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試卷說明:

地理理一、單項選擇題:在下列各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的要求。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答案的字母代號涂黑。(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區域之間常發生物質、能量、信息等流動。圖1表示甲、乙兩個不同區域,讀圖回答1~2題。1.若甲、乙分別對應目前我國的農村地區和城市地區,則沿箭頭①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A.資金  B.勞動力C.信息D.觀念若甲表示發達國家,乙表示發展中國家,則沿箭頭②方向在區域間調配的主要是A.礦產品 B.糧食C.工業制成品 D.技術A.整體性 B.差異性 C.開放性 D.季節性讀圖2,完成4~5題。4.最適合圖2 的圖名是A.區域整體性示意圖 B.自然地理環境整體性示意圖C.區域差異性示意圖D.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性示意圖5.圖示地區氣候干旱的自然原因是A.深居內陸 B.太陽輻射強C.以風力作用為主 D.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6.下列有關觀點一的說法,正確的是A.觀點一也就是自然環境決定論B.觀點一產生于生產力水平極為低下的時代C.觀點一特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D.觀點一認為人只是被動地適應環境.下列有關觀點二的說法,正確的是A.觀點二誕生于人類社會生產力水平高度發達的現代B.觀點二以通過農業生產破壞自然環境為其主要影響C.觀點二以通過工業活動造成環境污染為其主要影響D.觀點二夸大了地理環境對人類的影響8.近300年來全球不同類型土地面積的變化趨勢是A.草原面積減少 B.森林面積增加 C.耕地面積減少 D.牧場面積減少9.全球土地面積這種變化趨引發的生態環境問題有①臭氧空洞 ②水體污染 ③土地荒漠化 ④生物多樣性減少 ⑤水土流失 ⑥全球氣候變暖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讀我國長江流域低山丘陵區某縣資料表,回答10~11題。表1 某縣土地利用構成耕地林地草山草坡湖泊2000年45.2%4%8%2%40.8%2010年30.8%14%20.3%10.8%24.1%表2 某縣農村生活用能構成秸稈薪柴煤炭沼氣小水電其他2000年32.4%10.3%0.5%[0.8%5.7%2010年20.5%10.8%15.4%35.3%15.2%2. 8%10.該縣2000年與2010年相比,在土地資源利用方面的變化特點有①植樹造林、種草、谕烁湖、弁恋乩靡苑N植業為主、芡恋乩靡粤止麡I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1.該地生態建設任務繁重,封山育林是有效措施,但為此必須首要解決的問題是A.禁止亂砍濫伐問題 B.農民的生活能源問題 C.農民溫飽問題 D.水土流失問題2015年5月,邗江中學某社團到社區進行了以“綠色?低碳?環!睘橹黝}的宣傳活動,號召大家“隨手關燈”“節約用水”“對一次性餐具說不”“多吃素食,保護動物”等。據此完成12~13題。12.上述做法體現的人地關系思想是A.地理環境決定論B.人地伙伴論C.人類中心論D.人地矛盾論13.下列不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家庭盡量使用太陽能熱水器 B.多用電子郵件,少用傳真、打印機C.用小汽車作為代步工具 D.短時間不動電腦時,啟用電腦睡眠模式2015年5月李克強總理抵達柏林,開始對德國進行正式訪問,并簽署了節能環保、投資、14.關于德國和中國地理條件的差異,敘述正確的是A.德國是內陸國家,中國是沿海國家 B.德國氣候溫和濕潤,中國氣候季風性較強 C.德國工業結構單一,中國工業部門齊全 D.德國交通方式以高鐵為主,中國以水運為主15.兩國在環保方面簽署合作協議的原因可能有①中國環保意識在增強 ②中國能源以煤炭為主 ③德國環保技術先進 ④德國沒有環境問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讀圖6,回答16~17題:16.有關該區域的正確判斷A.圖中實線表示煤炭運輸方向B.被稱為美國“陽光地帶”C.產業擴展過程為由A城等個別中心逐漸向東擴展D.工業布局呈“臨海型”17.該區域轉型階段出現衰落的原因有A.生產結構復雜 B.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C.新興工業不發展 D.傳統工業規模太小圖7為“印度某工業區分布圖”,讀圖完成18~19題。18.據圖中信息判斷該工業區最利于發展A.鋼鐵工業 B.高分子合成工業C.微電子工業 D工業.促進該工業區可持續發展的措施主要有A.關閉傳統產業,集中資本發展新興產業B.利用優越的自然條件,轉向發展農業C.改造傳統產業,扶持新興產業D.治理環境污染黃淮海流域有2億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飲水困難工農業發展受到嚴重制約。我國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計劃于2015年底通水該工程將大大緩解黃淮海地區的用水緊張狀況。圖為南水北調中線示意圖,讀圖回答~題。. 下列有關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A. 增大漢江下游的防洪壓力B. 有利于提高水運的能力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澇災害D. 帶動沿線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 .