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第四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高二地理(理科)期中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 共計70分)1.有關地理區域含義的正確敘述是 ( ) ①區域是地理差異的客觀反映 ②區域有一定面積、形狀、范圍或界線 ③區域相對于外界有差異,而內部特征完全一樣 ④區域特性與其區位沒有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區域內部特征具有性。 區域之間的特征具有明顯的 ( ) A絕對一致相對一致.差異整體 相對一致差異D.地帶非地帶A、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B、發展以天然氣為原料的化工工業C、增加就業機會,強力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D、對管道途經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產生影響12、西氣東輸主干道由西向東途經地區的自然帶分別為( )①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②溫熱帶落葉闊葉林帶③溫帶草原帶④溫帶荒漠帶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①13、西氣東輸工程管道線與下列哪一組鐵路相交( )A、湘黔線、寶成線、京廣線、京九線 B、包蘭線、京廣線、京九線、京滬線C、京包線、京哈線、京九線、京滬線 D、蘭新線、隴海線、浙贛線、京廣線14、西氣東輸工程對東部地區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是( )A、促進東部地區改變能源結構 B、促進東部地區輕重工業的結構調整C、有效改善大氣環境 D、有利于帶動東部地區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下圖表示某產業部門從20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變化圖(圖中箭頭表示該產業部門轉移方向)。據圖回答15—16 題。15.該產業部門屬于( )A、技術密集型產業 B、勞動密集型產業 C、資金密集型產業 D、資源密集型產業16.這種產業轉移的原因是( ) A、②③④地區生產成本低于①國 B、①國家經濟出現衰退C、②③④地區經濟發展超過①國 D、①為了擴大產品的出口17.我國三大自然區與其最突出的區域特征組合,正確的是 A.東部季風區——高溫多雨B.東部季風區——冰川縱橫 c.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伏旱D.青藏高寒區——“高”和“寒”.21. 有關我國荒漠化的現狀,正確的是A. 荒漠化最嚴重的是風蝕荒漠化,占荒漠土地的99%B.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內陸省區C.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的9個省(區)年降水量都在400mm以下D. 長江以南的省(市、區)沒有荒漠化土地22 凍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 甘肅、河北 B. 新疆、內蒙古C. 陜西、寧夏 D. 青海、西藏23. 占全國荒漠化比例最高的省區,其荒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植被人為破壞嚴重 B. 土質疏松水土流失嚴重C. 深居內陸氣候干旱 D. 農牧業生產方式落后讀1937-1980年內蒙古商都縣土地耕墾、人口、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圖,回答24—25題。24.對該縣1937—1980年土地耕墾、人口、放牧強度和荒漠化面積發展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A.人口總數約翻了一番B.人均耕地面積減少了C.荒漠化面積擴大約3倍D.放牧的綿羊總數增加了約2倍25.導致該縣荒漠化面積擴大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數量的變化B.耕地面積的變化C.放牧強度的變化D.氣候的變化洞庭湖是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分析洞庭湖區湖泊面積和容積變化情況,回答27—28題。年 份194919581971198419951997湖泊面積(億km3)435031412820269126252145容積(億m3)29322818817416715026.引起洞庭湖區湖泊面積和容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①泥沙淤積;②氣候變暖;③南水北調;④圍湖造田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7.洞庭湖區湖泊面積和容積變化帶來的后果可能是:①地下水質下降;②湖區氣溫日變化減小;③洪水調蓄能力減弱;④湖水自凈能力下降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結合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完成~題。.國家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產量 改善生態環境 增加農民收入 調整農業結構A.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9. 關于圖中各防護林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農田B.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C.抵御海風、海浪和暴雨的襲擊D.進行平原綠化、美化城市環境.下圖所示曲線反映城市綠地具有的作用是A.調節氣溫、改良城市小氣候B.減弱噪音、美化環境C.吸煙滯塵、凈化空氣D.防風固沙、防止沙塵暴發生. 2009年2月2日是第13個“世界濕地日”,其主題是“從上游到下游,濕地連著你和我”。該主題反映出濕地對人類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包括①保護生物和遺傳多樣性 減緩徑流和蓄洪防旱為人類提供水源 防風固沙,涵養水源A.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2. 3月21日為世界森林日,2008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題為:善待并擅待森林,無異于善待人 類自己。下列能體現善待并擅待森林的是①維護和增加森林覆蓋面積加強森林的開發使用恢復并提高森林功能重視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權利A.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3、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秦嶺淮河作為自然分界線是明確的,無過渡性 B.所劃分的區可進一步劃分C.線北的地區降水都在800mm以下D.秦嶺??淮河與行政區邊界重合34、長江三角洲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讓位于東北平原的原因是( )A.土地質量比較差 B.耕地破碎 C.水稻土肥力下降D.水網密集、河湖眾多35、上海市快速發展的原因是( )A.位置優越 B.地形平坦 C.氣候溫和D.勞動力充足高二理科地理期中試題試卷第二卷二 綜合題(30分)36 黑河發源于祁連山,流經河西走廊,最終注入內蒙古西部額濟納旗的居延海,以下是黑河流域生態系統結構模式圖,讀圖回答。(1)圖中甲——丁空格表示著如下的內容:用水增加、耕地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入境水流減少,請對應填出甲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 (2)圖中①表示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下圖是我國正在實施的資源跨區域調配示意圖,分析回答。(1)圖中數碼表示的箭頭含義分別是:①是晉煤外運,②是 ,③是 ,④是 。(2)①與③調出的能源分別是 。(3)②調出的資源主要來自 盆地和陜甘寧地區。(4)簡述④產生的原因。高二理科地理期中考試答案一 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 共70分 )題號答案A CA B BCABA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DBCBADBBD題號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AACBDCC題號3132333435答案AABBA二 綜合題(30分)36  (10分) (1)耕地減少 用水增加 入境水流減少 地下水位下降2)森林涵養水源的能力降低37 (20分) (1)西氣東輸 西電東送 南水北調 (2)煤炭 水能 (3)塔里木盆地 (4)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均勻,南方有余,北方不足;北方工農業生產較發達,人口稠密,生產和生活用水量大學優版權所有!投稿可聯系QQ:1084591801班級姓名考號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第四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8023.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