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1 發達的古代農業與手工業
課前自主學習
一、發達的古代農業
1.早期農業生產的出現:
(1)起源: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國家;原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刀耕火種 。
(2)耕作方法:商周時期,出現了 青銅 農具; 西周 時期,后世的主要農作物多已具備。
(3)特點:中國農業獨立發展,自成體系,奠定了中國古代 農業 社會的基礎。
2.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方式:春秋戰國時期, 鐵農具 和 牛耕 開始使用并推廣;漢以后, 鐵犁牛耕 成為傳統農業主要耕作方式;隋唐時期,江東地區出現 曲轅犁 。
(2)耕作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春秋戰國時期,使用 壟作 法;西漢時,趙過推行 代田 法;宋代后,江南逐漸形成了 稻麥輪作 一年兩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3)著名水利工程和灌溉工具:戰國時期的 都江堰 ,漢朝的漕渠、白渠和龍首渠等;曹魏時,改制 翻車 用于灌溉;唐朝時有 筒車;宋朝出現 高轉筒車 ;明清時出現 風力水車 。
【疑點1】我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演變。
指點迷津:
①從材質方面:木,石,骨→青銅,鐵。
②從工藝方面:打制→磨制→冶煉,鑄造。
③從牽引動力方面:人力→蓄力、自然力。
3.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
(1)原因:春秋戰國時期, 鐵農具 的出現和 牛耕 的逐漸推廣,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封建土地 私有制 的確立。
(2)形成: 春秋戰國 時期逐步形成。
(3)特點:以 家庭 為單位;農業與家庭 手工業 相結合; 自給自足 的自然經濟。
(4)地位:是中國 傳統農業 社會生產的基本模式。
(5)影響因素:積極方面:農民擁有一定的土地、農具或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為我國農業的 精耕細作 作出了重要貢獻。
不利因素:小農經濟十分脆弱,每遇災荒瘟疫,多數農民家庭就會陷于貧困,失去土地或破產流亡。
【疑點2】我國的小農經濟與自然經濟的區別與聯系?
指點迷津: ①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不是小農經濟而是自然經濟。
②中國封建社會的小農經濟等于自然經濟,并延續到近代結束。
③過渡時期的小農經濟,它們并不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而是和市場相聯系。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小農經濟被農業合作社所代替。
二、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1.素稱發達的官營手工業
(1)地位:官營手工業在 冶金 、制瓷、 絲織 等行業一直保持世界領先。
(2)成就:
①金屬冶煉術: 商周 是青銅鑄造繁榮時期;西周晚期已有鐵器;兩漢的 高爐煉鐵 和 炒鋼 技術;南北朝 灌鋼法 等,使中國鋼鐵冶煉技術在16世紀前領先世界。
②制瓷:商朝燒制出原始瓷器;東漢燒出成熟 青 瓷;北朝燒出成熟 白 瓷;唐形成南青北白兩大系統;宋朝有五大名窯;明清時有 青花瓷 、彩瓷、琺瑯彩, 景德鎮 是著名瓷都。
③絲織:商朝已有 織機 ;西周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唐朝絲織技術吸收 波斯 風格;宋朝織錦吸收花鳥畫中的寫實風格;明清官府在蘇杭設 織造局 。
(3)特點及原因:素稱發達; 國家權力 支持。
2.艱難經營的民間手工業
(1)形態: 家庭 手工業和 民營 手工業。
(2)發展歷程:春秋戰國 開始發展。晃簳x南北朝時期遭摧殘;隋唐得到恢復和發展;兩宋以后 艱難 發展。
(3)主要成就:元朝, 黃道婆 推廣棉紡織技術;明朝中葉后,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江南開始出現“ 資本主義萌芽 ”。
3.中國古代手工業享譽世界
(1)原因:技術領先;貿易往來頻繁。
(2)成就:西漢開始,絲綢遠銷亞歐,為中國獲得“ 絲 國”的譽稱;唐朝起,瓷器輸出國外,西方稱中國為“瓷器大國”。
【疑點3】我國古代民間手工業經營艱難的原因。
指點迷津: ①市場因素??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具有封閉性,對市場商品的需求量不大。
②官營壓制??官營手工業占據最有利可圖的行業,加之其規模大、技術精,對民營手工業產生了沖擊。
③政策限制??手工業者社會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對之征收重稅。
④社會動蕩??民間手工業力量弱小,封建社會的動蕩往往對其沖擊巨大。
課堂精講精練
1.全面認識小農經濟。
(1)精耕細作性:小農經濟下的農民擁有一定的土地、農具或耕畜等生產資料,具有生產積極性!
