞俄比亞
11.當德國吞并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以后,制止德國法西斯發動戰爭的關鍵是: ( )
A.英法與蘇聯的聯合 B.英法對德國的強硬措施
C.英法有效的援助波蘭 D.利用意大利牽制德國
12.太平洋戰爭爆發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推行“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B.美英荷等國對日實行貿易禁運
C.配合德國進攻蘇聯
D.美日在亞太地區爭奪矛盾激化
13.法西斯軸心國集團開始瓦解的標志是 ( )
A.北非戰事結束 B.盟軍西西里登陸
C.墨索里尼政權被推翻 D.意大利投降
14.二戰期間,蘇美英三國首腦會議通過的一系列決議中基本落空的一項是: A.根除德國法西斯主義 B.開辟歐洲第二戰場
C.戰后建立聯合國 D.戰后合作宣言
15.下列國際會議中,與中國有直接關系的是 ( )
①開羅會議 ②德黑蘭會議 ③雅爾塔會議 ④波茨坦會議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④ D. ①③④
16.“二戰”后初期的世界政治經濟形勢不包括 ( )
A.西歐各國普遍衰落
B.美國工業總產值開始躍居世界第一位
C.蘇聯影響大增成為政治軍事大國
D.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世界貨幣體系建立
17.雅爾塔體系實質是 ( )
A.戰勝國重新劃分世界版圖
B.帝國主義殖民體系日趨瓦解
C.確定美國的霸主地位
D.劃分美蘇的勢力范圍
18.“二戰”以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矛盾相對緩和,主要是由于:( )
A.國民經濟非軍事化 B.實行了計劃經濟體制
C.推行社會福利政策 D.欺騙宣傳
19.1971年,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一次演講中說:“朋友,是的。但是,他們正在與我們競爭!彼傅摹八麄儭笔牵 ( )
A、蘇聯等東歐國家; B、日本和西歐各國;
C、中國和東南亞地區; D、德國和拉丁美洲。
20.戰后東歐人民民主國家在發展中存在的最大隱患是: ( )
A.與蘇聯關系的不穩定性
B.照搬了蘇聯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
C.國內舊勢力的殘余還異常強大
D.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極力進行經濟滲透
21.50年代中期開始,東歐各國出現的改革浪潮的實質: ( )
A.帝國主義“和平演變”的結果
B.對適合本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C.要求擺脫蘇聯控制
D.要求擺脫社會主義陣營
22. 被蘇聯直接扼殺的社會主義改革是 ( )
A. 鐵托的改革 B. 哥穆爾卡的改革
C. 卡達爾的改革 D. 杜布切克的改革
23.下列對美蘇爭霸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
A.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蘇爭霸的格局形成
B.60年代初,戰略優勢在美國一方
C.70年代初,蘇聯處于攻勢,美國則轉攻為守
D.80年代初,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使蘇聯逐步調整了對外戰略
24.促使美蘇對外爭霸策略發生攻守勢頭變化的根本因素是: ( )
A.與中國關系如何
B.國家領導集團的決策能力
C.第三世界的興起
D.本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
25.二戰后,50~70年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經濟高速發展原因的共同之處是 ( )
①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發展戰略 ②美國資本的大力扶植 ③大力引進外國資本和技術 ④積極發展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75分)
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6題12分,第27題11分,第28題13分,共計36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2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戰結束后,丘吉爾和他的同謀者認為:“要使前俄羅斯帝國臣服,不僅是軍事上的遠征問題,而且是世界政治問題……;我們只有依靠德國的幫助,不能臣服俄國!
??摘自《丘吉爾的一生》
材料二:“我們與希特勒或他的匪幫永不會談,永不斡旋……任何為反對納粹主義而戰斗的人或國家都將得到我們的支援。任何與希特勒為伍的人或國家都是我們的敵人,……我們將盡一切力量幫助俄國和俄國人民。過去5年來,沒有人比我更加始終如一地反對共產主義。凡是我說過的關于共產主義的話,我決不收回!
