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市復興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第一學期 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 (范圍:必修3第一二單元 )一單向選擇題(每題2分)1.在上海世博會上各個國家的展館均反映了該國的特色。下列展館最能反映其自然環境特征的是( )2.反映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最主要的指標是( )A.預期壽命 B.第二產業產值C.國內生產總值 D.教育程度不同區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區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結合中國政區圖,完成3~4題。3.圖中甲區域和乙區域相比,區域特征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二者都是雨熱同期的季風氣候B.乙區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配合條件好C.甲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夏季氣溫高且多雨,但熱量條件不如乙區域D.甲區域夏季白晝時間長,農作物年生長期比乙區域長4.丁省與丙省相比( )A.勞動力資源豐富B.陸地交通便捷C.第一產業的比重小D.第三產業的比重小讀我國東部某城市2005~2011年外來人口流向調查統計圖,回答5~6題。5.下列敘述屬于城市人口流向郊區的“拉力”的是( )A.城區房價房租昂貴 B.城郊之間交通改善C.城區環境質量較差 D.郊區就業機會較多6.該市外來人口流向的變化將會( )A.促進郊區的城市化進程B.解決城區的環境污染問題C.使城市的服務范圍縮小7.就工業結構來說,我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 )A.南重北輕,東輕西重 B.南輕北重,東輕西重C.南重北輕,東重西輕 D.南輕北重,東重西輕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據此回答8~9題。8.有關這條分界線南北兩側的區域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A.秦嶺—淮河以北的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B.秦嶺—淮河以南的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嶺—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D.秦嶺—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熱帶季雨林9.造成上述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異 B.海陸位置不同C.緯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擋作用當前,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間的經貿聯系日益緊密,當務之急是爭取如期實現茂物目標,并推動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取得成果!⒃妇桶▉喬杂少Q易區遠景等問題進行研究。據此完成10~11題。10.亞太經合組織( )①屬于區域經濟組織 ②體現了經濟全球化、墼趪抑鲗逻M行、芡ㄟ^地方政府的協商聯系而形成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11.在亞太經合組織各成員國之間( )A.消除貿易壁壘,保留非貿易壁壘B.商品和資本跨國界自由流通C.生產資料、信息參與全球性配置與重組D.逐步建立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1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后,東部沿海發達地區選派大批優秀人才支援內地屬于( )A.對口幫扶B.招商引資C.科技、信息和人才聯系D.東部與西部地區企業的合作目前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的建設已經進入“跑道”,即將“起飛”。在江蘇省經濟發展平穩快速增長的大背景下,沿東隴海線產業帶經濟繼續表現出強勁增長勢頭,經濟運行呈現出健康協調發展的良好態勢,在蘇北乃至江蘇省的地位都呈穩定上升之勢。讀東隴海產業帶在我國鐵路交通要線中的位置圖,回答13~14題。13.東隴海線產業帶已經成為蘇南產業轉移的熱點地帶,其中從蘇南轉移來的產業最有可能是( )A.服裝業 B.電子信息產業C.高新技術產業 D.金屬冶煉業14.下列有關協調沿東隴海線區域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的舉措,可行的是( )A.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注重以經濟質量提高為終極目標的產業結構調整B.大力開發各類自然資源,確保資源能夠滿足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從源頭上減少廢棄物的排放D.注重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重工業,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閱讀材料完成15~16題。材料1:人民網鄂爾多斯7月9日電(記者 徐嬋) 今天上午,“2011年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庫布其沙漠七星湖酒店舉行開幕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為本次論壇發來賀信。大會主題——荒漠化防治與社會責任。材料2:我國某地區景觀圖。15.造成圖示地區荒漠化的原因是下圖中的( )16.在該地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措施是( )A.改善耕作和灌溉技術B.減少水井的數量C.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資源D.避免土壤的鹽堿化17.我國目前荒漠化仍在蔓延的地區主要是( )A.水田地區和旱作地區B.旱農地區和草原牧區C.河谷灌區和草原牧區D.旱農地區和高原牧區2011年12月3日在濕地公園放魚的現場,不僅見到了很多熟悉的“老面孔”,還見到了很多新加入的“護滇衛士”。在風景如畫的濕地公園中放魚,讓他們興奮不已,“老面孔”希望活動能年年持續辦下去,新“護滇衛士”則認為活動解決了他們前幾次沒能參與的遺憾……據材料回答20~21題。18.濕地的主要生態功能有( )A.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減輕污染B.吸煙滯塵、凈化空氣C.