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學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并不斷完善理論、方法和手段。以下是地理網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第一學期寒假作業試題,希望可以解決您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加油,地理網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以下各題有且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選項填在第Ⅱ卷答題卡上相應的題號下,多選、錯選、漏選均不得分。
10月17日06時,中央氣象臺發布臺風預報:今年第24號臺風巨爵的中心,已到達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大約435千米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北緯15.9度、東經124.8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約15級(48米/秒),預計將于18日白天在呂宋島東部沿海登陸。據此回答1~3題。
1.確定臺風中心位置要用到的關鍵技術是
A.RS B.GPS C.GIS D.數字地球
2.臺風路徑的預測用到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 B.GPS C.GIS D.數字地球
3.臺風過境后受災面積的統計用到的核心技術是
A.RS B.GPS C.GIS D. 數字地球
讀下圖,完成4~7題。
4.該圖能表達出的區域特征是
A.區域具有一定的面積和形狀 B.區域內部的特征相對一致
C.區域可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 D.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
5.濕潤半濕潤地區多是農業區,半干旱地區多是草原放牧區,這反映出地理環境影響著區域的
A.發展水平 B.生活特點 C.發展方向 D.發展條件
6.圖示區域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
A.區域是人們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空間單元
B.人們劃分區域的目的不同,采用的劃分方法也 不同
C.地理環境差異是區域劃分的基礎,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D.因區域研究的需要,區域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
7.與圖示區域的邊界類型相同的是
①行政區 ②經濟特區 ③熱量帶 ④干濕區
⑤黃土高原 ⑥甘肅省蘭州市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8.荒漠化的本質是
A.土地沙化 B.土地退化 C.土地沼澤化 D.土地鹽漬化
9.以下關于荒漠化防治對策和措施說法正確的是
A.在綠洲外圍的沙漠邊緣進行封沙育草、綠洲內部建立農田防護林網
B.荒漠化的防治應堅持資源開發與提高經濟效益相結合
C.預防和扭轉正在發展中的荒漠化土地,是荒漠化防治的內容之一
D.水源較豐富的地區,可以利用柴草、樹枝等,在流沙地區設置沙障
10.為進一步改善我國西北地區的生態環境,以下可以采取的相應措施中正確的有
①植樹種草,加強防護林建設 ②確定合理載畜量 ③大規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還牧 ⑤打機井,大規模開采地下水 ⑥開展坡地墾荒行動
A.①③⑤ B. ②③⑥ C .①②④ D.④⑤⑥
11.在沙漠化地區,人們解決生活燃料問題最為可取的方式是
A.結合積蓄肥料,大力發展沼氣池,推廣省柴灶
B.結合植樹造林,大力營造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開發利用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
D.結合農田水利建設,開發利用水電站
12.現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亞寒帶和熱帶地區的原因主要是
A.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更適合森林的生長
B.這些地區的自然條件不適合人類居住,開發較晚、開發強度較小
C.這些地區的林木資源質量欠佳,因此需求量較少
D.這些地區所在國的政府對森林的保護措施得力
13.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以及
A .東非高原 B.馬來群島 C.巴西高原 D.安第斯山脈
14.森林固碳效果的主要實現途徑是
A.蒸騰作用 B.物理作用 C.光合作用 D.呼吸作用
下圖是低、中、高三個不同緯度的生態系統物質流動示意圖。圖中圓圈的大小表示所儲存養分的多少,箭頭的粗細表示物質養分流量的大小。據此完成15~16題。
15.在生態系統中,影響土壤、生物、枯枝落葉儲存養分量的核心因素是
A.氣候條件 B.土壤條件 C.生物條件 D.地質條件
16.圖示三個自然帶緯度由低到高排列的順序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17.有人說熱 帶雨林是長著森林的綠色沙漠,這是因為
A.雨林生長所需的養分幾乎全部儲存在地上的植株體內
B.雨林生物循環旺盛,群落生產力較低
C.雨林生態系統極其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
D.雨林地區長期高溫多雨,土壤中的養分被雨水淋洗殆盡
18.近年來,建設人工防護林提倡多樹種搭配的根本目的是
A.追求森林產品多樣化 B.美化林區環境
C.降低植樹成本 D.增強林區生態系統的協調性
19.下列有關田納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位于美國的東南部 B.上游地區地形以平原為主
C.氣候類型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較少
