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福建省清流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階段測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清流一中高二上學期地理第三階段考試試卷說明:1、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卷;2、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每題1分,共60分。下面各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把正確的選項填在后面的答題表中。)1.下列有關區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區域都有明確的界線B.區域內部差異明顯,區域之間某些特征相對一致C.區域是主觀任意劃分的D.區域根據一定的指標劃分的,既可以是單一指標,也可采用綜合指標2.對我國不同區域傳統民居建筑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觀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頂坡度平緩C.浙閩山區民居屋頂多為平坦狀 D.南方民居墻體較北方嚴實厚重讀中國地理四大區域圖,完成3—5題。3.綜合考慮緯度、地形、氣候等因素,四大區域太陽年輻射總量最大的是( )A.a B.b C.c D.d4.有關四大區域農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a——洪澇災害 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 D.d——生長積溫5.C區從東往西,植被依次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綠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與長江中下游平原農業有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國最重要的小麥、玉米產區B.糧食種植業精耕細作C.與東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農業機械化操作D.人口多,糧食消費量大,長期以來需要從區域外調入糧食7.下面各項中,適宜應用遙感技術的是( )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 C.交通定位導航 D.確定某點高程8.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強沙塵暴次數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10.表中顯示我國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斷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區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B.南方北回歸線附近地區出現沙化長江中上游地區毀林現象嚴重D..為了制止強沙塵暴次數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趨勢,我們應采取的積極有效的措施是 A.開采地下水灌溉,變沙地為耕地和草地 B.在旱地區減少耕地,擴大牧場 C. D.干旱地區任何經濟活動的開展,以保護當地脆弱的生態環..D.商品棉基地30.有關松嫩平原地理環境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緯度偏高,低溫凍害影響農作物生長C.耕地多為旱地,人均耕地少D.廣泛分布紅壤,土壤肥沃31.我國政府下令停止開墾三江平原上的沼澤地,主要原因是( )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 B.墾荒難度大,成本高C.糧食過剩,不必再開發? D.保護濕地、維護生態環境32.工業化與城市化是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下圖是我國四個地區區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圖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區依次是( )A.蘇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東北地區B.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C.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東北地區D.東北地區、珠江三角洲地區、浙江溫州地區、蘇南地區33.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進程中前后兩個發展階段的主導產業分別是( )A.原料導向型產業、動力導向型產業 B.勞動力導向型產業、市場導向型產業C.高新技術產業、勞動密集型產業   D.勞動密集型產業、高新技術產業34.我國政府推動西部地區發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給予西部大量的財政補貼 ②增加對西部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的投資 ③保護西部的工業產品不受外部產品的競爭 ④發揮地區資源優勢,積極引進人才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位于長江中上游的某茶場,茶園面積600畝,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鋤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園“消瘦”了,同時,鋤草需要大量勞動力,困惑之際,茶場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卻不吃嫩茶”,于是把羊引進茶園,既節約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園,可謂一舉兩得。據此完成35~37題。35.長江中上游植被破壞后,給下游地區帶來的危害是( )A.泥 沙 淤 積 洪 水 排 泄 不 暢,致 使 洪 澇 災 害 頻 繁 B.水 土 流 失 日 趨 嚴 重C.氣候惡化,導致全球變暖 D.河流徑流的季節變化減小36.