(2)自給自足性: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少有交換。
(3)封閉分散性: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基本單位,經營規模小,生產分散。
(4)脆弱性:生產工具簡單,力量弱小,容易夭折。
【例1】(2010?浙江文綜)下列是從古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中讀出的信息,其中錯誤的是( )
A.農民生活艱辛
B.土地兼并嚴重
C.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
D.小農業和小手工業緊密結合
解析:題干材料中的“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反映了農民生活的艱辛,A項正確!百u新絲”、“糶新谷”反映農副產品進入流通領域,C項正確。“新絲”是手工業品,“新谷”是農作物,反映小農業和小手工業緊密結合,D項正確。材料中沒有提及土地問題 。
答案:B
變式訓練:精耕細作是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的主要模式。推動這一模式形成發展的是( )
①耕作工具不斷改進 ②生產組織的小型化
③水利設施逐漸完善 ④土地兼并日趨加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土地兼并不是推動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形成的因素,排除④即可。
答案:A
2.古代手工業的重要成就。
官營手工業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繅絲的國家;商朝出現了織機、絲織品,能燒出原始瓷器;商周時期的青銅鑄造業繁榮;西周時已經能制造鐵器,能生產斜紋提花織物;戰國時期,鐵農具推廣;西漢開設了長安東西織室;東漢時發明了水排,利用水力鼓風冶鐵,能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北朝時能燒制出成熟的白瓷;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宋代瓷窯遍布全國各地,而且絲織品繁多;明清時期,瓷器種類豐富,景德鎮成為著名的“瓷都”,絲織業也進入繁榮時期,中心在蘇杭;明朝出現了青花瓷。
民間手工業方面:元朝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明朝中葉以后,出現了花樓機,資本主義萌芽也是出現在這一時期,明清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
注意:中國古代民間手工業發展處境艱難,但是在明中葉以后,后來居上,超過了官營手工業。
【例2】(2010?安徽文綜)安徽六安雙墩漢墓遺址被評為全國“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下圖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該墓葬出土的是( )
解析:解題的關鍵抓住題干的時間限定,“六安雙墩漢墓”,青花瓷元朝時出現,不可能出現。
答案:C
變式訓練:(2010?重慶高考)文獻記載“鋼鐵是雜煉生(生鐵)?(熟鐵)為刀鐮者”。此文獻提到的金屬冶煉技術發明于( )
A.春秋戰國時期 B.兩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時期 D.隋唐時期
解析:冶煉業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手工業部門之一。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快煉法,西漢時期出現了炒鋼,魏晉時期出現了灌鋼法,即將生鐵和熟鐵放在一起冶煉,隋唐時期此技術進一步發展。
答案:C
3.古代手工業發展的特征。
官營手工業素稱發達:由于中國古代社會中央集權,政府權力強大,可以為滿足政府的需求,征調優秀工匠,使用上等材料,生產不計成本,所以取得諸多成就,并在世界上保持領先地位。夏、商、西周時期以青銅鑄造業為代表的手工業,由政府壟斷。春秋戰國時期,官營手工業繼續發展。西漢漢武帝以后,煮鹽、冶鐵、鑄錢等有利可圖的行業,都收歸官辦。
民間手工業艱難經營:民間手工業分為家庭手工業和民營手工業,在春秋戰國和秦漢時期有所發展,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遭受摧殘,隋唐時期有所恢復,兩宋時期艱難發展,明朝中葉以后,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全社會手工業的主導地位。
享譽世界:中國古代的手工業生產長期領先世界,產品不僅供國內消費,而且通過絲綢之路遠銷亞非歐許多國家,中國被稱為“絲國”、“瓷器之國”。
注意:由于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明朝中后期,在我國江南地區的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到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緩慢發展。家庭手工業是中國古代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例3】(2009?廣東文基)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寧織造局的生產,根據當時的制度,該局產品( )
A.全部投放市場,收入歸皇室
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場
C.部分用于納稅,部分投放市場
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場
解析:官營手工業的特點之一就是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是為皇家生產奢侈消費品,不投放市場。
答案:B
變式訓練:明萬歷年間“鎮(景德鎮)上傭工,皆聚四方無籍游徒,每日不下數萬人”。這一記載包含的歷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動人口眾多 ②制瓷業發達
③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 ④出現資本主義萌芽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明朝萬歷年間景德鎮制瓷業發達,所以大量雇傭自由勞動力,這就意味著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但從材料我們無法得知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
答案:D
特別提示
1.早期農業生產、傳統農業、小農經濟。早期農業生產指的是春秋戰國以前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時期的農業生產,相應的是原始社會土地氏族公有制、奴隸社會土地國有制的產物,都是采用集體勞動的方式;傳統農業是相對中國古代傳統的精耕細作生產方式和技術而言的,有別于早期農業生產刀耕火種等粗放式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小農經濟指的是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的封建制農業經濟,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產物。小農經濟的特點是分散性??以家庭為生產生活的基本單位;封閉性??農業與手工業相結合,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2.中國古代手工業的經營形態:在商周時期,手工業由官府壟斷;到了春秋戰國,隨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和小農經濟的形成,開始出現民營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明中葉以后,紡織、制瓷等行業中,民營手工業甚至超過官營手工業。
3.資本主義萌芽不但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反映,還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但直到鴉片戰爭前夕,就全國而言,自然經濟仍占據主導地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58814.html
相關閱讀: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