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3高二地理學業水平測試模擬試卷(含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二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揚州中學高二學業水平測試地理練習(必修)
2013年1月12日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2012年10月25日23時33分,我國第16顆北斗衛星在長征三號丙火箭的托舉下呼嘯升空。這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將與先期發射的15顆北斗衛星組網運行,形成區域服務能力,這標志著我國正式迎來北斗時代。據此完成1~3題。
1.衛星發射時,地球大致處在公轉軌道上的哪個位置

2.“北斗衛星”升空,它沒有進入
A、地月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3.“北斗衛星”升空時,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A.悉尼(東十區)時間為2012年10月25日1:33 B.北極點附近的極晝范圍擴大
C. 太陽直射點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動 D.揚州晝短夜長,并且晝變短
圖2為江蘇三大名石,讀圖完成4~5題。
4.關于“江蘇三大名石”成因的分析,正確的是
A.都是外力作用的產物
B.都是內力作用的產物
C.形態都和流水作用有關
D.雨花石的形成與流水作用有關
5.從地殼物質循環角度來看,下列轉化可能實現的是
A.太湖石一昆石
B.雨花石一礫巖
C.雨花石一昆石
D. 礫巖一昆石
圖3為“某流域地質構造與地貌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關于圖示地區地質、地貌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向斜成嶺,背斜成谷      B.地質基礎很不穩定
C.②地有可能找到石油      D.②處比③處巖石堅硬
7.圖3中甲、乙、丙、丁四處可能形成的地貌與圖4中四幅圖配對正確的是
A.甲—Ⅲ B.乙—Ⅳ C.丙—Ⅰ D.丁—Ⅱ
8. 當揚州白晝時間最短時,下列圖5所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
A.a    B.b    C.c      D.d
圖6為某時刻近地面 氣壓分布狀況圖(單位:百帕),讀圖回答9~10題。
9.此時,虛線甲乙所示的天氣系統
A.冷鋒,向西南移動
B.冷鋒,向東北移動
C.暖鋒,向西南移動
D.暖鋒,向東北移動
10.圖中①、②兩地
A.風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B.風力①大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C.風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大于②
D.風力①小于②,降水概率①小于②
圖7中a、b、c、d四點為甲地反氣旋過境時的風向。讀圖回答第11題。

11.圖中甲地
A.位于南半球 B.位于北半球 C.天氣陰雨 D.晝夜溫差不變
12.依據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圖8中流經甲地沿海洋流的性質和所屬大洋環流的流向應是
A.寒流——順時針方向流動
B.寒流——逆時針方向流動
C.暖流——順時針方向流動
D.暖流—— 逆時針方向流動
日本近海2011年3月11日發生9.0級強烈地震,引發近10米大海嘯,導致日本東北部的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而產生核泄漏。結合所學知識和圖9“世界部分地區示意圖”回答第13題。

13.如果核泄漏產生的放射性“臟水”流入海洋,下列海域受其影響最大的是
A.日本海海域 B.美國西部沿海海域
C.北太平洋赤道附近海域 D.臺灣島東部沿海海域
圖10為“全球氣壓帶和風帶分布及移動示意圖”,圖11為“圖A中甲地某河流量過程曲線圖”, 甲地河流以雨水補給為主。讀圖回答14~15題。

