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牡一中2012--2013學年度下學期期末考試高二學年地理試題一、選擇題(每題有一個正確選項,共50分)下圖為赤道上六大板塊的分布示意圖,且①板塊主要位于經度1060°之間。讀圖完成1~3題。⑥板塊是A.亞歐板塊B.太平洋板塊C.南極洲板塊D.美洲板塊根據板塊構造理論,②、③兩大板塊碰撞而形成的山脈是A.喜馬拉雅山脈B.安第斯山脈.落基山脈D.阿爾卑斯山脈主要位于①板塊上大陸的地理特征有A.分布面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 B.沒有亞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流經大陸西岸的洋流為暖流,流經大陸東岸的洋流為寒流D.東海岸有世界著名漁場4、A地形區名稱是( )A.阿拉伯高原 B.德干高原 C.伊朗高原 D.南非高原5、B地的地形區名稱是( )A.墨西哥高原 B.巴西高原 C.東非高原 D.澳大利亞西部高原6、海拔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的廣大地區稱為( )A.山地 B.高原 C.平原 D.丘陵讀“四個區域的地形和河流分布圖”,回答7~題。據圖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①四幅圖中,比例尺最小的是甲圖 ②乙區域所在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大 ④丁區域有世界重要商品糧生產國A.①②B.①③ C.③④ D.②④8、經乙區域西岸沿海運往丁區域的物質最主要是A.木材B.糧食 C.石油 D.電子產品9、在四幅圖中出現的地跨兩大洲的國家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10、圖中字母所示地點位于世界主要地震帶上的有( )A. a、b B. a、c、d C. b、c、d D. a、b、c、d11、圖示地點位于內流區域的是( )A. a B. b C. c D. d讀某地氣壓年變化狀況圖,回答12~13題。12、該圖所示地區可能是( )A.亞速爾群島 B.蒙古高原 C.夏威夷群島 D.東非高原13、形成該地區年氣壓變化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A.人類活動 B.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移動C.洋流 D.海陸分布玉米是世界重要的農產品之一。右上圖為中國、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國的部分地區,玉米種植、收獲生產活動的時段。讀圖,回答第14題。14、甲、乙、丙分別位于(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讀左下“世界上某國家的經緯網和等高線圖”回答15~18題。15、該國家的地形特征可以表述為( )A.地形以山地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降低B.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由北向南降低C.平原、高原面積廣大,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降低D.地形以平原、盆地為主,地勢由東向西降低16、該國家是世界上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國,其主要的農產品有( )A. 小麥、棉花、葡萄等 B. 玉米、甘蔗、葡萄等C. 水稻、大豆、棉花等 D. 小麥、甜菜、葡萄等17、圖中E河流內的相對高度(H)最大可以達以(單位為米) A. 199<H<200 B. 799<H<800C. 599<H<600 D. 999<H<100018、該國家F段國界線(陸界)的長度約為( )A. 350千米 B. 480千米 C. 550千米 D. 600千米讀右上圖甲,回答19~20題:19、a區域的自然帶是(  。〢.熱帶雨林帶   B.熱帶草原帶  C.熱帶荒漠帶   D.亞熱帶常綠硬葉林帶20、b區域所屬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①位于西風帶的迎風坡 ②位于信風帶的背風坡③位于信風帶的迎風坡 ④沿岸有寒流流經 ⑤沿岸有暖流流經 ⑥位于低緯地區,終年受上升氣流的影響A.①④⑥  B.②④⑤  C.③⑤  D.⑤⑥讀右圖回答21—22題。 21、H經線穿越的我國大地形區有 ( )A.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貴高原 B.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C.黃土高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D.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 22、E緯線穿過的我國省級行政單位有( )A.山東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B.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C.遼寧省、河北省、山西省、甘肅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D.江蘇省、河南省、陜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23、 以下各線大致與秦嶺——淮河一線一致的有 ( )?①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區的界線 ②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 ③1000毫米降水量線 ④一月份0℃等溫線?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④?—25題24、與圖中斜線所示區域的主要地質災害的形成無關的因素是(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B.現代地殼運動活躍C.夏季降水多且強度大D.