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年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考試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5分)在未來的農業生產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術,農民首先可定期獲得農田作物長勢的影像資料,再經過系統分析,最后把殺蟲劑、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農田,從而減少污染、提高產量。讀右圖完成1—2題。1.這一過程中,依次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 GPS-RS-GIS B. RS-GPS-GISC. RS-GIS-GPS D. GIS-RS-GPS2.“土地利用信息數據庫”在數字城市規劃中不能用于A.分析應急避難場所數量B.確定市區停車場的規模C.決策公交線路合理布局D.統計城市流動人口數量“我國鄂爾多斯中部某地地質歷史時期氣候變化與自然地帶擺動關系示意圖”。據圖和所學知識回答5~6題。5.該地區自然地帶A.呈西北-東南方向延伸B.數量的增加與熱量相關C數量的減少與水分相關D.數量的變化與地形有關.該地區A.濕潤期來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帶向西部擺動B濕潤期森林草原農牧業帶擴大,可以大規模進行開墾C. 短時期內發生濕潤期和干燥期轉變是受全球變暖影響D干燥期沙地面積有擴大趨勢,應注意營建防護林體系7. 關于黃河流域自然環境的正確敘述是A.降水集中在夏季B.下游地區水能資源豐富C.黃土高原由黃河沖積而成D.中游地區植被覆蓋率高. 合理開發黃河流域的正確敘述是A.河套平原農業以水產養殖為主B.中游地區疏浚河道,發展航運C蘭州以上河段進行水能梯級開發D.下游地區重點開采煤炭、鋁土9.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我國能源消費彈性系數持續上升B.能源利用率越高,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越大C.人口數量變化是引起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變化的主要因素D.能源消費彈性系數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國民經濟結構的變化10.2002—2004年間,我國的能源消費彈性系數較高,可能的原因是:A.科技水平迅速提高 B.高耗能產業快速發展C.使用清潔能源比重上升 D.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右圖示意某區域土地利用結構的變化。讀圖完成11-12題。11.隨著時間的推移,圖示地區原始林地逐漸消失的原因是A.森林大火或病蟲害B.過度開墾C.環境的自然演變D.生態環境保護的需要.自1800年以來,圖示地區可能出現的變化有A.自然環境優越 B.林業產值逐步上升C.種植業產值降低 D.氣候異,F象增多15題。13.下列關于圖中等溫線與甲、乙、丙、丁四地氣溫的敘述,正確的是A.受地形因素影響,1月-18℃等溫線向北突出B受緯度因素影響,7月18℃等溫線呈東北—西南方向延伸C甲地海拔高,1月氣溫低于丙地D丁地緯度高,7月氣溫低于丙地關于圖中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條件與農業發展的敘述,正確的是A.甲地草原遼闊,利于發展乳畜業B.乙地地勢平坦,適宜大規模機械化生產C.丙地河流稀少,利于商品谷物農業發展D.丁地夏季低溫,適宜發展多種經營關于圖示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A.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氣溫日、年較差小B嫩江及其支流汛期長,封凍期較短C山地垂直地帶性顯著,基帶為溫帶草原帶D平原面積較大,山脈呈東北—西南走向16~17題。 16.該發展模式所具有的特點是A主要關注經濟領域中產值和利潤的增長B發展經濟的同時注重了資源、環境的合理開發與保護C.獲得最大經濟效益,促進社會財富積累D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1.下面屬于該湖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表現的是①將林地、草地都開墾為耕地②加大科技投入,注重生態經濟發展③合理開發利用環境資源④培育優良品種,發展高效農業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右圖為我國某區域示意圖,北回歸線從本區北部穿過。讀圖回答18~20題。18.在土地利用上,北部海拔200米以上的地區宜種植A.亞熱帶經濟作物B.水土保持林C糧食作物和蔬菜D.沿海防護林1. 若該地區規劃一個深水港,最好的選址為A.A處B.C處C.D處D.G處根據該地區的資源狀況,符合該地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是A.保護基本農田,建設商品糧基地B建設臨港產業帶,發展出口加工業C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城市化進程D注意保護海洋環境、防范洪澇災害.各企業集聚在第一代產業園的主要原因是A.共用基礎設施 B.加強相互競爭C.靠近原料產地 D.獲取鄰廠信息.從第一代產業園區發展到第二代產業園區,當地逐漸失去的優勢是A.管理經驗 B.資金C.科技 D.廉價勞動力人均GDP(美元)第一產業比重第二、三產業比重初期<2000>20%<80%中期>2000<20%80%—90%后期>4000<10%>90%長江流域33509.71%90.29%23.2008年,長江流域范圍內的各省級區域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的是A.湖南、安徽、重慶B.