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新疆一二一團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2——2013學年高二地理選修5模塊考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一.選擇題。(25×2分=50分)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而防災減災的任務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艱巨。讀“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回答1~4題。1.下列自然災害,屬于氣象災害的是 ①洪水 ②干旱 ③臺風 ④泥石流 ⑤寒潮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③⑤ D.①③.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A.洪澇與干旱 B.臺風與干旱 C干旱和泥石流 D.臺風與寒潮 .與其他地區相比,地區Ⅳ分布最為集中的然災害是 A.干旱 B.臺風 C.泥石流 D.洪水 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④在沿海一帶修建海防林工程加固長江、黃河大堤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6.我國水旱災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風強弱和進退的遲早不同 B.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D.南北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下圖是我國某天氣系統在某地過境時的氣壓與風速隨時間的變化規律示意圖,分析判斷回答7---8題。7.該天氣現象是 ( )A.冬天大風寒潮天氣  B.東南沿海臺風天氣C.華北地區沙塵暴天氣 D.長江流域伏旱天氣8.該天氣系統是 ( )A.快行冷鋒 B.反氣旋 C.強熱帶氣旋 D.準靜止鋒2006年7月中旬以來,重慶、川東等地遭受罕見持續高溫熱浪襲擊,局部地區達41至44攝氏度。對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及居民生活都產生了嚴重影響。據此回答9—12題9.與高溫天氣相伴的災害性天氣往往是( )A洪澇災害 B干旱災害 C滑坡和泥石流 D蝗災10.下列各地與其干旱易出現季節及其主要原因連線正確的是( )A華南地區——春夏連旱——夏季風未登錄,降水少B長江流域——秋旱——副熱帶高氣壓控制,炎熱干燥C華北地區——春旱——春季氣溫回升快,蒸發旺盛,雨帶還未到達,降水少 D東北地區——秋旱——雨帶退出,降水少11.罕見的高溫天氣將會影響工業生產,其原因可能是( )①高溫使人身體不適,影響生產 ②拉閘限電,影響生產 ③機器易受潮,影響生產 ④高溫帶來洪水,廠房被淹,影響生產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2.能緩解高溫天氣的大氣活動有( )A臺風 B龍卷風 C海嘯 D寒潮13.下列人類經濟活動不會增加洪澇災害風險性的是( )A圍湖造田B植樹造林C阻塞河湖水庫D在下游低洼地過度開發14.長江流域成為水文災害多發區的人為原因是( )①濫發森林、水土流失 ②圍湖造田 ③是我國經濟核心地帶 ④位于季風氣候區 ⑤東部臨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15.過度潮濕的環境容易產生的作物病蟲害是( )A稻瘟病 B小麥白粉病 C楊樹爛皮病 D松庖銹病16造成蟲害和鼠害的共同因素是( )A外來病原體入侵 B適宜的氣候條件C自然或人為因素造成的天敵減少D過度的有害生物大規模繁殖專家指出,2006年初“珠三角”特大咸潮的出現不是偶然的,而是不利因素日積月累的深化過程。據此回答17-19題17.咸潮危害容易發生在( )A過度抽取地下水的地區 B沿海地勢低平的地區C河流入?诘貐^ D多臺風的地區18.以下措施中,可以減緩咸潮危害的是( )A修筑堤壩,抵御海水入侵B上游水庫開閘放水,增加河流入海量C全部改種耐鹽堿的作物D減少抽取地下水,多用河水做水源19.當河流咸潮發生時,除造成淡水短缺外,還可能引起的環境問題是( )A三角洲海岸侵蝕B地面沉降C三角洲地區土地鹽堿化加劇D發生赤潮20下列人類活動能“放大”災情的是( )A恢復災區的生產、生活 B政府高度重視,迅速救援C 修建水庫,避開斷層 D在洪水高風險區開墾耕地21.“三北”防護林和長江上中游防護林的主要作用分別是  A.防御寒潮和臺風B.防治風沙和水土流失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 D.防治洪澇和滑坡 水土流失是形成黃土高原千溝萬壑自然景觀的主要原因,每年流失的土壤約16億噸,據此回答22-25題:22.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主要人為原因是( )A.長期以來的毀林開荒 B.過度放牧和過度樵采C.土壤疏松,降水變率大 D.干旱和大風現象23.黃土高原地貌特征是( )A.地勢低平 B.地勢坦蕩 C.千溝萬壑 D.