氣候溫暖濕潤植被良好25、貴州省為圖中字母( )A.A B.F C.CD.E完成26、導致圖中雨雪分界線在甲、乙兩處發生變曲的主要因素是A.緯度B.大氣環流 C.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D.地形27、下列對甲、乙兩地天氣的敘述,正確的有①甲地中雨,乙地中雪 ②甲地小雪,乙地小雨③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北風,乙地風力較強④甲、乙兩地風向均為偏南風,甲地風力較強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A.6月22日這一天的黑夜比廣州長B.12月22日這一天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廣州低C.為半干旱地區D.位于東南沿海地區關于該地農業生產的說法,正確的是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經濟作物是甜菜主要糧食作物是冬小麥,經濟作物是棉花農作物一年一熟農作物兩年三熟A. B.C.D.④30、根據資料可以判斷,該地的河流A.季節變化大 B.含沙量大 C.冬季斷流 D.春季有凌汛右上圖是甘肅省敦煌市地貌類型圖。高大的鳴沙山環抱著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匯聚形成月牙泉(見圖4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來日趨干涸,當地政府發出“拯救千年月牙泉”的呼吁。讀圖回答33~34題。33、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A.大湖萎縮而成 ?B.古河道殘遺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風力侵蝕而成34、泉水日趨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變暖,蒸發增強? B.降水變少,雨水補給減少? D.地下水補給量不斷減少下圖為我國某地某年河流實測流量和降水量,讀圖回答35~37題。35、該河流參與的水循環環節主要是( )A.水汽輸送 B.降水 C.徑流輸送 D.蒸發36、該河流域的主要氣象災害是( )①滑坡 ②低溫冷害 ③臺風災害 ④泥石流 ⑤旱澇災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⑤37、圖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過程中,最大降水量與最大流量之間有一個時間差,近年觀測發現,這個時間差逐年變大,這可能是由于該流域( )A.水土流失現象加劇 B.種草種樹,植被覆蓋率不斷提高C.降水強度逐年增大 D.氣候趨暖,蒸發量不斷增大左下圖中ABCD分別表示的是我國四種農業生產地區,讀圖面答38~40題。38、秦嶺—淮河在圖中的位置應是A.A地區和B地區之間B.B地區和c地區之間C.B地區和D地區之間D.A地區和D地區之間的是A.A地區B.B地區C.C地區D.D地區對于地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是氣候、沙漠廣布的地區B.是以大草原為主的畜牧業地區C.是以為主的地區D.讀我國某地區某月等溫線圖,回答 圖中三條28等溫線將圖示地區劃分為甲、乙、丙、丁四個區域,其中氣溫相對較低的區域為 (A. 甲、丙 B. 乙、丁 C. 甲、乙 D.丙、丁圖中 M 地氣溫區別于周圍地區的影響因 素是 (地形地勢B.海陸位置C. 緯度位置D.大氣環流下列關于圖示地區河流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徑流量豐富 汛期短 流速緩慢 落 差較大 結冰期短 含沙量較小A. B.C. D.44、讀右圖,圖中( )A.甲地是中國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極晝現象C.大興安嶺為內、外流區分水嶺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現象日照時數是指每天從日出到日落之間太陽直接照射到地面上的實際日照時數,以小時為單位。右上圖是我國部分地區年日照時數等值線圖,讀圖完成48~49題。48、成都和昆明的日照時數分別約為( )A.1200 2000    B.1200 2400 C.1400  2400   D.1400  200049、對于昆明與貴陽的日照時數產生的差異及其主要原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A.貴陽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故日照時數少B.昆明地勢高,空氣稀薄,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故日照時數多C.昆明與貴陽的氣候類型不同,且降水比貴陽少,故日照時數多D.貴陽冬季受鋒面影響降水多,故日照時數少50、A.②③④① B.①②③④ C.③④①② D.④③② 二、綜合題51、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填出圖中下列字母代表的省區名稱;K    ,L    ,N    ,M   。2)圖中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階梯上的有   ,位于第二級階梯上的有    。(3)圖中山脈①②③,屬于我國地勢第一級與第二梯分界的是  ,屬于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分界線的有   。(4)圖中四個省區,地形以高原為主的有     ,以平原和丘陵、低山為主的有    。52、讀北半球某區域完成下列要。 (1)據圖示有關地理要素,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圖幅范圍內:①地表高低起伏的總趨勢是______;②冬季氣溫分布的總體特點是。 。(3) 圖幅最南與最北地區農業氣候資源差異明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2012-201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3758.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