根據長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鋤草中,水土流失最嚴重的是( ) A.一月 B.四月 C.七月 D.十一月37.茶園“消瘦”的主要原因是( )A.缺乏分解者 B. 缺少枯枝落葉C.土壤中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 D. 表層土壤被大量沖走廣東省北部山區及粵東、粵西等地經濟發展比較緩慢,現將與珠江三角洲地區聯手,在當地劃出專用土地設立產業轉移園區。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38~40題。38.近年來,珠三角部分產業群向粵北山區轉移,這一現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A.土地成本和勞動力 B.環境和技術 C.交通和市場D.原料和能源39.下列農業生產模式中,適宜在粵北、粵西山區發展的是( )A.大力發展糧食生產,提高復種指數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魚塘的立體農業布局C.推廣基塘生產模式D.大力發展天然橡膠、花卉、水果等高產值農產品生產40.在粵北、粵東、粵西建立產業轉移園區將有利于( )A.充分利用三地豐富的礦產資源 B.節約土地,形成集聚效應C.城市人口向農村轉移 D.促進工業向鄉村地區擴散由于氣候變異和人為活動引起的濕潤系數在0.05~0.65范圍地區內的土地退化過程稱為荒漠化。而土地退化是指包括侵蝕、鹽堿化、肥力衰竭在內的土壤退化過程和包括植被覆蓋度降低、生物量減少和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在內的生態系統退化過程。讀圖2完成~題。.潤系數可能指A.降水量B.降水量與蒸發量之比C.蒸發量D.蒸發量與降水量之比.題中的生物多樣性降低屬于①土壤化過程 ②土地退化過程 ③生態系統退化過程 ④荒漠化過程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濕潤系數在0.05~0.65的地區又分為干旱、半干旱和干旱的亞濕潤地區三類,導致其自然植被的覆蓋也有很大差異。圖中A地、B地和C地的植被特征,反映了A.緯度地帶分異規律 B.干濕度地帶分異規律C.垂直地帶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地方性)分異規律讀“某地多年平均月降水量及月均溫點散布圖”(圖3),回答10~11題。.該地最有可能位于A.30°N~40°N之間B.25°N~35°N之間C.10°S~20°S之間D.30°S~40°S之間.該氣候的成因可能是A.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B.副高與西風交替影響C.副高與信風交替影響 D.鋒面雨帶移動的影響讀“我國某城市三口之家2007年各月用電量比較圖”(圖4),回答~ 46.該三口之家最可能位于 A.南方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青藏地區.該城市居民夏季用電量普遍達到高峰,直接給城市環境帶來的影響是A.熱島效應 B.雨島效應C.陽傘效應 D.綠洲效應.有關圖中山地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該山肯定位于北半球B.該山出現永久積雪的最低海拔約為5000米C.A、B兩坡隨高度增加,降水量增加D.A、B兩坡同一高度,降水量多的是A坡.根據氣溫和降水狀況判斷,山麓B的自然帶最可能是A.溫帶 落葉 闊葉 林 帶B.亞 寒 帶 針 葉 林 帶C.亞 熱 帶 常 綠 硬 葉 林 帶D.熱 帶 雨 林 帶右圖為日本1月氣溫、降水分布圖,回答-52題。.圖例①②③的數值關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確定.關于日本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屬溫帶季風氣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氣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影響甲海域等溫線彎曲的因素是A.太陽輻射、海陸位置 B.大氣環流、洋流C.海陸位置、洋流 D.太陽輻射、洋流.A.草原 B.苔原 C.硬葉林 D.針葉林54.56.20世紀90年代以來,對比長江三角洲地區,珠江三角洲具有的優勢條件是( )A.產業基礎良好 B.毗鄰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C.腹地范圍廣闊 D.技術水平高57.影響珠江三角洲地區國內腹地范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地形的阻隔B.水源不足C.夏季氣溫高溫多雨D.河流航運里程較短58.以下工業中,最有可能在20世紀60~90年代初從日本遷移到珠江三角洲地區的是( )  A.服裝制造業   B.鋼鐵工業  C.生物制藥工業 D.化學工業59.該種產業部門的遷移,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發展的影響是( )A.促進珠江三角洲地區技術密集型工業的發展 B.有利于發揮珠江三角洲能源豐富的優勢C.有利于發揮珠江三角洲資源豐富的優勢 D.為珠江三角洲地區工業化發展提供契機60.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化的主要動力是( )A.外來投資 B.個體私營企業發展 C.鄉鎮企業發展 D.國有大中型企業的建立2013-2014學年清流一中高二上學期地理第三階段考試試卷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40分)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61、表一是“東北地區和長江三角洲部分省區人均耕地面積及谷物單產的比較表(2002年)”,圖1是“東北地區簡圖”。讀圖和表格,回答下列問題。(10分)表一地 區人均耕地面積(hm2)單位面積谷物產量(kg/hm2)東北地區 黑龍江0.31 4916吉林0.215872遼寧0.105870長江三角洲上海0.027044江蘇0.076207浙江0.056175全 國0.104885(1)圖1中表示大興安嶺的字母代號是 ;表示俄羅斯的數字序號是 。(2)東北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是 這里的(福建省清流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三階段測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6794.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