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江陰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高二期中考試地理學科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36分)區位指數是綜合了區域發展的資源、環境、交通、能源、勞動力、經濟、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項自然、社會指標的量化參數。讀我國區位指數分布圖,回答~題。.關于圖中區位指數的說法,正確的是A.我國區位指數由南部向北部遞減B.我國東部沿海省份區位指數較高的主要原因是資源豐富C.乙地區位指數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環境惡劣D.丙地區位指數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圖中區位指數在10~20的省級行政區中,正確的一組是A.山西、陜西、寧夏 B.甘肅、、重慶C.陜西、寧夏、 D.山西、寧夏、河南.甲地區的區位指數大于40,其優勢主要表現在①交通便利②資源豐富③老工業基地基礎好④科技水平高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2009年2月7日上午我國西北某軍用機場,三架轟炸機相繼升空,先后5次進入內蒙古段黃河冰凌區實施轟炸,24枚炸彈全部準確命中目標,炸凌任務圓滿完成。據此回答。.黃河凌汛災情監測對黃河冰凌區實施轟炸,可能用到技術① GIS ② GRS ③.GP④.RSA. ① 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③④下表為我國土地荒漠化發展情況。讀表回答年份(年)1955196519751985199520002005荒漠化面積(萬公頃)676971 89197.26257.8262.2.20世紀70年代以后我國土地荒漠化面積迅速擴大的主要原因是①氣候變暖,降水減少、诙撅L強勁,沙塵暴頻發③過度放牧,草場被破壞、苓^度開墾,土地退化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下列治理我國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①南方低山丘陵均實行退耕還林、跍貛Р菰羺^推行定居輪牧、勐短斓V區采取表土填埋復植 ④西北地區大力發展灌溉農業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結合我國部分防護林分布示意圖,回答7.國家大力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①增加木材產量、谔岣呱鷳B質量、厶岣咿r民收入④調整農業結構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關于圖中各防護林主要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A.①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保護農田 B.②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保護農田C.③抵御海風、海浪和暴雨的襲擊D.③進行平原綠化、美化城市環境讀我國新疆和四川兩省(區)人口分布示意圖,完成9.影響甲、乙兩省(區)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條件分別是A.氣候和地形 B.土壤和水源C.水源和地形 D.植被和氣候.目前,甲、乙兩省(區)正在建設的林業生態工程分別是A.“三北”防護林和長江中上游防護林B.平原綠化工程和太行山綠化工程C.黃土高原水土保持林和平原綠化工程D.全國防治沙漠化工程和沿海防護林下圖為我國華北地區某鄉駐地及周邊部分轄區示意圖,經勘探發現圖示區域有儲量豐富的大煤田。結合圖示,分析回答11.隨著對煤炭資源的大規模開采利用,圖示區域發生的變化有①鄉駐地逐漸發展成為新興的工礦城市、诮洕Y構會由以種植業和林果業為主發展為以工礦業為主、劬用駭盗垦杆僭黾,多從事工礦業和服務業、芙煌顩r會有明顯的改善,內外聯系更加便捷、萆鷳B環境有可能惡化,植被減少,水源被污染,空氣質量下降A.①②⑤ B.①②③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圖示區域除了通過鐵路、公路等直接向外運輸煤炭外,還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不可以把坑口電站建在①處B.可以把坑口電站建在②處C.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可以減輕交通運輸壓力D.將煤炭轉化為電能輸出可以減輕當地的環境污染.經過幾十年的開采,圖中區域煤炭資源幾近枯竭。為促進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該區域規劃產業結構調整,可行的措施有A.優化能源基地工業結構,縮短產業鏈B.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C.尋找石油、天然氣等替代資源D.提高農業地位,大面積種植水稻備受關注的中國第三大水電站——向家壩水電站(位于金沙江上)于2008年12月底實現大江截流,各項目正順利進行。據此回答14.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資源豐富,但長期以來未得到充分開發,其主要原因是①地質條件復雜,工程難度大 ②該區能源需求量、劭赡苷T發地震等自然災害④移民難度大A.①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①③④.該水電站建設對環境的不利影響可能有A.庫區降水變率增大B.庫區水質變差C.誘發大型的山崩、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D.生態環境惡化2006年11月20日開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對印度進行了為期4天的訪問,訪印期間,出席了中印友好年慶祝活動及在孟買舉行的中印經貿投資合作峰會;卮16.中印經濟合作又被稱為“世界工廠”與“世界辦公室”的結合。聯系左圖分析,相對于印度,中國的優勢產業是A.畜牧業 B.制造業C.服務業 D.種植業.