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街私立中學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月半考高二年級歷史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考試范圍:選修三(第一、二單元、第三單元的1、2、3課)第Ⅰ卷(選擇題 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下列各項按一定的邏輯關系排列起來,正確的是①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的不平衡規律 ②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③帝國主義國家間力量對比的變化 ④帝國主義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⑤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A.①→②→③→④→⑤ B.②→④→①→③→⑤ C.④→①→②→⑤→③ D.①→③→②→④→⑤法國1:28德國1:32英國1:57俄國1:1072、右表為一戰期間各主要參戰國傷亡人數占其總人口的比例。對此表解讀正確的一項是A.戰爭給主要參戰國帶來巨大的人口傷亡 B.法國在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 C.戰爭凸顯了核武器的巨大殺傷性 D.俄國率先退出了一戰3、瑞士著名的國際法學者瓦特爾在1758年發表的《國際法》中說:“均勢的核心意義是妥協安排國際事務,沒有一個國家能居于至高無上的主宰、支配他國的地位!1907年,英國外交部在克勞備忘錄中談到:“英國的政策是維持均勢,把自己的力量加在這一邊或那一邊,但是總是加在一邊以抵制某一時期內最強大的國家或集團的政治霸權。這幾乎成為一個歷史上的真理!毕铝胁粚儆谟熬鶆荨闭叩氖 A.參加反法同盟, B.巴黎和會上反對法國過分削弱德國C.英法俄組成協約國 D.與法國聯合抵制美國稱霸世界4、英國殖民大臣認為:“如果把我們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聯合起來反對美國的基礎上,那么很難想象還有比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睂@一觀點理解正確的是A. 主張維持英日同盟 B. 主張同美國結盟C. 對英日同盟持反對態度 D. 主張英、美、日三國結盟5、“坦克所發揮的威力,連我自己也沒料到。我駕著坦克孤零零地沖向一座村莊,只見德軍四散而逃。我圍著村莊轉了一圈,就像戰神在地上畫了一道禁圈一樣,德國人全都嚇懵了,全都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對上述戰役說法正確的是A.駕駛坦克的是法國人 B.這次戰役是一戰中規模最大的戰役C.這次戰役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 D.德國在這次戰役中以失敗告終6、下圖是關于一戰的漫畫,對此漫畫的說法正確的是A.一戰前,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劍拔弩張 B.一戰爆發后,兩大軍事集團對峙激烈C.同盟國人相對太少,已經輸掉了戰爭 D.美國的加入,改變了兩大軍事集團力量對比7、2008年1月20日法國最后一名“一戰”老兵辭世,引來了全球媒體關注。與此相比,2008年1月25日,德國最后一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老兵卻走得很安靜,德國《世界報》在訃告中這樣寫道,輸掉戰爭者在“自我憐憫與自我否定中隱藏,樂意被忘記”。關于“一戰中以德國為核心的同盟國集體失敗的原因”表述正確的是 ①經濟實力處于明顯劣勢; ②作為非正義一方,失道寡助;③戰略上出現重大失誤; ④內部矛盾不斷尖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8、一本史學著作說:“第一次世界大戰還標志著曾在19世紀十分完全、十分反常地支配全球的歐洲的結束”,對此理解正確的有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一系列新技術發展的催化劑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歐洲帶來了深刻的經濟和政治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促進了殖民地班殖民地國家和民族的覺醒④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9、在1919年巴黎和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2、在巴黎和會上,英、美支持日本取得原來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而華盛頓會議上,他們又表示支持中國收回山東的主權。美、英轉變態度的原因是A.力圖遏制日本勢力擴張 B.中國人民反日斗爭的高漲C.企圖把中國變成其殖民地 D.英日同盟已經宣告失敗13、1917年有一則啟事說:“每個自由之子,快來吧!把話傳過去,我們就要來了。拿起你的槍,亮給德國佬看,揚起旗幟吧,我們從來不畏艱難。我們不會回頭,直到戰爭終了!边@個啟事的背景是A.俄國發生大革命,共產黨號召群眾革命B.奧地利政局改變,號召人民抵抗德國C.英國決心參戰,開始與德、奧等國作戰D.美國宣布參戰,要招募人民從軍入伍—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在美國的發生B.1929—1933年經濟危機對美國的沉重打擊C.1929—1933年經濟危機對歐洲的影響D.法西斯統治在德國確立的原因 (貨幣“馬克”成為孩子們的玩具)21、1933年德國國會通過的《授權法》規定:“法律由政府規定,只要不影響國會和參政院的地位,可以與憲法相違背,內閣總理發布的法律于次日生效。”這項法案A.為納粹黨上臺執政鋪平道路B.使希特勒獲得獨裁統治的權力C.是針對《凡爾賽和約》有關內容規定的D.