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高二地理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同步考試題(帶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1 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 第2時 我國自然災害的地域差異 每一練(人教版選修5)

一、
讀下圖,完成1~2題。

1.下列關于①~④所屬災害帶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屬于東北災害帶 B.②屬于海洋災害帶
C.③屬于青藏高原災害帶 D.④屬于西北災害帶
2.圖中①~④所屬災害帶的主要災害對應正確的是(  )
A.①是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
B.②是臺風、風暴潮、赤潮
C.③是洪澇、旱災、病蟲害
D.④是地震、沙塵暴、霜凍、干旱、病蟲害
3.讀下圖,判斷下列關于圖示地區自然災害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因地處沿海,所以臺風活動頻繁
B.因地處環太平洋地帶,所以火多發
C.因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所以暴雨、春旱多發
D.因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一、二級階梯的交界地帶,所以泥石流多發
4.下列有關我國滑坡和泥石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滑坡分布在區,泥石流發生在平原地區
B.滑坡與泥石流成因相同
C.我國的滑坡以大興安嶺—張家口—榆林—蘭州—昌都為界,東部稀少,西部密集
D.我國區面積廣大,滑坡和泥石流成為分布較廣泛的地質災害
讀“中國部分災害分布圖”,回答5~6題。

5.關于圖中災害類型分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災害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東北北部地區
B.災害2分布在青藏高原東部和北部邊緣地區
C.災害3分布在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
D.災害4分布在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
6.關于圖中災害成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災害1的主要原因
B.氣候因素是形成災害3的主要自然因素
C.地形崎嶇是形成災害5的主要原因
D.人類對植被的破壞是災害4加劇的主要原因
下表代表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對四省區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據此回答7~8題。
甲乙丙丁
廣東☆☆☆☆☆☆☆☆
四川☆☆☆☆☆☆☆
新疆☆☆☆☆☆☆☆
西☆☆☆☆☆☆☆☆☆
7.甲和丙代表的環境問題分別是(  )
①寒潮 ②酸雨、鬯亮魇А、芡恋鼗哪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乙類環境問題在廣東省不嚴重的原因是(  )
①森林覆蓋率高、诘匦巍、劢邓渑妗、芫暥任恢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題號12345678
答案
二、綜合題
9.讀“2007年7月我國主要自然災害事件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根據圖中信息,概括描述2007年7月我國自然災害發生的特點。


(2)簡析江南、華南等地出現大范圍持續高溫天氣的原因。


(3)從位置和降水因素,分析淮河流域洪澇災害嚴重的原因。除上述兩個因素外,你認為還可以從哪些方面探究淮河流域洪災頻發的原因?

參考答案
1.D [由圖可知,①、②屬于東部災害帶,③屬于中部災害帶,④屬于西北災害帶。]
2.D [中部災害帶的主要災害有暴雨、洪水、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東南沿海災害帶有臺風、風暴潮、暴雨、洪澇、海水入侵等;西北災害帶主要災害有地震、沙塵暴、霜凍、干旱、病蟲害等。]
3.C [根據海陸輪廓可判斷圖示地區為我國華北地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區,是我國氣象災害多發區。臺風主要影響我國東南沿海;華北地區無火;圖示地區大部分位于地勢第三級階梯,西側小部分位于第二級階梯。]
4.D [滑坡、泥石流大多發生在區。泥石流的形成必須有豐富的降水,而滑坡不需要;我國滑坡的地理分布以大興安嶺—張家口—榆林—蘭州—昌都為界,東南密集,西北稀少;潞湍嗍魇俏覈植紡V泛的地質災害。]
5.A 6.C [圖中不同的災害分布在中國的不同地區,其中1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東北北部,成因以自然因素為主;2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東部、南部,西北西部及東北東部的區;3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區,成因以氣候干旱為主;4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其中人類對植被的破壞加劇了該災害;5主要分布在云貴高原,特殊的地質構造是其主要原因,地形崎嶇是其主要結果。]
7.B [由表中信息可知:丁類問題在廣東省表現最為嚴重,可判定為酸雨;丙類問題在新疆表現最為嚴重,應為土地荒漠化;甲類問題在西表現最為嚴重,應為水土流失,則乙為寒潮。]
8.B [由上題分析可知乙類環境問題為寒潮,廣東省該環境問題不嚴重的原因:一是緯度位置低,熱量條件好;二是南嶺脈阻擋了北方的寒冷氣流入侵。]
9.(1)①災害類型多;②發生頻率高;③分布地區廣;④具有關聯性;⑤生命、財產損失重等。
(2)副熱帶高氣壓(或反氣旋)在江南、華南長時間停留,形成晴熱干燥的高溫天氣(或伏旱)。
(3)淮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過渡地帶,具有北方降水集中、降水變率大和南方暴雨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特點。
①地形特征;②水系特征;③植被狀況;④水狀況;⑤人類活動等。
解析 第(1)題,根據圖中信息可以看出該月發生在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旱、洪澇、暴雨、龍卷風、高溫、熱帶風暴、滑坡和泥石流等,這說明我國的自然災害具有災害類型多、發生頻率高、分布地區廣的特點。同時還可以想到自然災害之間具有一定的關聯性,例如因高溫而產生的干旱,另外還能對人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等。第(2)題,可從形成高溫的天氣系統著手分析其原因。第(3)題,從位置上說,淮河流域地處我國南北方過渡地帶;從降水量上說,北方降水集中、降水的年變率大,而南方地區降水具有持續時間長、強度大的特點。除此之外淮河流域洪災頻發的原因還有很多,如地形特征、水系特征、植被狀況、水狀況、人類活動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3550.html

相關閱讀: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