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第8 八國聯軍侵華與《辛丑條約》 教案

知識結構:

概念詮釋:
1.瓜分中國的狂潮的世界背景
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帝國主義列強在亞洲爭奪殖民地和勢力范圍的斗爭更加激烈,致使亞洲各國的民族危機進一步加深。19世紀晚期,在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過程中,歐洲殖民國家掀起瓜分非洲的高潮,它們幾乎侵占了整個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獨立后,英美等殖民勢力跟蹤而至,加緊向該地區滲透;美國利用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先后打出了“門羅主義”、“泛美主義”等招牌以擴張自己的勢力。為此,還扮演了該地區國際警察的角色。在帝國主義列強對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進行奴役、掠奪和統治的基礎上,世界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列強加強了對中國的瓜分:爭作中國債主,搶奪路礦和設廠權,掀起強占租借地和劃分“勢力范圍“的瓜分狂潮。這使中國面臨著從半殖民地淪為殖民地的嚴重危機。

2.義和團“扶清滅洋”的口號
“扶清滅洋”的口號最早始于1898年10月趙三多、閻書勤等領導東冠縣人民舉行反教會斗爭之時,其所用旗幟即標“扶清滅洋”四字。此后多數義和拳組織皆用為反帝斗爭的口號。這個口號鮮明地反映出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挽救民族危亡的強烈愿望和要求,對于動員和吸引更多的人參加義和團的斗爭有一定作用!胺銮濉钡闹饕x,可從義和團的有關告中得到解釋!读x和團告白》:“保護中原,驅逐洋寇”;《增福財神告白》:“上能保國,下能安民”;《馬蘭村坎字團告示》:“扶清滅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國家而安于社稷,佑民于農夫而護村坊!笨芍胺銮鍦缪蟆钡闹饕x是扶保中國,而不單單是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正如義和團揭帖所說:“先拆電線桿,后拆火車道,殺盡外國人,再與大清鬧!”(《義和團運動史料叢編》第1輯,第133頁)但是“扶清滅洋”又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口號!胺銮濉钡奶岱,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農民群眾對清朝統治者施展陰謀手段的警覺!皽缪蟆钡奶岱,說明義和團運動存在籠統排外思想。“扶清滅洋”的口號,不是農民群眾對當時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作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提出的,也給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帶一定消極作用。

3.八國聯軍在北京的暴行
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后,分區占領北京,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燒殺:瓦德西到北京后住在慈禧太后原先居住的西苑儀鸞殿(后為懷仁堂),其內藏有珍寶極多。不久該殿即遭焚毀,據稱這是偷盜者縱火滅跡!(北京)城破之日,洋兵殺人無算,……但聞槍炮轟擊聲,婦稚呼救聲。街上尸骸枕藉,洋兵驅華人舁而埋之,畚鍤既畢,即將舁尸之人盡行擊斃,亦埋坑中!蠹s禁城之內,百家之中,所全不過十室。今高門大宅,尚有虛無一人而遺尸未斂、蛆出戶外者。雖青屑、揚州十日記,何以過之!”(《緣督廬日記》)
侵略軍攻陷北京后,“曾特許軍隊公開搶劫三日!浜蟾^以私人搶劫。北京居民所受之物質損失甚大,但其詳細數目,亦復不易調查!薄(皇宮)最大部分可以移動之貴重物,皆被搶去。”(瓦德西《拳亂筆記》)第二次鴉片戰爭劫后殘余的《永樂大典》,此次又“失去三百零七冊”。此外,遺失的珍貴圖書“經史子集等,共四萬六十余本”!白栽饕灾e蓄,上自典物,下至國寶奇珍,掃地遂盡!(《庚辛紀事》)

標導航:
1.八國聯軍的侵華戰爭與《辛丑條約》是本的重點。義和團的發展壯大,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列強在華的利益,引起了外國侵略者的極大仇視和恐慌。帝國主義列強一面向清政府施加壓力,令其對義和團運動進行鎮壓,一面直接出兵瘋狂絞殺義和團的反帝愛國運動。八國聯軍侵華給中國人民帶了深重的災難,充分暴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兇惡本質。通過《辛丑條約》,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了又一次駭人聽聞的經濟掠奪,并使清朝的都城置于帝國主義的武裝控制之下。清政府已成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忠實走狗,中國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分析《辛丑條約》對中華民族的危害”是本的難點。學生通過對史實的了解,必然形成初步的認識,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獨特見解或論點,并結合史實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論證,努力使認識提升到理性高度。

2.通過閱讀本圖片和歷史獻資料,包括播放有關的音像資料,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對侵略者的憎恨之情。通過將《南京條約》《馬關條約》和《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進行對比分析,進行知識的橫向聯系,以深化對《辛丑條約》危害性的認識。嘗試發表自己獨特見解或論點,并結合史實進行初步的分析和論證。

3.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是以鎮壓義和團為借口發動的,與義和團運動自然有著密切聯系。但從世界背景及之前的中國遭受列強侵略的狀況分析,不能不說是有更深層次的原因的:(1)第四分冊第19“資本的全球擴張與帝國主義瓜分世界”中,就已經提到,資本主義“壟斷時期后,資本輸出給新一輪的殖民擴張活動注入強大動力,并使其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全球擴張!保2)19世紀末,在中國就已經出現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應該是這股狂潮的頂峰。(3)義和團運動也是由于這股瓜分狂潮激發的。
而對義和團運動的看法,通常是把它認定為民眾自發掀起的一場反帝愛國運動,雖存在迷信和盲目排外之類的缺點,但決非主流。有的論者則把它負面的東西看得很重,對義和團運動持基本否定的態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36924.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