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4屆高考生物必修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與穩定性第一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4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必修③ 第四單元 第二講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信息傳遞與穩定性課時跟蹤檢測
(限時:3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是因為(  )
A.物質循環具有全球性  B.物質循環具有單向性
C.能量流動具有循環性 D.能量流動是逐級遞減的
解析:溫室氣體CO2參與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即具有物質循環的全球性特點,所以為了保護環境,減少溫室氣體CO2的排放,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
答案:A
2.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對于維護生態系統的穩定起著關鍵作用。這是通過(  )
A.種群密度有一定規律性的變化而實現的
B.群落與無機環境之間物質循環而實現的
C.生態系統內部的反饋機制來實現的
D.人工進行的綠化和環境保護來實現的
解析: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群落的豐富度有關,群落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能力越大,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就越強。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是靠生態系統內部各成分間相互作用,反饋調節來實現的。
答案:C
3.(2014•西安質檢)以下實例可以說明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給根瘤菌有機養料,同時能通過根瘤菌獲得含氮養料
B.草原上羊數量劇增會導致草的數量減少,進而抑制了羊的數量增長
C.山區植被遭到破壞或掠奪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發生
D.廢棄多時的耕地上會逐漸生長出雜草,進而逐漸出現小灌木林
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關系。植被破壞導致泥石流發生,沒有體現自我調節能力。耕地上出現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只有B選項體現了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
答案:B
4.右圖是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從D傳到A和F
B.D→A→B→E構成了一條食物鏈
C.圖中包含了7條食物鏈
D.B和F之間的關系為競爭和捕食
解析:由圖示可知,D為生產者,A、B、E為消費者,F為分解者,C為大氣中的CO2,所以碳元素由D傳到A和F是以有機物的形式進行的;食物鏈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圖中只有D→A→B→E一條食物鏈;因為F為分解者,分解者不屬于食物鏈的環節,所以與B之間不存在競爭或捕食關系。
答案:B
5.大氣中CO2過多與碳循環失衡有關。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氣候大會所倡導的低碳生活獲得普遍認同。根據下圖所作出的判斷不正確的是(  )

A.增加自養生物種類和數量有利于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
B.大氣中CO2的增加主要與異養生物②的數量增加有關
C.該生態系統中的所有自養生物與所有異養生物構成了生物群落
D.該圖能表示物質循環過程,不能準確表示能量流動方向
解析:降低大氣中的CO2含量,主要通過生產者的光合作用來完成;大氣中CO2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化學燃料的大量燃燒所引起的,異養生物的數量增加對大氣中CO2的濃度改變不會有很大影響;生物群落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其中生產者屬于自養型,消費者、分解者都為異養型;物質是循環的,能量流動是單向逐級遞減不循環的,故題圖不能準確表示能量流動方向。
答案:B
6.研究某水域生態系統中藻類(假設是唯一生產者)固定太陽能的狀況,可先把藻類從已知水體中過濾出來,測定藻類的生物量,并據此推算出該生態系統中藻類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以下敘述正確的是(  )
A.生態系統在光照強度適宜時,可成倍提高能量流動的傳遞效率
B.藻類細胞中所含色素的種類和比例與水域深度無關
C.藻類固定太陽能的同時不一定都伴隨物質循環發生
D.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取決于藻類所固定的太陽能
解析:光照強度適宜,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多,但不能提高能量流動的傳遞效率。海水深度不同,能透過海水的光的波長不同,分布的藻類不同。藻類固定太陽能是能量流動的開始,同時也把無機物制造為有機物。
答案:D
7.下列關于生態系統的分析,錯誤的是(  )
A.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系統中共有五個種群,其能量調查為:甲(2.50×107kJ•m-2)、乙(13.30×107kJ•m-2)、丙(10.80×107kJ•m-2)、丁(0.28×107kJ•m-2)、戊(250.00×107kJ•m-2),則乙與丙一定是捕食關系
B.增加物種數量能提高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C.當食草動物從天然草場的生態系統轉移離開后,植物之間的競爭強度將加劇
D.人為因素導致生物交流的加強,使地理隔離不再是阻礙生物遷移、不同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因素
解析:種群丙與種群乙能量的比值為10.80/13.30×100%=81%,由能量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傳遞效率為10%~20%可知,丙和乙不能構成兩個相鄰的營養級,不一定是捕食關系;生物種類越多,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越強,恢復力穩定越弱;當食草動物從天然草場的生態系統轉移離開以后,植物的種群密度增大,競爭加;動物可以乘坐人類的交通工具漂洋過海,因此地理隔離不再是阻礙生物遷移、不同種群基因交流的關鍵因素。
答案:A
8.下圖是有關生態系統的概念圖,其中①②③④分別是(  )