黃淮海地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①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需水量大②降水較少,徑流量不足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資源的污染浪費嚴重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嚴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22.目前,我國正在內蒙古自治區啟動“煤變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A.區域內石油資源十分短缺 B.區域內煤炭資源十分豐富C.區域內科技力量強大 D.區域內輸油管道密集23.從圖示信息看,內蒙古自治區“煤變油”工程實施的主要制約因素是A.工藝流程復雜 B.環境污染嚴重 C.水資源短缺 D.消費市場狹小圖10為“我國四地某種重要自然資源儲量和需求量關系圖”(①②③④四地相互之間大體等距離分布),讀圖完成24~25題。24.圖中四地間最有可能產生資源跨區域調配現象的是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25.有人把自然資源豐富國家經濟發展水平低于自然資源匱乏國家的現象稱為“資源詛咒”。對于這種現象,下列解釋最合理的是A.自然資源質量差 B.資源開發成本過高C.經濟發展過分依賴資源輸出 D.資源收入主要用于社會福利.圖中洪澇次數最多的地區與其他地區相比,洪澇更嚴重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大 B.支流眾多C.地勢低平D.湖泊萎縮嚴重.下列防御長江洪澇災害的措施中,作用最顯著的是A.疏浚長江干支流河道B.修建水利樞紐工程C.建設長江中上游防護林體系D.加固中下游地區的堤壩28.計劃開發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壩最理想的位置是A.源頭a處 B.即將有支流匯入的b處 C.落差大的c處 D.水流平緩的d處29.該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發生的河段是30.在M河流域植樹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態功能是A.防風固沙 B.調節氣候 C.涵養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環境二、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的正確與錯誤,請在答題卷上相應的位置上,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31.區域內部某些特征具有相對一致性,區域之間差異明顯。32.可持續發展系統中,經濟持續發展是基礎,生態持續發展是核心,社會持續發展是目的。33.水陸交通便利是魯爾區和山西煤炭工業發展的共同條件。34.治理黃河水災,最關鍵在于上游建造水庫。35.我國水資源的空間分布規律是南多北少,東多西少。36.能源的跨區域調配和產業轉移能緩解我國東西部地區之間的能源供需矛盾。37.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世界各國的共同發展戰略。38.南水北調對北方受水區“有百利而無一害”。39.長江全流域水能資源都很豐富。40.不同發展階段區域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是不同的。三、綜合題:3小題,共30分。(1)圖中③自然區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自然區最典型的特征是_______。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依據是 和 。(4分)(2)圖中②自然區面臨的主要生態環境問題是 ,治理的有效措施有哪些?(4分)(3)從長江流域的綜合開發和治理來看,A地區的重要任務是 ,B地區的重要任務是 。(2分)4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2015年全國中東部地區多次陷入嚴重的霧霾天氣,尤其是京津冀地區更為嚴重,大氣中含有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在不考慮政策措施對能源需求和社會效益產生重大影響的情況下,圖14表示我國的能源需求的預測情況,圖15表示我國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產生量的預測情況。 材料二:圖16為黃河金三角區域。(1)據材料一分析我國能源消費帶來的問題(2分)(2)2015年我國東部地區大范圍霧霾形成的人為原因2分)(3)(4)43.能源是支撐國家繁榮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讀材料完成下列題目。(10分) 材料一:繼西氣東輸三線西段開工之后,2015年9月11日,西氣東輸三線東段項目開始動工。圖17是“西氣東輸一線”“西氣東輸二線”“西氣東輸三線”走向示意圖。材料三:廣東省能源消費總量增長率和GDP增長率統計圖(圖19)(1)與一線相比,西氣東輸二線、三線在氣源地方面,最明顯的變化是 。(2分)(2)材料二顯示,廣東省能源自給率特點是① ;② 。(2分)(3)結合材料二、材料三,推斷今后廣東省能源消費總量的發展趨勢:① ;② 。(2分)(4)西氣東輸三線工程對氣源地和廣東各有哪些好處?(4分) 高二地理期中試卷(必修)答案42.(10分)(1)化石燃料使用量增加,資源供應壓力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增加,環境壓力大。(2分)(2)工業生產、機動車尾氣等排放大量的含氮有機顆粒物。(2分)(3)(4)(分)江蘇省邗江中學(集團)2015-2016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5654.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