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吉林省重點高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2015-2016學年度上學期月考考試題高 二 地 理 科 本試題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荚嚱Y束后,只交答題紙和答題卡,試題自己保留。 第I卷 (60分)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在答題紙和答題卡上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班級、姓名、考號填寫清楚。請認真核準考號、姓名和科目。 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計6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關于區域內涵的敘述,正確的是 A.區域之間都有明確的界線 B.區域是地球表面客觀存在的不受人為因素影響的空間單位C.區域具有一定的區位特征D.區域內部的特定性質絕對一致2.下列區域具有明確邊界的是①行政區 ②自然帶 ③熱量帶 ④干濕地區 ⑤三江平原 ⑥山東省青島市A.①②③ B .③④⑤C.①⑤⑥ D.①⑥讀“我國部分水稻產區分布略圖”,完成~題。.與甲地相比,制約乙地水稻種植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光照 C.熱量 D.水源.甲地水稻種植面積不斷萎縮的主要原因是A.海平面上升B.居民飲食習慣改變C.建設用地增加D.自然災害頻發讀“水稻種植區域變化圖”,回答~題。7.從原始社會到現今,我國水稻種植區域擴大的主要原因是                  A.技術改革 B.氣候 C.市場 D.交通不正確的是A.車輛跟蹤 B.合理分配車輛 C.降低能耗 D.提高運營成本13.國家氣象局每天為電視新聞提供的衛星云圖主要使用了 遙感技術 地理信息技術 全球定位技術 A. B. C. D.14.漢代以來,塔里木盆地南緣人類生產活動范圍沿河流遷移的總趨勢是A.從下游向上游方向遷移 B.從上中游向下游方向遷移 C.往返遷移 D兩側遷移.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關鍵是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 A.上中游地區利用絕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補給 C.下游地區利用絕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區均衡利用河水 16.圖示地區的草場載畜量相比較的規律是 A.西部高于東部 B.東部高于西部 C.東、西部相當 D.南部高于北部17.導致該區草場載畜量呈現差異的因素主要有 ①年降水量 ②海拔高度 ③荒漠化程度 ④人口密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8.“三北”防護林所起的主要的環保功效是 A.吸煙除塵     B.美化環境    C.防風固沙   D.凈化空氣分析圖 6 “荒漠化效應和水 - 氣 - 生相互作用示意圖” ,回答題。 圖 6 . 圖中數字的正確內容是A.降水增加,蒸發減弱 B.降水減少,蒸發加強 C.降水增加,蒸發加強 D.降水減少,蒸發減弱 .圖中自然要素相互作用,其中居主導地位的是A.植被 B.水文 C.地形D.降水 .在區域地理環境研究中,遙感主要應用于 資源調查 人口增長預測 環境監測 自然災害調查 A.B.C.D.24.甲地以井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由于過度開采地下水導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區B.由于干旱地區地下水含鹽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風力侵蝕形成風蝕洼地D.由于有水源,以井為中心的地區農牧業活動較多而導致地表植被破壞 .在乙地區,可能反映該地區綠洲萎縮的現象是 A.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機質增加,土壤緊實度下降C.土壤鹽堿度升高 D.生物生產能力提高.當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可能分別是A.森林減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減少 C.森林減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減少、水土流失 .乙地區農業可持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主要是A.開辟水資源,合理灌溉 B.植樹造林,保持水土 C.保護草場,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采育結合 根據圖 所提供的相關信息以及你對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了解 , 回答題。 . 請判斷順著箭頭所指的方向 , 下列過渡合理的是 A.平原 ------ 高原 ------ 高大山脈 B.草原 ------ 荒漠草原 ------ 荒漠 C.干旱 ------ 半干旱 ------ 濕潤 D.一年兩熟 ---- 兩年三熟 ---- 一年一熟 (1)甲圖所示的是我國 地區;乙圖所示的是我國 平原地區。(4分)(2)從土地利用方面比較甲、乙兩地,完成下表。(6分)地區土壤類型耕地類型人均耕地水平(與全國平均比較)甲高乙水稻土低(3)甲乙兩地區都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請指出乙地與甲地相比,其在農業生產條件方面所具有的特點? (4分)32.讀材料,回答(1)~(3)題。材料一 “精準農業”是指利用現代高新技術,獲取農田作物產量和影響作物生長的環境因素(如土壤結構、地形、植物營養、含水量、病蟲草害等)實際存在的空間及時間差異性信息,分析影響農田產量差異的原因,并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有效的調控措施,區別對待,按需實施定位調控的“處方農業”。材料二 水分含量對玉米葉子反射率的影響(1)據圖可知,玉米葉子水分含量與反射率的關系是________,要監測玉米缺水狀況,首要采用的現代化技術是(  )A.全球定位系統(GPS)B.地理信息系統(GIS)C.遙感(RS)D.決策支持系統(DSS)(2)玉米反射率較高的波段為(  )A.紅外線 B.可見光 C.紫外線 D.X射線(3)依據上述原理,舉例說明遙感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1)我國西北地區成為全球同緯度地區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帶,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加上高大的山地,特別是______________ _隆起對水汽的阻隔。由于___________ _ 條件影響,本區植被、草場載畜量和土地生產力都由東向西發生變化。(2)在以上字母代表的沙漠或沙地中較難治理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原因______________ ___。D處沙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選)人與自然的協調是防治荒漠化的核心,下列治理措施正確的是 ( )預防具有潛在荒漠化威脅的土地 B.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復已經發生荒漠化土地的生產力 大面積地植樹造林(4)防沙治沙,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在半干旱農牧過渡區和干旱農區,應調整__ _______ ________ 結構和采取防風沙措施相結合;在干旱地帶的沙漠邊緣綠洲,應建立以綠洲為中心的防護林體系,合理分配內陸河流上、中、下游的水資源,發展_______________ _農業。 高二地理 第一次月考答案選擇題二、綜合題31、(14分)(1)松嫩平原 長江中下游 (2)黑土 旱地 水田 (3)有利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和降水更為充足;人口密集,勞動力豐富 不利條件: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水網稠密,土地分散,不利于大規模機械化生產(3)A B C(4)土地利用 節水吉林省重點高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280030.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