四川、云南、江西C.廣西、湖北、云南D.上海、浙江、江蘇.關于長江流域的特征和問題,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大部分地區處于工業化初期B.人文要素空間分布差異不明顯C經濟布局亟待優化D.區域發展比較協調 右圖為“某電子產品生命周期模型圖”,讀圖完成27-28題。27.據圖示信息,敘述正確的是A.第一階段丙國國內對該產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B.進入第二階段后丙國該產品的技術水平落后于乙國.該產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國技術水平的差異甲國該產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會出現減少趨勢品的生命周期理論能夠解釋產業轉移現象,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產業轉移路徑是由甲國—乙國—丙國B.該產業是向著礦產資源豐富地區轉移C.該產業的轉移主要反映的是資本轉移D.該產業轉移反映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29.世界范圍看,影響高檔圣誕樹生產的主導因素是.熱量條件 .市場距離.種植技術.勞動力價格檔圣誕樹生產由發達國家至我國深圳再向贛州轉移的主要原因是A.我國圣誕樹銷量快速增長并由沿海向內地擴展B.世界圣誕樹市場由歐美向東亞地區轉移C.發達國家原材料枯竭而我國原材料豐富D.企業追求較低的勞動力成本業將圣誕樹生產由深圳轉移到贛州后,提高了出口圣誕樹的.用地成本 .原材料成本?.運輸成本? D.勞動力成本右圖為“2011年9月某地區地質災害氣象等級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34~35題。34.圖中反映的主要地質災害是A.火山和泥石流B.地震和滑坡C滑坡和泥石流D.地震和火山.甲、乙、丙三地地質災害氣象等級高于周圍地區的主要原因是A.地質構造活躍,地形破碎B植被稀疏,水土流失嚴重C丘陵地形,坡度大,地勢起伏大D河流眾多,河道彎曲,排水不暢(10分)(1)P湖泊面積簡要分析其主要原因。(2)與圖示西南部地區相比,東北部地區河流開發在_______和_______方面更具優勢。(3)請從流域綜合整治的角度,簡述圖示西南部地區應采取哪些措施促進區域發展?A城主導工業部門。西氣東輸管道從武威到鄭州段為什么不走直線,而向靖邊一帶凸出?若沿圖中虛線修建,與現有路線相比,有何優勢?資料一:山東省總面積 15.78萬2007年城鎮化水平為46.75%,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環渤海經濟圈的崛起,黃河經濟帶的 振興,近年來山東成為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描述圖示37°N以北地區的地形、地勢特點。(目前省出現了大批速凍食品、味精等生產廠,其產品行銷全國。試分析該省區發展該類工業的突出優勢條件。(分)心,提供汽車板材倉儲、剪切、配送等服務。(1)根據材料一,分析圣保羅吸引我國汽車 企業投資建廠的有利條件。 (2)根據所學知識,簡述我國汽車企業在圣保羅投資建廠對當地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4分)(3)為提高在國際鋼鐵市場上的競爭力,寶鋼可以采取措施(分)材料二:某地區位于川東三峽庫區的腹心地段,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地形多為褶皺山地,地下常有軟硬相間的巖層。()指出該地區滑坡危險性最嚴重的自然、人類活動致災因子。()說明該地區滑坡發生次數與坡度的關系,從滑坡危險性的外在因素分析怎樣避免和降低坡度對滑坡危險性的影響?)))))))))))ABD 16—20 BCBCB21—25 ADDCB 26—30 ACDBD 31—35 CABCC 二、綜合題:(65分)36. (10分)(1)世紀50年代后,P湖泊面積迅速縮。ǚ郑┥嫌紊絽^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入湖泥沙多;湖區大規模圍湖造田。(分)(2)航運養殖(2分)(3)保護植被,恢復天然林;修建水庫,開發小水電;發展立體農業;對現有森林實行保護性的經營與開發,積極營造速生林、用材林;保護生態環境等。(3分,任答3點即可)③汽車零部件協作條件優越;④汽車工業發展時間長,經驗豐富。?⑤技術水平高?(4分)(2)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促進了當地的工業化和城市化);可能帶來環境污染,導致環境質量下降?(4分)(3)①降低鋼鐵生產能耗,降低成本②建立境外鐵礦石基地? ?③加大產品研發投入,提高技術水平,提高產品質量 ④加強品牌建設與營銷力度,積極開拓市場。(4分) 40.(19分)(1)差異:A地區較B地區干旱災害頻次偏輕。(2分) 原因:A地區緯度較B地區高,春季氣溫回升較慢,蒸發量不大;A地區冬季的積 雪融水,使地表水資源較多;A地區多年凍土,使地下水下滲較少。(答對2點得4分)(2)植樹造林,調節氣候;興修水利;因地制宜實行農林牧相結合的農業結構;培育耐旱作物品種;節約用水,發展節水農業;利用秸桿覆蓋等措施進行保墑抗旱;實施人工增雨或者增雪的作業;政府加大抗旱資金投入等。(答對4點即可)()自然因子:坡度;人為因子:土地利用。(4分)()關系:坡度為20~35°時,最有利于滑坡的發生而坡度小于20°和大于40°的地形滑坡發生較少。(分)避免措施:坡度20度以上丘陵山地應避免開墾耕種(或實行退耕還林,保護地表植被);應避免在脆弱地帶進行交通、工礦工程施工在滑坡易發地段,建設護坡工程,做好災害防護。(圖丙圖甲圖乙渤海黃海
福建省晉江市季延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 Word版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47065.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