A.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種類、食物鏈和食物網、信息傳遞
B.生態系統的種類、生態系統的成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C.生態系統的結構、生態系統的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信息傳遞
D.生態系統的成分、生態系統的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
解析:從已給出的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來看,②顯然是生態系統的成分,再進一步分析可得答案C。
答案:C
9.(2014•鹽城質檢)下圖是某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流向示意圖。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

A.X1過程的完成必須依賴于一種具有雙層膜結構的細胞器
B.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與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相等
C.當該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時,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4%
D.X1、X2、X3、……過程提供的有機物中的碳將全部轉變為Z過程釋放的CO2中的碳
解析:X1過程為光合作用,多數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完成,少數生物如藍藻沒有葉綠體也可完成光合作用;X1過程吸收的CO2總量應大于Y1、Y2、Y3、……及Z過程釋放的CO2總量;能量在食物鏈中的傳遞效率為10%~20%,故X3過程的能量值約為X1過程的能量值的1%~4%;生產者、消費者同化的有機物除了被分解者分解外,還有一部分用于自身生命活動。
答案:C
10.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部分)的組成及物質和能量流向情況(禿鷲以動物尸體為食),該生態系統中(  )

A.M代表光能,N代表熱能,P代表無機鹽、CO2
B.共有4條捕食食物鏈,禿鷲所占有的營養級最多
C.圖中狼與蚊子之間能量傳遞效率一般為10%~20%
D.群落內部的負反饋調節維持著該生態系統的穩定性
解析:因為該圖表示了生態系統物質和能量的流向情況,所以M應表示光能和CO2等無機物,N表示生產者和分解者通過呼吸散失的熱能和CO2,P表示由分解者分解釋放的熱能和CO2。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禿鷲屬于分解者。蚊子屬于寄生生物,狼與蚊子之間能量傳遞效率要小于10%。負反饋調節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
答案:D
11.右圖為生態系統碳循環模式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f表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
B.該圖中有三條食物鏈
C.圖中的a一定是自養生物,b、c、d、e一定是異養生物
D.碳以有機物的形式由a傳到b
解析:因為研究對象為碳循環,所以要考慮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只有生產者才能吸收二氧化碳,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都要產生二氧化碳,所以a為生產者,b為分解者,f為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庫,圖中只有一條食物鏈。
答案:B
12.下列現象不能體現“信息能調節生物種間關系”這個觀點的是(  )
A.狼根據兔子留下的氣味去獵捕兔
B.當日照達到一定長度時植物才能夠開花
C.煙草受到蛾幼蟲攻擊后,能產生一種可揮發的化學物質,可以吸引蛾幼蟲的天敵
D.蝙蝠通過自身發出的聲波,對被捕食者進行“回聲定位”
解析:當日照達到一定長度時植物才能夠開花,體現的是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的傳遞,而未體現生物種間的信息傳遞。
答案:B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3.(16分)如圖所示,圖A為草原生態系統中的反饋調節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作為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除了圖A中所示的成分外,還應該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2)甲、乙、丙三者之間的食物聯系是________;該生態系統的______________是沿著這種渠道進行的。
(3)圖B為某湖泊生態系統中發生的某種調節活動,這種調節導致的最終結果是________________。此結果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A和圖B這兩種反饋調節是否相同?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是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種減少,導致該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降低,加速了生態系統的破壞。從圖A中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導致乙減少,屬于負反饋調節。
