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區(南區)2012-2013學年下學期高二年級期末質量檢測地理試卷一、單項選擇題(35分,每題1分) 下圖是經緯網圖層和中國省級行政中心圖層的疊加圖,圖中經緯線間隔度數相等。讀圖回答1—4題。1.經緯網的緯線間距為 A.3° B.5° C.8° D.10°2.圖上標出的經緯網格區中 A.②與③都處于暖溫帶 B.隨地球自轉,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從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晝長變化幅度大 D.從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幅度大3.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兩個網格區是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D. ④和⑤4.從地形和降水條件分析,最易發生泥石流的網格區是 A.① B.② C.④D. ⑤圖2為東非高原基塔萊和多多馬的降水資料及兩地之間游牧路線示意圖。讀圖,回答第5-6題。5.該游牧活動 A.需要穿越熱帶雨林 B.隨著雨季南北移動 C.向南可至南回歸線 D.易受颶風災害侵擾6.游牧至甲地的時間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圖3表示我國四個省級行政區。據此回答7-8題。7.對圖中省區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甲、乙兩省以山脈為界 B.丙、丁兩省以河流為界 C.甲、乙兩省均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 D.丙、丁兩省均位于地勢第二級階梯8.對在丙、丁兩省旅行常見地貌景觀敘述正確的是 A.遠看成山,近看成川 B.溝壑縱橫,支離破碎 C.地表崎嶇,谷深坡陡 D.平原為主,丘陵間雜 圖4為某年中國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6個省級行政區。讀圖,回答9-10題。9.該年發生地質地貌災害次數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A.橫斷山和秦嶺 B.太行山和雪峰山 C.大巴山和巫山 D.祁連山和唐古拉山10.六省區中平均海拔最高的是 A.貴州 B.青海 C.陜西 D.河北11.下列省區中,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區依次是 A.湘、遼、寧 B.臺、魯、蘇 C.青、粵、晉 D.桂、甘、豫 讀圖5,回答12—14題。12.山脈①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 A.東側華北平原,西側黃土高原 B.東側東北平原,西側內蒙古高原 C.東側內蒙古高原、西側東北平原 D.東側黃土高原,西側華北平原13.山脈④兩側的水系分別屬于 A.東側屬閩江水系,西側屬長江水系 B.東側屬海河水系,西側屬黃河水系 C.東側屬珠江水系、西側屬長江水系 D.東側屬長江水系,西側屬遼河水系14.四座山脈共同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位于地勢的第二級階梯上 B.都位于溫帶地區 C.東南側降水比較豐富 D.兩側的農業類型都不同圖6為106.5°E我國局部地形剖面圖,分析回答15-18題。15.圖中②地形區為 A. 華北平原 B.四川盆地 C.渭河平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16.關于③地形區的地貌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A. 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B.喀斯特地貌廣布,地表崎嶇 C.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D.遠看是山,近看成川17.秦嶺是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地理意義表現在 A.為農耕區和畜牧區的分界線 B.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和溫帶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 C.為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區 D.是長江水系與淮河水系的分界線18.有關①地形區農業發展條件及面臨的問題,敘述正確的是 A.河網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B.地勢平坦,草原遼闊 C.水土流失嚴重,陡坡應退耕還林還草 D.土壤鹽堿化嚴重,多中低產田 圖7是海南省著名旅游景觀“南天一柱”照片。讀圖,回答19-20題。19.該景觀 A.形成受海水侵蝕的影響 B.表現出石灰巖沉積特點 C.反映熱帶自然景觀特征 D.在冬季觀賞的效果最佳20.該景觀 A.屬自然景觀 B.觀賞應選擇季節 C.屬人文景觀 D.觀賞應選擇時機圖8為溫帶某景區導游圖。讀圖,回答第21-22題。21.在圖示景區的主要自然景觀中 A. 峽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補給主要靠冰雪融水 C. 瀑布的落差受徑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積水形成的22. 在景區服務設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廳、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A. 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圖9為由花崗巖組成的黃山“老翁采藥”景觀。據此完成23-25題。23.“老翁采藥”的巖石按成因屬于 A. 噴出巖 B.侵入巖 C.沉積巖 D.變質巖24. 將花崗巖塑造成栩栩如生的“老翁”的主要地質作用是 A. 海浪侵蝕 B.風力侵蝕 C.冰川侵蝕 D.風化作用25.正確觀賞此景觀的方法是 A. 精選特定點位 B.把握觀賞時機 C. 置身其中近看 D.選擇高處俯視 圖10為春節期間北京廟會分布示意圖。回答26-28題。26.從圖中看出,影響廟會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停車位的數量 B.經濟收入水平 C. 便利的交通條件 D.舉辦地的環境容量27.人們逛廟會的主要目的是 ①亨受一流的服務和娛樂 ②滿足春節假期的休閑需求 ③體驗娛、食、購、游的樂趣 ④欣賞世界文化遺產的人文景觀 A.