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益中學校2013―2014學年度高三年級一月考歷史學科試卷 2013年10月 本試卷分第一卷(選擇題)和第二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第I卷甲骨文又稱契文、龜甲文或龜甲獸骨文。甲骨文為一種很重要的古漢字資料。絕大部分甲骨文發現于殷墟。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耙笕俗鹕,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現在已知,殷商時期,國王在處理大小事務之前,都要用甲骨進行占卜,商朝的地方諸侯有侯、伯、男、甸不同的稱號理國家事務的官員,以為長,另有卜,作冊,亞服等各種名目殷墟”譜學的興盛說明: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響②門閥士族勢力強大③社會等級森嚴、流動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統發達:A.②③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4、中國古代曾經對一個人的祖上和出身非常重視,官府設有譜局,考定父祖官爵、門第。該現象逐步消失A、春秋戰國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5、宋太祖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下列措施中,與想法直接相關的是A 設參知政事為副相B 在地方設轉運使C 設三司管理財政D 派文臣任知州在元朝的,10多個皇帝,和元順帝執政時間外,斗爭激烈民族矛盾顧炎武《亭林文集》郡縣之失,其專在上,提出寓封建之意于郡縣之中顧炎武A.貴族和平民B.平民 C.貴族 D.自由民12、羅馬法之《查士丁尼法典》規定“一切債務,以應給付的物清償,或經債權人同意以他物代為清償……債務是由債務人清償或由第三人(擔保人)代為清償……”材料表明( )A.羅馬法在于維護奴隸主貴族的財產權益 B.羅馬法保護私有財產不受侵犯C.《查士丁尼法典》協調了奴隸與平民間的關系 D. 《查士丁尼法典》加強了奴隸主對平民的剝削13、翻開美國歷史,共有九位總統曾在眾議院被提案彈劾。他們是泰勒、強森、克利夫蘭、胡佛、杜魯門、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頓,民主黨和共和黨領袖都未能幸免。這充分體現了( )A.法律至上 B.三權分立的原則 C.兩黨政治 D.聯邦制14、1880年7月,法國政府規定:“凡1880年7月6日之前,因政治犯罪和因違反新聞法行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戰士,也有君主派人士。這表明,在當時的法國( )A.政府力圖借助工人階級確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獲得對共和派的政治優勢C.政府欲通過緩和社會矛盾鞏固共和制 D.左右兩股力量嚴重危及共和制根據20世紀初,在天津老城南門外(南市一帶)出現了租界與天津地方當局均不實施管理并一度畸形繁榮的地區,俗稱“三不管”。閱讀材料回答15-16題。15、 “租界”的濫觴可能是出現于下列哪個文件( )A.《南京條約》及其附約 B.《天津條約》 C.《北京條約》 D.《馬關條約》16、“三不管”本質上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的( )A.封建落后性 B.治安管理的不合理性 C.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D.建設的散亂隨意性17、下列通商口岸的開放,正確的順序應該是①南京 ②寧波 ③天津 ④杭州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18、《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第二條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1945年4月―6月,中國代表團參加舊金山會議,中國共產黨代表董必武參加了代表團并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①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②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抗戰中的領導地位得到國際公認;③這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對外事務中的體現;④為26屆聯大恢復新中國的合法席位提供了歷史依據。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21、下列事件的先后順序是( )①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發生? ②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 ③歐洲工人階級覺醒、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④共產主義者同盟代表大會召開A.①③④② B.③②④①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22、下圖中甲、乙所指的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兩個頂點,其涉及的事件分別是:A、里昂工人起義、憲章運動 B、三大工人運動的興起、第一國際C、《共產黨宣言》的發表、第一國際 D、《共產黨宣言》的發表、巴黎公社23、關于一戰前俄國社會狀況的表述,正確的是( )A.俄國保留沙皇專制制度,所以實際上仍處于封建制社會B.國民經濟中農業仍占優勢,所以不是工業國、而是農業國C.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尖銳對立是當時社會的主要矛盾D.因為工業落后,所以俄國無產階級還未成熟24、某位美國總統宣稱:“我也希望借此機會向全世界說明,美國在這個新極權主義的挑戰面前所持的立場。我相信,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的轉折點,它現在宣布,不論什么地方,不論直接或間接侵略威脅了和平,都與美國的安全有關。”美國的這一政策的實質是( )A.反法西斯 B.推行她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①“冷戰” ②“杜魯門主義” ③對西歐國家的經濟援助 ④成立北約 ⑤朝鮮戰爭26、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在63名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中,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為30人。