吸納一切來自自然和人為的污染物D.吸收陽光中的紫外線19.導致我國濕地面積大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氣候變暖,水分蒸發B.工農業廢水的大量排放C.圍湖造田,墾荒種糧D.過度開發,發展旅游業閱讀田納西河流域的綜合開發與治理示意圖,回答22~23題。20.該河流開發的核心環節是( )A.發電 B.防洪C.養殖 D.梯級開發21.田納西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及其成因組合,不正確的是( )A.圈點荒漠化——長期高強度的棉花種植B.植被破壞——礦山開采冶煉、擴大耕地面積C.酸雨污染——煉銅企業大量排放含硫廢氣D.臭氧層空洞——氟氯烴化合物的大量使用TVA的管理由具有政府權力的機構,開發電力等贏利項目,為發展積累資金。據2001年資料,TVA已擁有48座各類電站,近3000萬千瓦保證容量,是美國最大電力供應地。2011年6月美國鋁業公司與TVA管理局簽署支持鋁業公司的電力、就業、環保等項目。據此回答24~25題。22.田納西河兩岸能夠形成一條“工業走廊”,主要得益于( )A.豐富的礦產資源B.旅游業的帶動作用C.便利的航運條件D.全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基地23.在田納西河流域開發過程中,當地政府所做的環保工作有( )①滅蚊防瘧,凈化環境、谥矘湓炝,保持水土、鄄唤üS,防止大氣污染、芴幚沓鞘欣鳤.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通過大量技術投入和大規模專業化生產,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巴西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大豆,在積極培育優良品種的同時,鼓勵農民組建農場聯合體,實現了大豆的規;a與經營。目前,巴西的大豆產量、出口量僅次于美國。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產國和出口國,近些年大豆的質量下降(品種退化,出油率低),生產成本較高,成為世界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據此完成26~27題。24.在國際市場上,巴西大豆價格低于美國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A.專業化水平較高B.科技投入較大C.勞動生產率較高D.勞動力價格較低25.中國要提高大豆質量需( )A.加大科技投入 B.擴大種植面積C.增加勞動力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2012?廈門期末檢測)下圖是我國兩大農業生產基地示意圖。讀圖,回答28~30題。26.圖中甲、乙兩地所在的平原地區農作物差異性的品種是( )A.甲水稻和油菜、乙冬小麥和棉花B.乙水稻和油菜、甲冬小麥和棉花C.甲水稻和油菜、乙春小麥和大豆D.乙水稻和甜菜、甲春小麥和大豆27.產生甲、乙兩地所在的平原地區農作物差異性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形 B.氣候C.河流 D.土壤28.甲、乙所在的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方向,相同的是( )①發展適應城市需求的農產品,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谵r、林、牧、副、漁全面發展,滿足城市需求 ③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條、芡七M農業向規;、專業化和生態化發展,建設綠色食品基地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某山區為了改造低產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農作物增產效果微弱。后將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產效果顯著。據此完成29~30題。29.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主要原因是該地( )A.土層薄 B.降水變率大C.坡度大 D.植被覆蓋率低30.將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為了( )A.調節大氣溫度 B.提高土壤肥力C.增大空氣濕度 D.增加日照時數二.綜合題(40)31.晉陜蒙三個省級行政區接壤的地區被稱為“烏金三角”。根據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20分)材料1:下圖是“烏金三角”地區區位示意圖。材料2:下圖是“烏金三角”地區河流某水文站某時段水文監測的情況。(1)這里的“烏金”是指________!盀踅鹑恰钡貐^將建設成我國重要的________生產基地。(2)“烏金三角”地區的自然地理環境自東向西,處于________的過渡地帶,地表形態遭受________和________外力作用作用的交錯地帶,呈現典型的________分布規律。(3)根據材料2,“烏金三角”地區雨季的降水特點是________。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關系是________。(4)分析“烏金三角”地區成為我國重要工業生產基地的優勢區位條件(6分)。(5)分析“烏金三角”地區在開發建設中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6分)。32.讀我國局部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區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________,產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地區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區,其中包括許多獨特的地貌景觀,在圖中①地旅游,最常見的地貌景觀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城市多分布在下圖中________(填字母代號)地貌類型上。(3)塔里木河中下游兩岸地帶是我國胡楊林的主要分布地。研究表明,胡楊的密度和高度呈現隨著離河岸距離增加而降低的規律。試分析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6分)。(4)圖示地區從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大規模發展番茄種河北省邯鄲市復興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試卷(有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50377.html
相關閱讀: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