??摘自《丘吉爾1941年6月22日晚的廣播講話》
材料三:“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的的亞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序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后面,坐落著中歐古城……所有這些名城及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范圍之內……受到莫斯科日益增強的高壓控制”。他(丘吉爾)呼吁英美盡快建立特殊關系,以對付蘇聯。
??摘自《當代世界史資料選輯》
回答:
①材料一所指的“前俄羅斯帝國”是什么國家?對其進行“軍事遠證”指什么?(4分)
②材料二中丘吉爾的主張與材料一有何變化?為什么?(4分)
③材料三引語是丘吉爾在什么情況下說的?其用意如何?說明了什么?(4分)
27.面對法西斯的侵略,美國經歷了中立到租借再到參戰的過程。閱讀下列材料并回答問題:
材料1:30年代初,美國公眾主要關注于國內經濟和就業問題,對國際事務普遭不感興趣。于是,孤立主義抬頭。當時孤立主義包括三種勢力:一是以杜邦和洛克菲勒財團為代表的與德國有密切聯系的壟斷資本,他們堅持對法西斯實行綏靖政策。;是中西部農業財團和一些地方性小財團,利益集中于拉丁美洲,與歐洲利害關系較少,奉張置身于歐洲沖突之外。三是宗教、婦女等和平主義團體,認為美國地大物博,與歐亞大陸遠隔重洋,是個極為安全的“世外桃源”,反對卷入歐亞沖突!诠铝⒅髁x的影響下,1935年8月,國會通過(中立法),禁止向交戰雙方輸出武器。
材料2: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后,羅斯福要求國會撤銷《中立法》關于武器禁運的條款,……到11月初,國會通過(中立法)新的修正案,廢除了不得將軍火運往交戰國的禁令,規定了“現款自運”的軍火貿易原則。
材料3:1940年12月,羅斯福發表了著名的“爐邊談話”,聲稱美國要成為“民主國家的偉大兵工廠”,公開譴責軸心國,表明不能和納粹和平共處。1941年1月,英國國會通過了租借法案,援權總統對那些他認為對美國國防至關緊要的國家,出售、借貨或出租軍事物質。后來美國累計撥款600億美元。享受這一法案的反法西斯國家有英國、蘇聯、中國等38個國家。
回答:(1)根據材料1概括指出美國孤立主義盛行的原因。(3分)
(2)美國后來逐步放棄(中立法),并通過租借法案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3)請對美國上述政策的變化及最終直接參加世界大戰作出簡評。(5分)
28.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0?1970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年平均增長率
國 別
聯邦德國
意大利
法 國
英 國
日 本
美 國
增長率%
6.7
5.6
5.3
2.9
9.6
3.5
材料二 20世紀70?80年代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情況
年份
項目
美國
日本
歐共體
1973?1979
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
2.5
2.6
3.5
1979?1984
(同上)
0.9
2.1
4.2
1979?1982
消費物價上升率%
9.5
7.8
4.4
請回答:
(1)依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50至8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總趨勢,并分析形成這種趨勢的原因。(5分)
(2)20世紀50?80年代,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有哪些?兩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對國際關系產生了哪些重大影響?(8分)
三.問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9題13分,第30題12分,第31題14分,共計39分。
29.概括指出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中協約國列強的相互關系并舉例說明。(6分)試分析這一體系為什么不能長久維持世界和平,(3分)這一系是如何被打破的?(4分)
30.在《尼克松回憶錄》中,尼克松回顧道:“我知道,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拒絕同周恩來握手,使他深受侮辱!(1972年訪問中國時)我走完階梯時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結合這一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
①為什么杜勒斯(時任美國國務卿)當年拒絕與周恩來握手,而尼克松卻“決心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4分)
②這次歷史性的握手開始了中美關系正;倪M程,這對中美兩國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③中美關系的改善對中日關系又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31.德國和日本都曾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今天兩國對這段歷史的反思卻不同。試問:
(1)德國和日本成為二戰元兇的相似原因?(6分)
(2)為什么二戰后德國對所犯戰爭罪行的反思比日本深刻些?(4分)
(3)面對今天日本的“歷史修正主義”逆流,我們應該采取哪些對策?(4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162730.html
相關閱讀: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