右圖為中印雙邊貿易額及其發展趨勢,促進中印貿易不斷發展的因素是①兩國優勢產品在國際市場份額相近②兩國產品有著非常強的互補性③兩國之間市場開放程度逐漸提高④兩國的政體及經濟體制相同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跨國公司是推動經濟全球化的一個重要因素。IBM、微軟、戴爾等公司都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從在上海投資到設立研發中心,這說明A.上海勞動力價格低廉 B.上海資本過剩 C.上海在全球分工中地位升高D.上海用于科研的原材料價格低經國務院批準,西氣東輸二線東段工程于2009年2月7日正式在廣東深圳開工建設,標志著這個總投資超過1400億元的世界最大管道工程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讀我國西氣東輸二線管道線路走向示意圖,回答 19.關于該工程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工程的投資大,回收B.有利于促進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展C.線路途經地區能源十分短缺D.促進工程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工程正確的是A.可以減少四川省的酸雨發生B.干線主要經過部經濟地帶C.對沿線地區造成極大的生態破壞D.可以改善珠江三角洲的能源消費結構 “微笑曲線”是臺灣宏基公司董事長施振榮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說明電腦行業不同環節與所實現的附加價值之間的關系,后來被廣泛應用于其他領域。據此回答21.在工業生產的各環節中跨國公司最先考慮掌握的環節是A.制造加工 B.設備材料產品研發 D.產品品牌.江蘇全國制造業發達的地區,最近提出了由“江蘇制造”轉為“江蘇創造”的經濟發展戰略,其轉變的原因并不是A.制造加工獲得的利潤最低B.制造業資源消耗,C.科技創新可帶來更大效益,掌握經濟發展主動權D.江蘇省勞動力斷層,出現“民工荒”23.我國能源分布的特點是A.山西和內蒙古煤炭儲量占全國一半以上  B.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C.西南地區水能資源比較集中   D.煤炭資源在北方各省區較均勻分布24.為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能源問題,應該   A.限制生產規模以適應能源短缺的限制 B.加快石油勘探和開采的同時拓寬進口的途徑C.壓縮不穩定性能源的開發利用比例 D.加強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5.下列屬于我國滬寧杭地區和德國魯爾區共同區域優勢的是   A.煤炭資源豐富 B.魚米之鄉,農業發達 C.水陸交通便利  D.城市密集,智力資源豐富26.流域的自然背景,主要影響著河流的:A.利用方式 B.礦產的開發程度 C.開發方向 D.交通運輸方式二、綜合題(共60分)27.下圖為黃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黃河上游地區重點開發的能源資源是________,其形成的有利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了加快黃河中游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地方政府提出了下列兩套方案(見圖2)。你認為哪套方案的經濟效益更高?要保證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區域可持續發展,還應注意采取哪些措施?(3)該流域沿岸工業城市密集,可能給黃河帶來的影響有哪些?.隨著東北三省糧食產量近年來不斷提高,東北“糧倉”作為我國糧食市場“穩壓器”的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讀下面東北地區商品糧基地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1)A區域是世界范圍內緯度最高的水稻種植區,該地區適宜水稻種植的主要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區域是玉米的集中產區,被稱為中國的“玉米帶”。如果借鑒美國“玉米帶”的經驗,該地區今后應制定怎樣的發展策略(多選)(  )A.擴大生產規模B.提高機械化水平C.提高生產技術水平D.改良品種(3)C區域曾有“北大荒”之稱,(4)建國以后地區大量開墾荒地,提高糧食生產水平,成為“北大倉”。但現在“北大倉”卻不再開墾荒地,原因是什么?.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1:油價的上漲和礦難的頻發,顯示了能源短缺的困局日益嚴重!半娀摹痹谖覈簧俚貐^愈演愈烈,不僅影響到我國經濟的健康運行,也給百姓生活造成強烈沖擊,而節約能源則是我們必須達成的全民共識。下圖為我國三大常規能源運輸方向示意圖。材料2:西氣東輸的綜合效應圖。(1)根據材料1提供的信息,說明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特征_______________。 (2)C能源的原因是 (3)從能源對環境影響的角度看,A、B、C三類能源中屬于最清潔能源的是________;B能源對調入區的發展有何影響?(4)圖中B能源輸入地區電力供應緊張的原因有哪些?為了緩解B地能源緊張狀況,國家采取了哪些措施?(5)結合材料2分析西部輸出資源發展經濟的。.根據材料,回答問題。9分材料一:受金融風暴影響,珠三角地區產業紛紛向外轉移,部分產業轉移至我國西北地區。材料二:(右圖)根據材料一及學過的知識,分析珠三角地區產業升級面臨的困境有哪些?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的相關知識,分析寧蒙交界處形成工業園區的區位優勢。(3)寧蒙交界處的工業園區因“高能耗、高污染”工業的大力發展,成了中國西部的“百里污染帶”。試分析產業轉移對該地區農業發展帶來的負面影響。31.讀圖,回答問題:(共10分) (1)該區正以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為核心構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2)分析圖示地區發江蘇省江陰市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39335.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