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區縣2013-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考試,高二地理試卷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第I 卷.(選擇題) 本卷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977年9月5日紐約時間12點56分(西五區),旅行者1號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出發,離開地球。2012年7年的8月25日前后飛出太陽系,正式進入星際空間。下圖為太陽系部分天體及軌道示意圖,讀圖完成l-3題。1.太陽系部分天體示意圖中,旅行者1號出發地是”A.甲 B.乙 C.丙 D.丁2.旅行者l號發射時,北京時間是.A.6日11:56 B.5日20:56 C.4.日23:56 D.5日.23:.563.目前,旅行者1號繞轉的中心是A.地球 B.太陽 C.銀河系中心 D.宇宙中心下圖是某同學構一建的模式圖,讀圖回答4~5題。4.若該模式表示熱力環流示意圖,則甲、乙、丙、丁四地氣溫由高到低排序正確的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C.丙、丁、甲、乙 D.甲、丁、乙、丙5.若該模式表示東亞季風環流,甲位于海洋,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中下游地區正值“梅雨” B.M地盛行東南風C.丁地近地等壓面向地面凸出 D.印度半島盛行東北風右圖為我國華北某地部分原始森林分布示意圖, 讀圖完成6~7題。6.圖中森林類型最可能是A.常綠闊葉林B.常綠硬葉林C.落葉闊葉林D.針闊混交林7.影響林地分布的自然因素最可能是A.光照 B.坡度 C.高度 D.水分右圖為“我國桌區域等高線及某時刻近地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8~10題。8.圖中時刻,洞庭湖區風向為A.東北風B.西北風,C.東南風D.西南風9.若圖示天氣系統帶來降水,a、b、c、d四條河流水位正在上漲的是A.a B. b C.c D.d1 0.如果西部山區植被遭到破壞,洞庭湖變化較小的是A.水位變化幅度 B.面積變化幅度 C.泥沙淤積速度 D.水溫變化幅度讀某城市商業付租能力線變化圖,回答 11~12題.1 1.如果L1晚于L2出現,則說明A.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B.出現逆城市化現象C.第二產業為主導產業D.城鄉差別逐漸增大1 2.如果L2晚于L1出現,且時間差很小,則城市應該A.完善公共交通設施B. 限制外來入口遷入C.限制工業規模擴大D.提高城市住房價格.目前我國通信市場多網并存,有2G、3G、TD、LTE、4G也漸行漸近,這給了運營商和移動電話用戶更多的選擇,無線網絡遍及每一個角落;工業聯系也越來越便利。據此完成13~14題。13.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工業可能出現的變化有A.通訊不再是工業區位因素B.工業結構和布局發生調整C.勞動力素質需求逐漸降低D.自然區位因素的影響加大1 4.上述變化可能帶來的環境變化是A.電磁污染減少 B.電子垃圾增多 C.噪聲污染加劇 D.交通污染減少下圖為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之間生產要素流動示意圖。讀圖完成15-16題。1 5.圖中箭頭所代表的生產要素正確的是A.①為能源 B.②為資金 C.③為勞動力 D.④為原料1 6.關于兩區域伺產業轉移的敘述,正確的是A.欠發達地區應全面承接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縮小地區差距B.欠發達地區應將高新技術產業轉移到發達地區,提高技術水平C.發達地區應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降低生產成本D.發達地區應向欠發達地區轉移高污染行業,提高環境質量2013年11月15日,我國人口政策做了重大調整,即由“雙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調整為“一方是獨型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這將涉及到2000萬個家庭。據此完成17-18題。1 7.這一政策調整的最終目的是A .提高人口增長速度 B.促進人口均衡發展C.減小人口遷移規模 D.調整人口性別比例1 8.受人口政策調整影響,首先受益的行業是、A .婦嬰保健. B.交通運輸C.幼兒教育 D.玩具工業下面左圖所示地區是我國著名的“臍橙之鄉”,下圖是當地中心城市的氣候資料,讀圖完成19~20題。1 9.此地臍橙生產過程中最易遭受的氣象災害是A.春季——洪澇 B .夏季——干旱C.秋季——寒潮 D.冬季—— 暴雪20.近幾年臍橙的市場范圍不斷擴大,其影響最小的是A.農業政策 B.運輸條件C.銷售方式 D.勞動力數量.讀區域地圖完成.21~22題。2 1.