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一中—學年上學期第三次月考高二年級地理試題第I卷(選擇題共60分)一、單項選擇題(共題,每小題只有一個答案,每小題分,共60分)下圖是甘肅省以某種自然指標劃分出來的四大區域。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1.這四大區域的劃分指標是( )。A.積溫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C.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 D.年太陽輻射量的多少2.有關這四大區域的敘述,錯誤的是( )。A.區域界線是明確的B.區域內部具有相似性和連續性C.區域之間差異性突出D.四大區域是相互聯系的下圖是位于我國西氣東輸工程東西端的A、B兩個省級行政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圖(部分)。據此回答3~4題。生產要素和產品的輸出方向3.與省區B比較,省區A發展棉紡織產業的區位優勢條件是( )。①靠近棉花產地、趽碛辛畠r勞動力、劢咏M市場、芙煌ㄟ\輸便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建設西氣東輸工程有利于A省區( )。①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②能源消費結構由以煤為主轉變為以天然氣為主,改善城市大氣環境、鄹淖兡茉炊倘爆F狀,減少因外調煤炭而帶來的鐵路運輸壓力 ④實現農村能源結構氣化的目標,緩解因樵采天然植被而帶來的環境壓力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讀某城市近30年來產業結構變化示意圖,完成5~7題。5.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圖中a、b、c三點所代表的時間,排序正確的是( )A.cba B.cab C.abc D.bac6.a時期該城市的主要工業部門最有可能是( )A.食品工業 B.化學工業 C.制造業 D.電子工業7.關于各階段區域發展的特點,敘述正確的是( )A.a時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b時期環境質量最佳C.c時期城市的產業結構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體 D.b~c時期可能出現企業外遷現象下圖中的圖甲和圖乙為我國的兩個區域,讀圖回答8~9題。8.結合兩圖的資源特點,目前兩個區域開發的能源資源主要是。 )A.圖甲主要開發塔里木河的水資源,圖乙主要開發長江的水能資源B.圖甲主要開發石油、天然氣,圖乙主要開發長江的水能資源C.圖甲主要開發石油、天然氣,圖乙主要開發核能D.圖甲主要開發煤炭資源,圖乙主要開發核能9.有關兩地的說法錯誤的是 A.由圖乙到圖甲植被的變化主要體現的是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規律B.圖甲的荒漠化非常嚴重,主要防治措施是退耕還林還草,大量植樹造林C.圖乙有我國第三大島崇明島,該島在未來可能與長江口北岸相連D.甲區域由于降水少而干旱,而乙區域則因為用水量大和水污染而存在水資源短缺現象下圖為“人類活動破壞前后,三江平原濕地氣溫年變化及其區域內某河流流量年變化示意圖”。完成1~題。10.圖中反映人類活動對濕地破壞后的曲線是(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下列關于三江平原濕地生態系統遭受破壞的主要原因,正確的是( )。A.土壤侵蝕,導致入河泥沙量大增B.環境污染,富營養化速度加劇C.大量引水灌溉及河流的截流改向D.開墾濕地,擴大耕地面積12.西線工程建設的最大困難是輸水干渠需要穿越( )A.祁連山脈 B.阿爾金山脈 C.巴顏喀拉山脈 D.橫斷山脈13.圖示地區主要的農業類型為( )A.綠洲農業 B.粗放畜牧業 C.水稻種植業 D.基塘農業從19世紀后期至今,世界汽車產業中心經歷了從歐洲到北美再到亞洲的變化過程。讀圖,回答~題。能反映世界汽車產業中心轉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C.③→④→② D.④→①→③15.世界汽車產業中心不斷向中國轉移,主要是因為中國( )A消費市場擴大 B.原料供應充足C勞動力廉價 D.技術水平較高.汽車產業中心的轉移會使中國( )A環境污染加劇 B.就業壓力增大C.人口向內地集中 D.產業升級加快讀我國南方某地區不同坡度地形比例圖(圖1)和能源消費結構圖(圖2),回答~題。從材料中推斷,本地區主要的環境問題是A.大氣污染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解決本地區上述環境問題的主要途徑是①開發小水電 ②封山育林禁止采伐、塾玫V物燃料替代薪柴、秸桿等生物能 ④進行爐灶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下圖是我國西部某地區略圖,圖中左上方所示為當地鐵路沿線的草方格沙障。讀圖回答19~19.P地與Q地相比,P地( )①年大風日數少 ②年降水量多 ③年降雪日數少 ④沙塵暴日數多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0.在鐵路沿線設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態功能是( )①截留水分 ②改變氣候類型 ③削弱風力 ④改變植被類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流域的開發以河流的利用與治理為核心,結合流域的具體特征,對資源進行綜合開發和利用。讀圖,完成21--23問題。21.田納西河是密西西比河的A.干流 B.一級支流 C.二級支流 D.三級支流22.