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均為單項選擇題,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下列關于區域主要特征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都具有明確的界線 B.區域內部表現出明顯的相似性和連續性,區域之間則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C.區域具有一定的優勢、特色和功能 D.區域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一個區域的發展變化會影響到周邊相關的地區4.秦嶺一淮河一線是我國(? B? )①冬小麥與春小麥主要產區的分界線? ②農區畜牧業與牧區畜牧業分布的界線 ③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④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的界線A.①②  。拢邰堋  .①③  。模冖5.關于區域空間分布形式的敘述,正確的是①農業表現為面狀? ②交通運輸線表現為線狀和網絡狀? ③城市和工業表現為島狀? ④城市群和工業區表現為點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四個地區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7.四個地區中工業化程度最低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8.下列關于區域發展水平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國內生產總值高的區域,一定是發達地區 B.高收入的地區,一定是發達地區 ?C.發達地區,人均國民收入一般較高D.第三產業產值比重越高,區域發展水平越低 A.區域經濟已達到較高的水平 B.第二產業的產值不斷下降 C.農業產值一路下滑 D.產業比重波動太大,對經濟發展不利11.下列關于區域開發方式的敘述,正確的是 A.粗放型的區域開發方式,對自然資源的利用規模小 B.粗放型的區域開發方式,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小 ?C.高水平的區域開發方式,資源和環境的代價小D.高水平的區域開發方式,區域經濟的發展速度慢14.導致我國東、中、西部經濟發展差距的社會經濟原因是 ①產業結構的差異? ②資源分布的差異? ③距海遠近的差異?④開放程度的差異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我國推動東、西部協調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沖擊? ④發揮地區優勢,積極引進人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6.西部地帶經濟發展的優勢有 A.生態環境良好,草原廣布 B.水資源豐富,農業基礎好,技術水平較高?C.資源豐富,交通運輸比較便利 D.國境線長,鄰國較多,沿邊經貿有較大優勢17.制約西部經濟發展最重要的經濟原因是A.資金、技術、人才匱乏? B.農業基礎薄弱 C.水土流失嚴重D.自然資源不足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全球經濟聯系更加密切,競爭日益加劇,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應運而生。據此回答18~20題。18.有人把世界經濟稱為“地球村經濟”,是因為 A.世界經濟規模日益縮小  。拢鲊洕町愒絹碓叫 C.生產、消費、流通領域聯系日益減小 。模澜缃洕嗷ヒ蕾嚦潭燃由19.經濟區域化 A.有利于區域經濟集團的內外合作與聯系  B.有利于提高區域競爭力? C.不利于實現經濟全球化        D.“南南合作”是為了擴大競爭優勢22.京津所在的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①工農業生產發達? ②水資源浪費嚴重 ③人均江河徑流量較少? ④人少地廣,灌溉面積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黃河口是我國新增濕地最快的地區,近50年來平均每年造地4萬畝,但近年來濕地增長速度減慢。據此回答26—27題。26.黃河口濕地的成因是 A.黃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區不斷下沉C.海水的堆積作用 D.河流的堆積作用30.“紅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風化作用 B.風蝕作用 C.水蝕作用 D.沉積作用31.“紅色荒漠”形成的人為原因主要是A.破壞植被 B.過度放牧 C.開山取石 D.環境污染 讀下面兩段材料,回答36~37題。我國水能蘊藏量約6.8億千瓦,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我國電力工業主要有水電和火電兩種形式,其中火電是主體。田納西河流域可開發的水力資源達457萬千瓦,目前裝機容量為414萬千瓦,水力資源利用率約為90%。36.我國河流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A.水電開發利用程度低 B.我國水能資源不豐富 C.由于我國用電量大,所以水力資源盡管開發率很高,但仍比火電少D.我國可開發的水能資源數量少37.田納西河流域開發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級開發 B.土地資源利用率及高耗能工業 C.旅游業開發        D.疏通河道推進城市化與工業化協調發展,拉動新一輪經濟增長,促進廣東率先實現現代化,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一項重大課題;卮38~39題。38.2001年廣東省第二、三產業的生產總值占全省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約86%,城鎮人口占全省總人口比重約為42%,這兩個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說明廣東城市化:A.明顯滯后       B.明顯過快 C.發展比較合理        D.與經濟的發展相適應39.一個地區城市化發展到高級階段時表現的特點有:  ①城鎮人口的比重增長緩慢甚至停滯、诔青l差別很小、鄣谌a業成為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芊寝r業人口向農業人口轉化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40.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國的:A、華南、華東和華北地區 B、西北、西南和東北地區C、西北、東北和華北地區 D、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42、讀下列資料和洞庭湖水系變遷圖,回答下列問題。(13分)水域的泥沙淤積非常嚴重,到20世紀末,面積僅剩下2625平方千米!昂樗淮笃,枯水幾條線”,大片濕地的消亡使洞庭湖的洪澇災害日趨嚴重。近50年來,洞庭湖經歷了35次水災,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洪水接二連三地肆虐洞庭湖兩岸。1996年7月的洪水,直接損失近500億元。近幾十年來,洞庭湖有效蓄洪能力急劇下降。1954年能蓄水314億立方米,1983年能蓄水187.4億立方米,1998年只能蓄水170億立方米。根據材料說明洞庭湖發生了什么變化?產生了哪些生態問題?引起該現象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有哪些?(3)要改變這種狀況,當前應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2)乙區域與甲區域相比,工業發展的主要劣勢是什么?(3)乙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要問題主要有哪些?該區域經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是什么?承德八中2013—2014學年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參考答案選擇題(本題均為單項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1分)都處在我國的東部沿海地區,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利;(2分)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1分)不利條件:礦產資源缺乏,(1分)能源不足。(1分)(2)同甲區域相比,乙區域在產業基礎、科技實力、人才隊伍和國內經濟腹地等方面都處于劣勢,(2分)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勞動力成本優勢也在逐漸喪失。(1分)(3)主要問題:產業結構層次偏低;(1分)環境污染嚴重;(1分)人地矛盾加劇、城市建設相對落后等。(1分)主要對策: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1分)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1分)控制人口增長,搞好城鎮和區域規劃等。(1分)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題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199279.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