普通公路沿線的地形主要有A.山谷、山脊B.山脊、山頂C.山谷、安部D.山脊、鞍部22.圖中縣域的劃分方式有利于A.交通線路建設 B.流域綜合治理C.土地綜合利用 D.區域經濟合作羅布泊曾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塔黑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等多條河流匯集于此,20世紀70年代后迅速消失了,目前這里年降水量只有l0mm,到處黃沙滾滾,號稱“千年不死”的胡楊林也悄悄的褪去了綠色。圖為塔里本盆地水系圖,讀圖完成23~25題。2 3.羅布泊迅速消失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變暖 B.圍湖造田 C.上游截流 D.過度放牧24.羅布泊的迅速消失,給當地環境帶來的變化有A.物種減少 B.土地鹽堿化 C.水土流失 D.污染加劇25.下列關于羅布泊地區可持續發展措施,可行的是A.渤海水西調至羅布泊 B.拆除各支流上的所有水庫C.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D.對流域內水資源統一管理2010年12月1日,國家正式批復成立“山西省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所謂資源型經濟,主要是指依靠區域資源優勢,通過對資源的開采、初級加工,形成初級產品的經濟增長模式。據此回答26-28題。2 6.“資源型經濟”的突出特點是A.資源種類多 B.可持續性差 C.經濟發展緩慢 D.經濟結構多元化2 7.山西實施經濟轉型,原因之一是 ( ) A.資源已經枯竭 B.能源市場萎縮 C.開采技術落后 D.環境代價過大28.下列做法,符合轉型要求的 ( ) A.發展第三產業 B.開拓國際市場 C.擴大開采規模 D.增加勞力投入 下圖為我國鹽堿化土地占耕地比重分布圖,讀圖完成29~30題。29.耕地中鹽堿土比重南北方差別很大,其主 要影響因素是 ( )A.氣候B.地形C.土壤D.地下水位30.鹽堿土分布區中,m地鹽堿地占耕地比重最大,主要原因是 ( )A.肥料使用不當 B.用咸水灌溉 C.灌溉方式不合理 D.種植結構不科學第Ⅱ卷(非選擇題)本卷共3題,40分3 1.(1 4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材料一 世界人口增長圖材料二 從2009年開始到20 14年,國家人口計生委計劃利用5年時間,重點培育、確立100個左右有東、中、西部代表性,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綜合改革示范市,完善穩定低生育水平的長效工作機制,逐步探索建立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機制。(1)1920年后,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有何不同?(4分)(2)二戰后,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迅速,分析原因。(6分)(3)你認為,我國探索的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機制應該是什么人口增長模式?人口發展與資源環境、經濟發展應保持怎樣的關系?(4分)3 2.(1 2分)下面左圖為江蘇省分區圖,右圖為江蘇省三地區城市化發展水平統計圖,讀圖回答問題。(l)簡述自2000年至2010年,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地區差異?(4分)(2)簡要分析蘇南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優勢條件。(4分)(3)江蘇在城市化進程中產業結構和工業內部結構會發生怎樣的變化?(4分)3 3.(1 4分)2013年,北京4月11日入春,較常年偏晚,5月11日又提前人夏。春天只有一個月,比創了歷史最短紀錄的1966年的29天只多了1天。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目前,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趨勢是_______,人為原因主要是_________和 ________導致_________。(4分)(2)人春晚對當地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不利影響?(2分)(3)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人類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8分)天津市五區縣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 地理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5358.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