對上述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A.該屆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國人大選舉產生B.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制C.從此確立了“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D.標志著新中國根本政治制度的確立27、我國某部憲法將國家性質表述為:“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國家!边@一表述說明當時:A、資產階級已被消滅 B、人民公社體制已經建立 C、三大改造尚未完成 D、經濟基礎十分薄弱28、《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規定:“邊區各少數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區得規劃民族區,組織民族自治政權,在不與省憲抵觸的原則下,得訂立自治法規”由此可知( )A.陜甘寧邊區是新中國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區? w.w.w.gkstk.c.o.mB.共產黨在新中國成立前已經有了民族區域自治的設想C.新中國頒布的第一部具有憲法性質的法律是《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 D.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是根據《陜甘寧邊區憲法原則》實行的29、1987年,臺灣民眾發起返鄉運動,印發《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的傳單30萬份。傳單寫道:“難道我們沒有父母?而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則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一潮流促成了( )A.兩岸隔絕狀態的打破 B.“九二共識”的達成C.“和平統一”口號的提出 D.海峽兩岸“三通”的開展30、渡江戰役期間,毛澤東發表聲明:“外國政府如果愿意考慮同我們建立外交關系,它就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余力量的關系”。新中國初期,與此聲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針是A.一邊倒 B.另起爐灶 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D.求同存異31、20世紀50年代,我國提出的外交方針和原則,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廣泛運用的是①求同存異②和平共處③友好往來④反對霸權主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32、下列各項中最能體現中國在國際社會長期發揮重要作用的是A在亞非會議倡導求同存異方針? B、擔任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C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D、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聿A、美國實行戰略收縮政策B、美蘇爭霸轉向空間領域C、美國結束一些侵略戰爭D、美蘇冷戰局勢日益緩和1971年7月,尼克松總統在堪薩斯城發表演講,指出:當我發表就職演說的時候,我提到一個需要談判的時代,我們在世界上許多地區正在進行談判而不是正在對抗美國政府將這一外交思想付諸實施的行動包括結束1961年開始的越南戰爭 簽訂《北大西洋公約》發表中美上海聯合公報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6、2001年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作、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歐盟與它的主要區別在于A、促進了地區經濟政治一體化 B、都推動了區域內政治、經濟間的交流合作C、加強了區域經濟合作 D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第I卷材料一、據《唐律疏議》卷一“十惡”條一曰謀反(謂謀危社稷);二曰謀大逆(謂謀毀宗廟、山陵及宮閣);三曰謀叛(謂謀背國從偽)……“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 ――張晉落《中國法律的傳統與近代轉型》(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內容,并指出中國封建社會法律的本質特征。(2分)材料二、古代羅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證“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為任何人不能剝奪的一些基本權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種最高權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義和非正義的人的標準。 (2)據材料二歸納羅馬法包含的基本原則。( 3分)(3)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中西方法律的主要差別是什么?(2分)材料三、 新中國成立之初,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反革命條例》,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等一系列法律,初步形成新中國法律體系的雛形。當時黨內高層,認為法律的主要功能是對敵專政、懲罰犯罪分子。比如,1957年7月,中央規定地方司法機關向地方黨委負責。辯護制度、律師制度被批判為“替壞人說話,敵我不分,為階級敵人開脫、掩護”。材料四、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注重法制建設,已制定憲法和天津市天津一中2014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204749.html
相關閱讀:廣東省“十二!2013——2014學年度高三第2次聯考文綜歷史試題(
高三文綜歷史聯考試題(天津市帶答案)
黑龍江省大慶實驗中學2015--2015學年度上學期期中考試高三歷史試
山東師大附中2014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
山東省青島市屆高三期末檢測 歷史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