是對德國君主立憲制的進一步完善②反映了國聯的本質特點③表明英、法綏靖意圖 ④反映了國際形勢不利于埃塞俄比亞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23、1936年《反共產國際協定》簽訂后,希特勒說,“利用布爾什維主義的幽靈來遏制凡爾賽諸國,……這是我們度過危機、擺脫凡爾賽和約和重新武裝的惟一方法.”下列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實質是德國準備發動戰爭,奪取世界領導權B.德國以此為幌子建立三國軸心同盟C.為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和約》作了準備D.德國企圖迷惑“凡爾賽諸國”24、圖2所示戰爭由于法西斯國家和反法西斯國家的廣泛參與,被稱為“小二戰”。在這場戰爭中 ①英法等國的綏靖政策發展到了頂峰②德、意派出大量軍隊直接參戰③蘇聯派出“國際縱隊”同西班牙人民并肩作戰 ④美國商人向叛軍供應了大量燃油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5、下列兩張歷史照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題,表述最恰當的是慕尼黑會議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簽訂A.助紂為虐 B.伸張正義 C. 強權政治 D.鑄劍為犁第Ⅱ卷(非選擇題50分)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有4小題,26題17分,27題12分,28題12分,29題9分, 共50分)26、(17分)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戰爭中的數據能從一個側面反映戰爭的進程和交叉雙方的力量對比情況。閱讀下表:材料一:表一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和中立國損失和建造的船只(單位:噸)時期損失的船只建造的船只1915年1,744,6571,202,0001916年2,799,7721,688,0001917年6,623,6232,937,7861918年第一季度1,146,920870,3711918年第二季度963,3701,243,2741918年第二季度892,5461,384,110材料二:表二 第一次世界大戰交戰國軍需品的日生產量(單位:百萬噸)1914年8月1日1914年9月15日1917年某日協約國同盟國協約國同盟國協約國同盟國生鐵222216255015鋼192116255816煤394331346355851340請回答:(1)指出一戰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名稱及交戰雙方。(3分)(2)英、美著名的海軍專家一致認為,德國只要稍多幾艘潛艇便能贏得這場戰爭。表一中哪個時期的數據最能說明這一點?這與德國的什么戰略戰術有關?后來導致這一戰略戰術失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分)(3)從軍需品的日生產量來看,一戰初期的形勢有利于同盟國和協約國中的哪一方?為什么?(3分)(4)表二中1917年的數據與1914年相比,發生了什么變化?你能從這一變化中分析出一戰進程中的哪些史實?(6分)27.(12分)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面是巴黎和會上四個國家的代表說的話: ①我有的是錢,你們都聽我的。②借給我錢可以,想當老大你還嫩了點兒! ③應該把那條腿也打斷,叫他永遠也爬不起來、艿壤献觽昧嗽俑銈兯阗~! ⑤老兄,你占的便宜夠大了,悠著點兒吧。(1) 材料一中的前四句話依次是哪四個國家的代表說的? (2分)第五句話很可能發生在哪幾個國家的代表進行交談的過程中?(1分)反映了巴黎和會上存在著哪些矛盾 ?(2分)材料二: 右圖這幅漫畫刊登在 1921 年某國一家雜志上,一只五頭怪獸將踩在腳下的獵物的內臟吞食殆盡。 (2) 依據所學知識判斷,材料二的漫畫中五頭怪獸和獵物分別指的是什么?(2分)這幅漫畫表達了某國人怎樣的情緒?(1分)材料三:華盛頓會議為太平洋兩岸兩個大國的下一場戰爭埋下了第一批火種。 一一列寧(3) 列寧指的兩個大國分別是哪兩個國家?(2分)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列寧做出這一判斷的依據。(2分)28、(12分)閱讀下列材料 :? 使德國陷入受奴役地位達一代之久、降低數百萬生靈之生活水平以及剝奪其整個國家、整個民族之幸福,是一項令人深惡痛絕的政策——即使這種政策事實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夠養肥我們自己如果法國和意大利準備利用他們暫時的戰勝國權利去毀掉已經戰敗投降的德國和奧匈帝國并以此來結束這場歐洲內戰的話,它們自身同樣會走向毀滅,因為戰勝國和戰敗國被背后的精神和經濟紐帶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過把賠款支付額定在德國的支付能力之內,我們可以恢復德國的希望和進取心,可以由約條款不可完成而導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壓力據[英]凱恩斯《和約的經濟后果》(1919年12月)(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在德國賠款問題上凱恩斯的主張與凡爾賽約規定的不同之處。(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凱恩斯提出其主張的主要原因。(分)——據鹿錫俊《國民政府對歐戰及結盟問題的應對》
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蓬街私立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半考歷史試卷(無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36026.html
相關閱讀:浙江省溫州2012年高二歷史下冊階段性測試題(帶答案)
上學期高二寒假歷史試題精編
湖南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
高二歷史物理學的重大進展測試卷(有答案)
2018學年高二上學期歷史寒假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