D.降水季節變化大,7月至9月降水較多
20.長江和田納西 河的共同點為
A.水汽均主要來自太平洋 B.最終都注入了太平洋
C.流域內都有豐富的水能資源 D.水能資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讀我國2000年和2007年能源消費結構圖,完成21~22題。
21.圖示①、②兩類能源最可能是
A.天然氣、煤炭 B.煤炭、石油 C.石油、水電 D.水電、太陽能
22.黃土高原很多地區都能夠建設露天煤礦的原因是
A.煤炭資源埋藏較淺 B.當地煤層薄且分布集中
C.有先進的采煤技術 D.黃土土質疏松,容易挖掘
23.在晉煤外運過程中,下列哪些鐵路線發揮了重要作用
①大秦線 ②神黃線 ③焦日線 ④滬杭線 ⑤蘭新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4.圍繞能源的開發,山西省構建的產業鏈有
①煤電鋁 ②煤焦化 ③煤氣液
④煤鐵鋼 ⑤煤電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⑤
25.山西省煤炭綜合利用的明顯成效是
①改善了環境質量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價值 ③使產業結構多元化 ④減輕了交通運輸負擔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二、綜合題(共50分)
26.讀黃河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略圖,回答以下各題。(14分)
(1) 比較兩三角洲自然條件的主要差異。(6分)
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
氣候類型
河網密度
礦產資源
(2)比較兩三角洲的農業生產:(6分)
黃河三角洲長江三角洲
耕地類型
主要糧食作物
機械化水平
(3)進入近現代社會,長江中下游平原作為全國糧倉的地位嚴重下降,試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27.下圖表示某科學考察隊從東北平原一路向西,經大興安嶺、內蒙古高原,最后到達塔里木盆地。據此回答問題。(12分)
(1)沿途自然條件的依次變化 正確的是( )(2分)
A.氣候: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溫帶荒漠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B.植被: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C.土壤:沼澤土黑土荒漠土
D.農業:種植小麥放牧牛羊采伐森林
(2)由東向西,年降水量的總體變化規律是 ,形成這一規律的主要因素是 。(2分)
(3)圖示地形區中,最適宜發展棉花生產的是 ,其有利于棉花生產的主要自然條件有哪些?(4分)
(4)荒漠化已成為全球最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之一,我國是全球荒漠化危害嚴重的國家之一。其中內蒙古地區荒漠化嚴重的人為原因主要是
;x疆、甘肅、 寧夏等省區荒漠化嚴重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4分)
28.讀水分含量對玉米葉子反射率的影響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據圖分析,玉米葉子水分含量與反射率的關系是
。要監測玉米缺水狀況,應采用的現代地理信
息技術是( )。 (4分)
A.全球定位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
C.遙感 D.決策支持系統
(2)監測玉米含水量變化,主要是通過監測玉米的( )來判斷其生長狀況。(2分)
A.電磁波特征 B.種植密度 C.植株高矮 D.葉片特征
(3)依據上圖所示原理,舉例說明該技術手段在現代農業發展方面還有哪些應用。(4分)
29.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田納西河流域年內各月平均氣溫和降水量圖。
材料二:田納西河流域綜合治理系統規劃示意圖。
(1)田納西河發源于 山脈的西坡,它是美國 河的二級支流。(4分)
(2)田納西河的補給主要源于 ,流量的季節分配很不穩定,主要表現為 。(4分)
(3)田納西河流域綜合開發和治理的核心是 ,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效益?(6分)
高二地理第一學期寒假作業試題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2345678910111213
BCABCCDBACABB
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CADCDACB AACB
二、綜合題(共50分)
26. (14分)
(1)溫帶季風氣候 亞熱帶季風氣候 大 小 豐富 缺乏(6分)
(2)旱地 水田 小麥 水稻 高 低(6分)
(3) 河網密布,耕地分散,生產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1分)人均耕地少,糧食商品率較低。(1分)
27.(12分)
(1)C (2分)
(2)逐漸減少 (1分) 海陸位置和地形(1分)
(3)塔里木盆地(1分) 光熱充足,降水稀少,有灌溉水源,沙質土壤。(答對三項得3分)
(4)過度放牧,過度樵采(2分) 氣候干旱,蒸發旺盛,植被稀少,大風天數多(2分)
28. (10分)
(1)水分含量越低,反 射率越高 (2分) C (2分)
(2)A (2分)
(3)農業資源普查、作物長勢調查、病蟲害監測等。(答對兩項得4分)
29. (14分)
(1)阿巴拉契亞 密西西比
(2)大氣降水(2分) 冬春季節流量大、夏秋季節流量小(2分)
(3)梯級開發(2分)
減輕了洪澇災害;獲得了充足電力;提高了水質;改善了航運條件;促進了旅游業發展,恢復了生態環境等。(答對四項得4分)
最后,希望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第一學期寒假作業試題對您有所幫助,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836699.html
相關閱讀: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