14.甲地大致位于
A.北緯40º~60 º之間的大陸西岸 B.北緯30º~40º之間的大陸東岸
C. 南緯30º ~40º之間的大陸西岸 D.北緯30º~40º之間的大陸西岸
15.甲地河流7月前 后流量減少是由于該地區受
A. 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 B.中緯西風帶控制
C.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 D.東北信風帶控制
讀圖12“不同緯度三地自然景觀圖”,完成16~17題。
16.圖中所示低緯地區自然景觀的變化規律,體現了自然帶
A.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律
B.從沿海向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
C.垂直地域分異規律
D.非地帶性分異現象
17.某森林帶分布的海拔高度由低緯到高緯逐漸降低,其直接影響因素是
A.熱量 B.水分 C.坡度 D.海拔
18.人們經常用“牽一發而動全身”比喻地理環境的
A.差異性 B.區域性 C.整體性 D.穩定性
19.有關聚落與環境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A.河流較少的平原地區,村落的平面形態多呈帶狀
B.河網密度較大的平原地區,村落的平面形態多呈圓形
C.我國南方降水較多,傳統民居多為“人”字頂建筑
D.青藏高原濕度大,傳統民居為架空的竹樓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在卡塔爾首都多哈召開,溫室氣體減排是本次會議的熱點議題之一。完成20~21題。
20.關于目前全球氣候變暖成因的敘述,錯誤的是
A. 全球變暖與大量燃燒礦物燃料有關 B. 二氧化碳的增多與毀林有一定的關系
C. 大氣中的甲烷氣體有一部分是由人類活動排放的
D.溫室氣體的增多主要是近半個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造成的
21.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我國部分地區的自然環境出現了一系列反,F象。下列現象中,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的是
①天山博格達峰雪線下降 ②東海出現南海的魚種
③華北地區樹枝提前抽芽 ④災害性天氣出現頻繁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總數為137053萬人,與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增加7390萬人,年均增長0.57%。圖13為我國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齡結構對比示意圖。讀圖回答22~23題。
22.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口數量增長主要原因是自然環境改善
B.十年期間,人口出生率下降
C.現階段人口數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遷移
D.人口逐步出現負增長
23.近幾年,我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現“用工荒”現象,主要原因是
A.適齡勞動人口比例下降,人數下降
B.人口老齡化現象嚴重
C.東部沿海城市產業升級,對勞動力素質要求提高
D.人口增長率不斷下降
圖14為我國“某城市地租水平與人口密度變化示意圖”,讀圖完成24~25題。
24.2010年,a、b、c、d四處的地租均高于其鄰近地區,最可能是因為當地
A.社會知名度更高
B.環境的質量更好
C.距行政中心更近
D.交通通達度更高
25.2010年,e處最可能是
A.文化區
B.商業區
C.住宅
D.工業區
讀某大城市功能區分布簡圖( 圖15),回答26~27題。
26.圖中a功能區最可能是
A.冶金工業區
B.中心商務區
C.高級住宅區
D .風景區
27. 若該城市 是在合理規劃的基礎上形成的,則以下敘述最可信的是
A.該地盛行偏東風
B.該地河流自東向西流
C.住宅區中,b為高級住宅區
D.地價最高的是c功能區
東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帶的核心城市,遠郊出現許多衛星城。圖16為“東京都市圈空間結構示意圖”,讀圖完成28~29題。
28.東京市城市化過程目前已處于
A.中期階段B.加速發展階段
C.高級階段D.衰落階段
29.東京市的空間擴張模式給城市規劃帶來的有益啟示是
A.解決大城市交通擁堵的最好辦法是規劃放射狀交通干道
B.中心區不保留綠化帶,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礎設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實行城鄉統一規劃
D.鄉村一城市轉型的根本動力是大都市郊區的衛星城建設
30.關于地域文化對城市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有
A.歐洲城市發展歷史悠久,經濟發展較快,市中心區多現代化高樓大廈
B.上海城市建設遵循“天人合一”思想,與 自然環境相融合,形成了“山水城市”
C.華盛頓將國會大廈居于高處,體現了資產階級所標榜的民主與法制精神
D.在城市發展歷史較短的美國、法國,大城 市的市中心摩天大樓高聳入云
二、判斷題(將答案涂在答題卡上,正確的涂A,錯誤的涂B)(共10分)
31.缺水分為資源型缺水和污 染型缺水。
32.水循環在伴隨著物質遷移的同時對地表形態的塑造有明顯作用。
33.高處不勝寒的主要原因是高海拔處大氣稀薄,吸收的太陽輻射少。
34.自然資源分布具有不平衡性,但分布具有規律性,如沉積巖中常分布有色金屬礦。
35.根據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特征,人類所進行的區域開發必須因地制宜合理開發。
36.科技進步使地形對交通運輸線路布局的限制不斷降低。
37.一個地區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要大于其環境人口容量。
38.人口死亡率開始不斷下降的人口增長階段是高 增長階段。
39.一般來說,城市等級越高,所提供的服務種類越多,服務范圍越大。
40.在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三者中,亞洲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最高。

