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2015-2016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中二年級歷史必修試題一:選擇題(本共小題,每小題分,共計分。在每小題列出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中國古代常常通過分割和削弱相權來加強皇權。下列表述準確的是A.西漢通過削弱諸侯王勢力分化相權 B.實行分割丞相的權C.宋代設立三司使來分割丞相的財權 D.清設軍機處消除了皇權與相權矛盾.在雅典民主政治的發展進程中,梭倫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里克利改革被視為三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這三次改革的共同方向是A.逐步提升婦女的政治地位 B.從治“公民”到治“萬民”C.不斷健全雅典民主政治 D.城邦政權向所有的人開放錢乘旦先生認為,英國最符合“統一民族國家——建立專制王權——克服專制王權”這一進入現代化的常規路徑,走得是最順利的。英國在“克服專制王權”這一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一步是( )A.處死國王建立共和國 B.兩黨制的形成C.“光榮革命”的勝利D.《權利法案》的頒布 A.政府改變了官吏的任用標準 B.加強了政府對民間工商業的控制C.經濟立法有利于近代經濟的發展 D.官紳開始投資近代新式企業10.鞍山鋼鐵公司三大工廠、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的建成投產,表明( )A.“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取得成效B.提前完成了過渡時期總路線規定的任務 C.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完成D.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的初步奠定..在16世紀20年代,英國只有約14的人口依靠工資生活,到1688年上升到13,而到1851年則到達45。A.B.勞資對立的趨勢貫穿了工業革命的全過程C.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依賴程度進一步減弱D.工資勞動者數量變化反映了工廠日益普及加州大學教授彭慕蘭(Kenneth Pomeranz)認為:英國及歐洲的工業化即“歐洲奇跡”,幾乎完全是一種“歷史的偶然”,18世紀中葉以前的中國與西歐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區別,只是煤的廣泛使用和西歐與新大陸的關系這兩項“根本性的突破”,才使西歐勝出。由此可見西歐得以勝出的主要原因是 A.新航路開辟 B.資產階級革命 C.工業革命 D.中國社會制度落后.下圖為康德拉捷夫世界經濟增長與衰退的波動周期表,圖中周期⑤凸顯了“美國世紀”的到來,其標志是美元帝國”形B.羅斯福新政C.D.美國獨立.下表是關于捷克等四國對西方國家的貿易額占其對外貿易總額比重的數據表。造成1952年各國數據與1948年數據差距較大的原因是 國家年份捷克匈牙利羅馬利亞保加利亞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B.斯大林體制的C.D...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A.《新青年》在北大創刊 B.街上路人互行脫帽鞠躬禮C.《申報》上刊登宣統帝退位的消息 D.李大釗發表《庶民的勝利》的演說.2015 年諾貝委員會授獎詞稱莫言將現實和幻想、歷史和社會角度結合在一起。以高密東北鄉為背景,描寫了百年中國大陸滄桑變化史,徹底顛覆了官定歷史敘事模式小說對土改、文革、經濟熱等都有極深的揭露和反思。A.現實主義 B.浪漫主義 C.社會主義 D.現代主義.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寫到:“蓋(孝文)帝優于文學,惡本俗之陋,欲以華風變之,故不憚為此舉也。然國勢之衰,實始于此。”此話屬于A.歷史事實 B.一手史料 C.史料解釋 D.歷史評價本共小題,共計分。.(2分)人類有共同的追求,也有共同的價值。易中天中國夢(1)據?(分)()據材料,指出美國夢和當代中國夢的共同點。(2分)據材料和所學知識,指出1840至1949年,國人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過哪些探索和抗爭?(分)()面的重要舉措(分)、(2分)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有活力的都市群之一!按笾槿恰敝笍V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反映澳門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葡萄牙是西歐最早開展殖民活動的國家之一它在新航路開辟中起過重要的作用,請用史實說明。澳門之所以能順利回歸中國,主要是因為哪一政策的指導?這一政策的前提是什么?(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廣州在鴉片戰爭前后對外貿易額的原因。(分)()材料反映廣東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試以發生在廣東的對外開放事件加以說明。(分)(2分)(1)開啟了民主共和制政體(如答到三權分立、《1787年憲法》也可酌情給分);)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經濟的新制度。(如答到國家干預,福利制度也可酌情給分)。(分)()共同點:追求社會進步、國家富強和個人幸福。(2分,其它依托材料,言之成理的可酌情給分)探索和抗爭: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新民主主義革命。(如答到國民大革命、抗日戰爭。任點分)()舉措:經濟:實行改革開放;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入WTO;加快城市化進程。(任點分,其它符合史實的答案同等分)文化:實行義務教育;制定實施863計劃;提出科教興國戰略;高校恢復招生考試制度。(任點分,其它符合史實的答案) (2分) (2)說明:迪亞士率領葡萄牙船隊到達好望角,為開辟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路奠基分達?伽馬率領葡萄牙船隊開辟了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新航路。分政策: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分 前提:堅持一個中國,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分)(3)原因:鴉片戰爭前,廣州是清朝唯一的對外貿易口岸,進出口貿易額大;1842年《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上海、寧波五個通商口岸,導致廣州在清朝對外貿易中的地位下降,進出口量下跌。(分)(4)說明:1980年,國家設立四個經濟特區,其中有三個在廣東,分別是深圳、珠海、汕頭1984年,國家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其中有廣州、湛江;1985年,珠江三角洲成為沿海經濟開放區;1988年,國務院批準在一些開放城市建立經濟技術開發區,其中就有廣州、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廣東省湛江市2015—201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調研考試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369866.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