答案:(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分解者 (2)乙→甲→丙 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3)加速破壞該生態系統原有的穩態 生物種類減少,自我調節能力降低 (4)不同。圖A是負反饋調節,圖B是正反饋調節
14.(18分)請回答下列問題:
Ⅰ.蜜蜂是一種群居的益蟲,蜜蜂的筑巢、采粉釀蜜等行為以及“語言”等都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
(1)蜜蜂中的偵查蜂可在發現蜜源后,回到蜂窩內通過特殊的“語言”傳達給其他同伴,如果偵查蜂跳“圓形舞”,則表明蜜源的距離很近,一般在百米之內。這種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
(2)蜜蜂可以從很多植物的花朵上采集花粉,同時也為這些植物傳粉,這種關系在生態學上為____________________。從生態系統的功能看,信息傳遞可以______________,以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Ⅱ.蜜蜂是如何發現蜜源的,我們可以進行模擬探究實驗。有人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探究,所用的實驗有蜜蜂100只,1枝作為常見蜜源的黃色5瓣花兒,白紙,剪刀,染料,無色且與蜜源味道相同的制劑。
組別假設操作步驟預測結果結論
1通過花的味道識別
2通過花的顏色識別
3通過花的外形識別
(1)第1、2組實驗傳遞的信息分別屬于____________。
(2)第2組的“模擬花”在味道、顏色和外形上的要求是怎樣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將三組“模擬花”擺在蜂箱周圍同時進行實驗時,寫出兩條應該注意的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組實驗測量的指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跳舞是蜜蜂的一種行為,屬于行為信息。蜜蜂采集花粉屬于捕食,為植物傳粉屬于種間互助。信息傳遞可以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Ⅱ.(1)花的味道傳遞的信息屬于化學信息,花的顏色傳遞的信息屬于物理信息。(2)第2組是通過花的顏色識別進行實驗的,因此白紙要染成黃色,不要味道,形狀不能與花的形狀相同。(3)實驗中除自變量外均要保持一致,以防止無關變量的干擾。(4)實驗測定的指標是單位時間內落到實驗上的蜜蜂的數目。
答案:Ⅰ.(1)行為信息 (2)捕食和種間互助 調節種間關系 Ⅱ.(1)化學信息和物理信息 (2)將白紙染成花兒的顏色(黃色),無特殊的味道,且形狀與花兒不同 (3)“模擬花”與蜂箱的距離相等、晴天無風(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4)單位時間內落到實驗材料(模擬花)上的蜜蜂的數目
15.(18分)某環保研究所搜集了某地4種生物的資料以研究環境污染對當地生物的影響,并用于生態風險評估(見下表)。請回答以下問題:
生 物 種 類風險商數(RQ)
鉛(Pb)汞(Hg)
A某種小喬木0.550.75
B某種植食動物0.841.36
C某種大型真菌0.480.91
D某種肉食動物1.352.05
(1)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封閉的、功能完善的生態系統,無須從外界獲得物質就可長期維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個較長時期內斷絕對它的________,這個生態系統就會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流動主要以____________的形式進行。D每增重10 kg至少消耗A________kg。
(3)用表中字母繪出該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簡圖。
(4)在能量流動的渠道中,______________越高,生物體內鉛、汞的濃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質沿食物鏈傳遞中具有富集作用。
(5)進行生態風險評估時,需要計算出一個風險商數(RQ),某一種生物的RQ是污染物的攝入劑量與臨界水平的比率。RQ<1顯示污染物對生物的健康只構成風險,RQ≥1則顯示污染物可能對生物有害。請運用表中RQ值預測污染物對4種生物生存和對該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
解析:生態系統的成分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前者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后者包括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若D每增重10 kg,則至少消耗A的量=10÷(1/5)2=250(kg)。有毒、有害物質沿食物鏈傳遞中具有富集作用,因而營養級越高,生物體內鉛、汞的濃度也越高。
答案:(1)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能量輸入(供應)
(2)有機物 250 (3)見右圖 (4)營養級
(5)鉛、汞對4種生物生存的影響:D內兩種污染物的RQ>1,B內汞的RQ>1,鉛、汞會威脅這些生物的生存,且汞的威脅更為嚴重;A和C生物的RQ<1,A和C的生存不會受到此兩種污染物的威脅。對該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影響:若D和B死亡,低營養級的生物數目將會增加,而該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會降低,抵抗力穩定性會降低,生態系統穩定性可能會被破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6284.html

相關閱讀: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