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04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考試歷史(必修)注意事項:1.本試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為選擇題和判斷題,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75分鐘。2.請將第Ⅰ卷選擇題的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鋼筆直接書寫在答題卡上的規定位置。3、請填好自己的姓名與考號,填寫不正確,視為無效。第Ⅰ卷 (共70分)一單項選擇題: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題,每題2分,共60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某一哲學家的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為陶行知。據此判斷,陶行知推崇的哲學家是A.程頤 B.王陽明 C.陸九淵 D. 朱熹1解讀正確的是圖1 中國、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較A.中國古代科技一直領先于西方 B.15世紀中西方科技發展趨勢出現逆轉C.公元前后中國科技達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紀中國科技發展停滯9、蘇軾對右圖畫作評價說: “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與可之教予如此。若予者,豈獨得其意,并得其法!庇纱丝梢娫撟髌稟.講究布局構圖B.色彩強烈,富有個性C.在繪畫技法上吸收了印象派的文化特色D.反映了傳統文人畫注重詩意的特點“自秦變法而敗亡,后世人遂以守法為心傳。自商鞅、王安石變法而伏誅,后世人臣遂以守法取容悅。今后各國一變再變而蒸蒸日上,獨中土以守法為兢兢,令敗亡滅絕而不悔。”李鴻章這段話的主旨是A.反對變革 B.主張革新 C.希望進步 D.要求守法在近代,有人認為“社會主義理想甚高,學派亦甚復雜。惟是說之興,中國似可緩于歐洲。因產業未興,兼并未盛行也。”但后來又提出“物質文明不高,不足阻社會主義進行!睂е逻@種認識變化的主要原因是A.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B.社會主義由理想變成了現實C.新文化運動的興起 D.五四愛國運動的爆發孫中山認為:“井田之法既板滯而不可復用,則惟有師其意而已。”這種思想體現在他的什么主張中A.民生主義 B.民權主義 C.民族主義 D.三大政策美國一位歷史學家說:“共產黨的大多數領導人被蔣介石殺害,但有些人逃進了華南山區。他們的領導人之一是毛澤東,毛澤東這時無視莫斯科的第三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边@位歷史學家所說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武裝反抗的策略 B.開辟敵后抗日根據地的策略C.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 D.井岡山道路毛澤東:“為人民服務”;鄧小平:“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的一切都是為了我的祖國和人民”;江澤民:“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以人民群眾為本,必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辈牧象w現的共同本質思想是A.提高黨和國家的執政能力 B.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中共黨人集體智慧的結晶D.一脈相承而且與時俱進下圖是新中國成立后的五個時期科技發展情況(科技成果)曲線圖,對此解讀正確的是A.“一五”計劃促進了時期的科技發展B.“兩彈一星”成果是在時期取得的C.“文革”使時期內沒有取得任何科技成就D.秈型雜交水稻是在時期取得的重大成果科學家達爾文在研究中發現,“在淺色的樺樹林里,淺色種類的蛾通常是深色種類的蛾的6倍;相反,通常為淺色種類的蛾的16倍”。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 A.生物現存的物種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 B.生物個體之間存在本種類內部的競爭 C.生物的進化經歷了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 D.不同物種的變異是“自然選擇”的結果二判斷題:判斷正誤(本部分共5題,每題2分,共0分)三材料解析題:結合材料以及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本部分共2題,第36題10分,第37題分,共分。))四問答題:(本部分1題,1分)。(分)江蘇省揚大附中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歷史試題(必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33145.html
相關閱讀: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