田納西河流域最適合布局的工業類型是A.市場導向型工業 B.技術導向型工業C.勞動力導向型 D.動力導向型工業23.綜合開發后,有關田納西河航運的說法,錯誤的是A.水壩修建后,河流徑流量變得穩定B.修建了大量的大壩船閘,使通航里程增加C.航道加寬加深,通航能力增強D.水運通航成本已經和陸路成本相差不多下圖為兩條大河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題! 〖缀恿饔蚴疽鈭D 乙河流域示意圖.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積均較狹小,主要影響因素是( )。A.甲河下游受氣候影響,乙河上游受地形約束B.甲河下游受地形約束,乙河上游受氣候影響C.均受地形約束D.均受氣候影響.關于兩河流域地理環境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甲河上游地區終年少雨,荒漠廣布B.乙河上游地區終年多雨,降水季節分配均勻,森林茂密C.甲河下游地區草場廣闊,乙河下游地區水田連片D.目前乙河的河口三角洲擴展速度快于甲河的河口三角洲.關于兩河流域綜合開發利用方向的敘述,最合理的是( )。A.甲河上游重點利用水能發電、發展航運、發展種植業等B.乙河上游重點建設自然保護區、梯級開發、發展旅游等C.甲河下游重點利用水能發電、保護植被生態、發展畜牧業D.乙河下游重點開發水能資源、保護水質、發展灌溉農業讀下圖,回答~題。.下列關于遼中南工業區鋼鐵工業,機械制造工業的優勢區位因素,說法錯誤的是( )。A.豐富的煤鐵資源 B.便利的水陸交通C.資源型缺水嚴重 D.良好的農業基礎.借鑒魯爾區綜合整治的經驗,遼中南工業區發展經濟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A.調整工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B.治理環境污染,改善投資環境C.大力發展教育和科技,為企業培養人才D.以重工業為主,發展高耗能產業讀下面兩圖,完成~題。.圖乙中①處的農業發展可以借鑒圖甲中何處的農業發展經驗( )。A.a B.b C.c D.d.圖甲中b處的糧食生產與圖乙中的哪處相似( )。A.① B.② C.③ D.④.圖甲中b處和圖乙中②處兩地的農業區都面臨土壤肥力下降的問題,為防止土壤肥力下降,最適宜的解決措施是 ( )。A.植樹造林 B.休耕與輪作C.基因工程 D.免耕下圖示意三種主要能源在世界主要國家的重要度。讀圖題。32.①②③分別代表的能源是()A.石油、煤炭、核能 B.煤炭、石油、核能C.核能、石油、煤炭 D.石油、核能、煤炭能源在法國、日本等國家的重要度較高,是因為這些國家()A.該能源分布廣且易開采B.常規礦物能源貧乏C.多海港,進口該能源便利D.經濟實力強且科技發達34.根據圖中的關系,A、B、C分別代表( )A.破壞森林、毀林開荒、過度放牧 B.破壞森林、提高產量、調運畜產品C.使用煤炭、廣種薄收、過度放牧 D.破壞森林、糧食減產、牧業下降35.在資源開發利用時,要有計劃,適度開發,循環利用。這是考慮到自然資源的( )A.有限性 B.整體性 C.地域性 D.無限性根據枸杞產量與氣候條件的關系,把寧夏劃為枸杞種植的適宜區、較適宜區和不適宜區。讀圖完成36--37題。36.寧夏枸杞種植的適宜區主要分布于( )A.溫帶季風氣候區 B.非季風區 C.溫帶草原帶 D.內流區域37.估測寧夏枸杞產量的快捷、高效的地理信息技術手段是( )A. GIS技術 B. RS技術C. GPS技術 D. “北斗”衛星導航技術 科學家觀測研究表明,近30年來我國沿海海平面總體上升了9厘米,但沿海各省、市、自治區海平面的上升幅度并不相同。讀下圖,完成3~題。3.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信息的獲取,主要采用了( )。A.遙感(RS) B.全球定位系統(GPS)C.地理信息系統(GIS) D.數字地球.對我國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的分析,主要采用了( )。A.全球定位系統 B.地理信息系統C.遙感技術 D.多媒體技術.水稻是亞洲主要的糧食作物,病蟲害防治是保障其高產穩產的重要措施。實時監測和預報水稻病蟲害災情所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全球定位系統、數字地球B.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C.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D.遙感技術、全球定位系統解析 遙感具有時效性強的優點,即獲得資料的速度快,周期短,采用遙感技術可以實時監測水稻病蟲害;利用地理信息系統可將抽象的數據轉化成清晰簡明的電子圖,從而直觀地顯示病蟲害發生地點及地域分布。II卷(綜合題共40分)41.(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北美部分地區七月等溫線(單位:℃)圖(下圖)。材料二 上圖中N地與歐洲同緯度某地氣候資料。地點氣候資料1月4月7月10月全年N氣溫(℃)-18.35.719.83.82.4降水(mm)19.335.972.029.5504歐洲某地氣溫(℃)-3.3河北省邢臺一中高二上學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er/975345.html
相關閱讀:黑龍江省哈師大附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
北京市東城區(南片)高二12月會考模擬地理試題(WORD版)
2016年高二上學期寒假地理復習題(帶答案)
湖南省長沙市第七中學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學業檢測地理
安徽省師大附中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