三、綜合題。(共30分)
41.讀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示意圖(圖17)及某日光照圖(圖18),完成下題(8分)。

(1)、圖17中,北半球晝小于夜的時段是從 到 ;北回歸線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逐日增大的時段是從 到 。
(2)、北京時間為12月22日8時,在圖18中畫出這一天光照圖(后面四問以此圖為準)。
(4)A、C、D三處自轉線速度最慢的是 處,一年中有兩次陽光直射的是 ;此時太陽高度等于00的是 。
(5)某物體由A移至D點,其方向偏轉情況為 。
42.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構成了一個有機整體。讀圖19(見第6頁),回答下列問題。(8分)
(1)“氣壓帶與風帶模式圖”、“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與“自然帶分布模式圖”之間的對應關系體現了地理環境的_________性。
(2)在“氣壓帶與風帶模式圖”中甲地風向是 。
(3)從“氣候類型分布模式圖”上可以看出,C地是_____________氣候,成因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地冬季的氣候特點是 。
(4)在“自然帶分布模式圖”中,自然帶類型相同的是: (填序號)。
(5)①②③④⑤自然帶的更替是以 為基礎的,⑤⑥⑦自然帶更替更符合
分異規律。

43.閱讀下列,回答問題。(8分)
一:2008年1月27日中央氣象臺預報: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湖南中北部、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安徽大部、江蘇中南部以及浙江西北部等地有大雪,其中,湖南北部、湖北中東部、河南東南部、安徽大部、江蘇中南部等地 的部分地區有暴雪。
材料二:圖20“我國干旱災害分布圖”和圖21“洪水災害分布圖”。(見第7頁)
材料三:圖中①周圍地區工業發達,人口稠密,城市集中。近年多次遭受酸雨危害。
(1)根據材料一,造成這次暴雪的自然災害是__________,形 成原因是受__________(天氣系統)影響。應對該災害的措施為 。
(2)材料二中顯示我國洪水和旱災主要分布在 。
(3)材料二中①、②、③三地中易出現春旱的是 地,易出現伏旱的是 地,該地出現伏旱時,控制該地區的天氣系統是 。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①地區出現的酸雨危害主要是因為該地區 、 。

44.圖22和圖23是“某城市規劃簡圖”及近年該城市統計的“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該市常年盛行東北風,讀圖回答下列問題。(5分)
圖22 圖23
(1)圖中所示城市的空間形態屬 模式。
(2)圖中A、B兩處適宜建高級住宅區的是 ,其理由是

(3)根據該城市近期統計的人口年齡構成金字塔圖,該城市經濟發展的在人口方面的優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30年后該城市經濟發展可能面臨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_______ 。

41、(8分)。
(1)、ac(1分);bd(1分)。 (2)、光照圖繪制(1分);
(4)、A(1分),C(1分),A(1分)。 (5)、先向右(西),過了赤道后向左(東)(1分)

42、(1) ③ (2)高壓;冬季陸地溫度低,氣流冷卻收縮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副極地低氣壓帶
(3)氣旋;D(4)西北風;東北風;寒冷干燥


(1)住宅區(1分) 商業區(1分)
(2)乙 (1分) 位于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河流下游;接近鐵礦資源;接近公路、鐵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任答3點得3分)
(3)青壯年人口多、勞動力豐富(1分) 人口老齡化(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48635.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