波狀起伏2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 B.修水平梯田 C.深耕改土 D.造林種草25.甘肅西峰南小河溝實行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方針是( )A.保水、保土、保肥 B.防洪治澇、降低地下水位C.保塬、護坡、固溝 D.開溝引水、擴大灌溉二.綜合題(50分)1.讀我國干旱災害分布圖(圖9),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干旱頻次>30的地區從南至北依次為 流域、平原和平原從干旱季節分布看,春旱常出現在平原,主要原因是伏旱常出現在平原,主要原因是(2)我國干旱頻次>30的三個地區又是我國洪水災害多發地區,水旱災害頻發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3)我國干旱頻次>30的地區中,沙塵暴多發地區是,形成沙塵暴的因是預防措施是(15分)讀我國泥石流分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A地區是我國泥石流多發地區,分析導致該地區泥石流多發的自然原因。(6分)(2)B地區泥石流較A地區少,試分析其原因。(2分)(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2011年2月22日12時51分(當地時間),新西蘭第二大城市克賴斯特徹奇發生里氏6.3級地震,至少有上百人死亡,還有數百人被埋在廢墟下等待救援。這是近5個月來,克賴斯特徹奇發生的第二起強烈地震。據統計,1900年以來,新西蘭平均每兩三年發生7級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來,發生5級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約有35次。克賴斯特徹奇最近兩次地震情況表時間震級震源深度震中死亡人數當地時間2011年2月22日12時51分6.3級4千米距市中心人口密集區約10千米數百人當地時間2010年9月4日4時35分7.1級33千米位于城市以西40千米零死亡(1)新西蘭是個多地震的國家,原因是什么?(2)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大量建筑物受損,城市遭受重創。新西蘭總理在惠靈頓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說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為60億新西蘭元(約合45億美元)。受此次地震影響,損失最大的經濟部門是 (  )A.建筑業 B.旅游業C.牧業和漁業 D.保險業(3)比較該市兩次地震資料,分析說明22日里氏6.3級地震導致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 2010年10月23日,新中國治淮60周年紀念大會在安徽召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分)材料一 圖中的兩個地區是我國水旱災害發生頻率較高的兩大地區。材料二 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夏,我國西南部分地區持續少雨,氣溫偏高,遭遇嚴重旱災。長期高溫少雨,致使云南大部、貴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廣西北部和東南部出現重度以上氣象干旱,對群眾生活、農業生產、塘庫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極大影響。材料三 淮河流域是我國洪水災害發生頻繁的區域,該地區在歷史上曾多次發生大的全流域性洪水災害。(1)說出A圖的中東部區域主要地形區的名稱,并描述該地形區的地表特征。(2)讀材料二,分析導致該地區2009~2010年發生嚴重旱情除降水因素以外的其他主要原因。(3)讀B圖和材料三,分析淮河流域多洪澇災害的水系原因。 高二地理選修5模塊考試答案一.選擇題(25*2=50分)二.綜合題(50分)3.答案 (1)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動強烈。(2)D (3)震源淺和震中靠近市中心,地震波到達市中心距離短,穿越的地下巖層厚度小,地震能量抵達地面前被巖層吸收少;地震來襲時,正值午餐時間,市中區商業區顧客人數眾多,各種公共設施開放,以上三個因素巧合,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答案 (1)云貴高原,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地表崎嶇不平,多山間小盆地。(2)地形以喀斯特地貌為主,保水性差;該地區農業結構單一,以種植業為主,對水源的依賴性大;該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差;植被覆蓋率低,空氣干燥;氣溫較常年偏高。(3)該流域地形平坦,排水不暢;淮河流域支流多,水系發達;干流流程短,入海河道短;流域匯水面積大。新疆一二一團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3742.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