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8.從廟會的形式和內容看 ①是展現地域文化的一種形式②體現了旅游資源的多樣性和季節性 ③是宗教活動的一種形式④是不同地區與國家間進行文化交流的場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9.在圖11所示的山區自然災害鏈中,①②③④依次是 A.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 B.泥石流、地震、崩塌、滑坡 C.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 D.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圖12是某地區大地震后救災工作程序示意圖。讀圖回答第30-31題。30.圖12中所示救災工作程序還可能適用于 A.鼠害 B.洪澇 C.旱災 D.寒潮31.為降低大城市震后救災活動強度,應采取的主要防災減災措施包括 ①完善城市功能區劃②調整產業結構③人口外遷 ④房屋加固⑤組建志愿者隊伍⑥避災自救技能培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中國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災害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防災減災的任務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艱巨。讀“我國自然災害區劃圖”,回答31-34題。32.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和泥石流 B.臺風與干旱 C.洪澇與干旱 D.臺風與寒潮33.與其他地區相比,地區Ⅳ分布最為集中的自然災害是 A.干旱 B.臺風 C.泥石流 D.洪水34.針對我國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的國情,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對我國的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意義重大。下列工程中,屬于防災減災設施建設的是 ①興建長江三峽大型水利樞紐②興建長江、黃河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③修建“西氣東輸”管道④在沿海地帶修建海防林工程 ⑤興建廣東大亞灣和陽江核電站⑥加固長江、黃河、珠江大堤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①②④⑥35.對臺風、暴雨和洪澇監測最重要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地理信息系統 B.數字地球 C.遙感技術 D.全球定位系統二.綜合題(60分)1.讀圖14和材料,回答問題。(19分)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013年04月20日08時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北緯30.3度,東經103.0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1)說出乙圖所示區域包括的主要地形區和氣候區。(4分)(2)簡要說明四川盆地又稱“天府之國”的原因。(5分)(3)說出乙圖區域內多發的自然災害類型。(3分)(4)簡述地震作為一種自然災害的特點,并說出此次地震的成因。(4分)(5)簡述成都發展旅游業的優勢條件。(3分)2.讀資料和圖15,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8分)2008年國家新的法定節假日調整方案正式實施。調整內容包括:①、國家法定節假日總天數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節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歷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③“五一”國際勞動節由3天調整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各放假1天。(1)描述北京市河流流向,并分析其成因。(4分)(2)試說明該景點旅游旺季時段及影響因素。(4分)(3)自1999年實施的黃金周制度給游客帶來的不利影響有__________(填正確項字母)。(3分) A.景點人滿為患,旅游感受差 B.交通擁堵,安全隱患增多 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樣性 D.服務質量下降 E.增加了長線旅游機會(4)列舉北京市作為旅游重點城市的優勢。(3分)(5)分析2008年國家新法定節假日制度調整方案的積極意義。(4分)3.讀亞洲局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8分)(1)分析A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2)從地形、氣候兩方面分析B地區常受洪澇災害影響的原因。(6分)(3)C地區是所我國年太陽輻射最強、年均溫最低的地區,試從大氣受熱過程分析該地區太陽輻射最強、氣溫最低的原因。(4分)(4)D地區是我國著名的三江源自然保護區,也是我國最大的高原濕地,試分析其成因。(4分)4.根據所給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一 干旱災害是我國最主要的自然災害之一,據統計,自然災害中有85%為氣象災害,而干旱災害又占氣象災害的50%左右。 資料二 我國干旱災害頻次分布圖(圖17)。(10分)(1)圖中A、B兩地干旱災害嚴重,試分析說明兩地干旱形成的季節及其自然原因。(6分)(2)簡述我國干旱災害的地理分布特點。(2分)(3)簡述解決干旱災害的主要措施。(2分)【試題答案】一、單項選擇題(35分) 1. B2. C3. A4. D5. B6. D7. C8. D9. A10. B11. B12. B13. A14. C15. B16. B17. B18. C19. A20. A21. A22. C23. B24. D25. A26. C27. B28. A29. C30. B31. D32. C33. C34. D35. C二、綜合題(65分)1.(1)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東部及山地、亞熱帶季風氣候、高原氣候。 北京市西城區(南區)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4531.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