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來二中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二級期末考試地理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空2分,共44分)北京時間10月26日18點30分,2013賽季亞冠聯賽決賽首回合在韓國首爾(東九區)舉行,廣州恒大客場挑戰首爾FC。決賽第二回合將于北京時間11月9日20點在廣州天河體育中心展開。1. 亞冠聯賽決賽首回合開始時,韓國首爾當地時間為( )2. 下列關于廬山和貝加爾湖成因及構造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成因相同 B. 地質時期兩者都有火山活動C. 構造類型相同 D. 前者為褶皺山脈,后者由斷層陷落積水而成讀“上海市連續四周(2011年7月28日~2011年8月24日)住宅環間均價表(單位:元/平方米)”,回答以下題。內環以內內外環間外環以外日期7.28~8.38.4~8.107.28~8.38.4~8.107.28~8.38.4~8.10住宅均價32 56932 52114 71014 7156 8736 896日期8.1~8.178.1~8.248.1~8.178.1~8.248.1~8.178.1~8.24住宅均價32 52132 38614 70014 6886 9046 4393.下列關于上海市從中心區到外環以外房價變化規律及影響因素對應正確的是( )A.逐漸降低――交通因素B.逐漸升高――地租C.逐漸升高――人口密度D.逐漸降低――地租圖所示的生產模式最可能適用的地區及其優點是A.東北森林地區;利于林區經濟發展 B西北沙漠地區;利于生態環境改善 C江南丘陵地區;利于循環經濟發展 D青藏高原地區;利于充分利用太陽能.田納西河流域A.地形平坦開闊B.水能資源豐富C.氣候炎熱干燥D.礦產資源貧乏有關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加工轉換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為提高能源工業的效益,山西省加強了能源的加工轉換B.為推動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山西省加強了能源的加工轉換.建設坑口電站,變輸電為輸煤,使電力生產能力明顯增加D.發展煉焦業,為冶金工業發展提供能源,并向外輸出焦炭形成“紅色荒漠”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 B.C.水蝕作用 D..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中,最主要、最關鍵的部位是A.土壤 .植被. D.水分A.秦嶺―淮河以北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冬季氣溫在0oC以下 B.秦嶺―淮河以南耕地以旱田為主 ,耕作制度以一年兩熟到一年三熟為主C.秦嶺―淮河以北植被覆蓋率低,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 D.秦嶺―淮河以南糧食和油料作物以水稻、油菜為主 12.以下農業區:東北三省 長江中下游區 南部沿海區黃河中下游區與下圖所示相應的耕作制度和主要農作物結構圖,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A.(一),(二),(三),(四)B.(一),(二),(三),(四)C.(一),(二),(三),(四)D.(一),(二),(三),(四)13.)1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重工業是以生產生活資料為主的工業B.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以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C.遼中南地區是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D.秦山核電站位于省境內.近年來有大批國內外IT企業如微軟、英特爾、聯想等進駐,其有利條件是( )交通發達科技力量雄厚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豐富A..C...海南島濕熱的氣候條件在開發早期成為區域發展的限制性因素。如今,人們利用這獨特的氣候資源,把海南島建成為我國冬季蔬菜供應基地。這說明A.不同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是不同的 B.自然環境條件差異影響區域發展 C.區域具有差異性 D.區域具有可變性( )( )風力發電前景廣闊,但風力發電場占地較多。下圖是“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題。.關于我國風能資源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地區風能資源主要集中在冬季B.乙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離季風源地近,地勢平坦C.我國風能資源分布具有明顯的不均衡性D.丙地區有效風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遠離海洋21.根據圖示信息,正確的敘述有( )A.第一階段丙國國內對該產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進入第二階段后丙國該產品的技術水平落后于乙國C.甲國該產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會出現減少趨勢D.該產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國技術水平的差異22.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能夠解釋產業轉移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有( )A.該產業轉移路徑是由甲國-乙國-丙國B.該產業是向著礦產資源豐富地區轉移C.該產業轉移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D.該產業的轉移主要反映的是資本轉移二、綜合題(每空2分,共56分)23.(28分)根據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1)濟南、日照兩地,寒潮出現頻次較高的是 ,該地寒潮出現頻次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4分)(2)圖示范圍內,主要地形類型是 和 ;夏季影響該區域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6分)(3)東營市發展化學工業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6分)(4)簡述該省近年來成為日本、韓國主要蔬菜供應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6分)(5)簡述黃河在圖中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24.東北亞經濟圈包括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的遠東地區、中國和蒙古的東部地區;卮鹣铝袉栴}。(分)材料三 材料一中乙方框區域放大圖(圖17)(1)圖16中,丙所在的國家農業地域類型為 ,機械化程度較 (4分)(2)圖16中,甲、乙、丙三地 氣候顯著,其冬季的風向是 。(4分)(3) 圖16中,丙國九州島發展微電子工業的。(分)(8分))農民老齡化給農業發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分)6分)惠來二中2013――2014學年度高二級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答題卡一、單項選擇題(每空2分,共44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二、綜合題(共56分)23.根據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5)題。(28分)(1)濟南、日照兩地,寒潮出現頻次較高的是 ,該地寒潮出現頻次較高的主要原因是 。(4分)(2)圖示范圍內,主要地形類型是 和 ;夏季影響該區域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6分)(3)東營市發展化學工業的主要自然區位因素是 。(6分)(4)簡述該省近年來成為日本、韓國主要蔬菜供應基地的有利社會經濟條件。 (6分)(5)簡述黃河在圖中河段的水文特征。 (6分)24.回答下列問題。(分)(3) 圖16中,丙國九州島發展微電子工業的。(分))農民老齡化給農業發展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4分) (28分)科技(2分)(5)農業勞動力不足大量土地閑置先進的生產技術難以提高(共4分)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 1 0 每天發布最有價值的高考資源www.gkstk.cn④廣東省惠來二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24884.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