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日本明治維新專題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日本明治維新 標綱釋讀
課標要求

高考命題分析

1、知道明治維新的歷史條件。 2、概述明治維新的主要過程和基本內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分析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地位。1、簡述日本明治維新的背景。 2、剖析明治維新的基本內容。 3、舉例說明近代化道路的多樣性 3、結合史實說明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網觀全局

資本主義發展
閉關鎖國政策
等級制度森嚴
幕府統治危機

尊王攘夷

主 要內容

明治維 新

發展新經濟

廢除舊體制

倡導“文明開化”

確立君主立憲制

建立新軍隊

倒幕運動

黑船事件

民族危機



崛起為東方強國

不平等條約

踏上對外擴張道路

考點釋讀與探究

考點一、明治維新的背景

【知識梳理】

1、19世紀中期,日本德川幕府統治面臨內外危機 (1)內部危機:日本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開始動搖

① 萌芽出現并不斷發展。

②一些 逐漸產生了反抗思想。 (2)民族危機:1853年 后,陷入了半殖民地的危機。 2、政治前提:1868年, 運動成功, 政府的成立。
【特別提示1】倒幕運動的結束,為日本開展大規模的社會改革運動奠定了基礎。

【特別提示2】中下級武士雖然擔負了民主革命的任務,但并沒有演化為資產階級。

【對點訓練1】明治維新前,日本倒幕派代表久坂玄瑞說:(推翻幕府)“諸侯終不足恃,公卿亦不足恃……除草莽志士糾合舉義之外,別無他策!蔽闹小安菝е臼俊钡暮诵牧α渴牵 )

A.農民 B.新興地主 C.高利貸商人 D.下級武士

考點二、概述基本內容

【知識梳理】

1、政治改革

(1)加強中央集權: ①取消幕府的 ,逐步收回各藩領地和人民的統治權。 ② “ ”:各縣由中央政府官員直接進行管理。 (2)廢除封建等級制度:廢除封建身份制度,宣布“ ”,廢除武士特權。

(3)建立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

①1885年,日本實行 。 ②1889年頒布《 》,宣布日本實行 制。
A.主要內容:

a.宣稱“ 神圣不可侵犯 ”。
b.規定日本國民稱 ,他們享有 范圍內的自由。
c.規定日本議會分為 和眾議院,議會的權力很有限。 d.規定設立內閣和 , 是行政機關,只對 負責; 是天皇的最高顧問,實際上成為國家最高 機關。 B.評價:

a.形式上確立 的國家體制; b.標志著日本 聯合專政的統治秩序基本確立; c.鞏固了日本近代 ; d.具有濃厚的 。
2、發展新經濟

(1)幣制改革:以 的紙幣日元作為全國唯一的貨幣。
(2)土地制度改革:廢除了 土地所有制,確認 ,允許土地買賣。
(3)地稅改革:

A.具體措施:一律按地價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 ,新土地稅以 支付。
B.作用:促進農村的 商品經濟 發展;為國家的 政策提供了有力的財政保障。
(4)推行“ ”政策,發展資本主義新經濟

A.具體措施
a.建立近代企業:從西方國家引進技術、設備和人才,建立“ ”企業。
b.加緊建設近代 事業,為工業的發展奠定基礎。 c.扶植和保護 發展:除鐵路和 以外,大部分國營企業無償或以優惠的價格 給一些與政府關系密切的資本家。
3、倡導“文明開化”

(1)含義:大力倡導學習西方 。
(2)具體措施
①派遣留學生到歐美國家,翻譯西方著作。
②仿效歐美國家的模式進行教育改革,建立 。
③推進生活習俗 。

4、建立新軍隊:

①1873年開始實行 。
②日本軍隊稱為“皇軍”,接受 教育,要求必須效忠 ;它只向天皇負責,不受 干預。

【特別提示1】注意歸納明治維新的兩個顯著特點:一是“破舊”,通過“廢藩置縣”廢除了封建割據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通過實行新的身份制,實行了形式上的“四民平等”。二是“立新”,主要有“殖產興業”,發展近代工業;“文明開化”吸收西方文化。

【特別提示2】應注意分析上述措施的資本主義性質,理解明治維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問題探究1】如何認識明治維新期間日本學習和引進西方文明問題。(提示:從舉措、特點、啟示思考)


【問題探究2】如何理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多樣性?

【問題探究3】英、法、俄、日在發展資本主義過程中是如何解決土地問題和工業發展的資本問題的?

【對點訓練1】某班同學在學習明治維新“奉還版籍,廢藩置縣"措施時出現爭論。以下是一些同學對這一 措施作用的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①加強中央集權,成為現代化重要前提 ②廢除封建專制,開啟政治民主化道路 ③強化君主專制,不利于現代化的推進 ④消滅封建割據,實現民族國家的統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對點訓練2】下列關于明治維新中土地制度的表述,正確的是( )
①承認土地私有制,使農民得到土地 ②禁止土地買賣,維護農民利益 ③廢除了封建領主土地制度 ④有利于日本農業生產的發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對點訓練3】19世紀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認識到“好事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獨立之氣勢,養成百事依賴政府之風習”,“其弊害大不可測”,進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廢除了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 B.整頓財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資環境

C.建立“樣板”企業供私人企業效仿 D.將大量的國營企業轉讓給私人 【對點訓練4】在現代化進程中,各國對土地所有制的處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許土地自由買賣,有的廢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別對應這兩種方式的是( )

A.圈地運動/明治維新 B.明治維新/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 D.1861年改革/圈地運動

【對點訓練5】在1889年《日本帝國憲法》的下列規定中,具有封建性特點的是 ( )

A.萬世一系的天皇總攬統治權 B.天皇不得以詔令改變法律
C.天皇是軍隊的統帥 D.臣民在“法律范圍內”享有基本人權 考點三、分析明治維新的地位和作用

【知識梳理】

1.崛起為東方強國

(1)19世紀90年代初,初步實現了資本主義 ,成為 亞洲 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
(2)軍事實力增強:日本建立了一支 的軍隊并不斷得到加強。
(3)國際地位提高:獲得國家主權的 和完整,并逐步成為帝國主義列強的一員。
2.踏上對外擴張之路

【特別提示】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經過明治維新,日本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

【問題探究1】史學界一般認為日本明治維新是一次資產階級改革運動;部分學者認為明治維新是一次“明治革命”;也有一些學者提出明治維新其實就是“明治中興”。以上有關明治維新的三種觀點中,你最支持哪一種?說明理由。(4分)并請簡要闡明另外兩種觀點的合理之處。(6分)

【問題探究2】結合史實說明明治維新在日本近代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問題探究3】洋務運動和明治維新有何異同?兩次改革運動為什么出現不同的結局?

【對點訓練】有人說“日本近年來奇跡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幾近毀滅性的失敗,都孕育在明治維

新中”。對此話最正確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維新而走向富強 B.明治維新使日本在富強中走向戰爭

C.日本因明治維新而走向戰爭 D.明治維新使日本在戰爭中走向富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6448.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