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7課 戊戌變法 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目標】  
(一)課程標準:“知道‘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認識戊戌變法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薄 
(二)據學情,本課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戊戌政變等基礎知識。  
(2)結合課文、利用圖片、歷史資料等培養學生分析和理解維新變法運動興起的背景,歸納總結康、梁的主要活動;通過討論 “戊戌變法的意義”培養學生利用歷史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創設情境播放音樂導入新課;通過歷史劇表演對康有為上書了解康有為的愛國熱情,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完成情感目標;  
(2)通過名片介紹、記者采訪、共同討論,師生的互動探究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完成能力目標!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維新人士的進步立場和為變法圖強勇于犧牲的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振興中華的高尚情操和歷史責任感,樹立以天下為已任的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公車上書、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戊戌變法的歷史意義! 
【教學準備】  
教師的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的準備:知識預習、歷史短劇、資料收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音樂,創設情境]  
教師播放電視劇《英雄刀少年》主題曲:肝膽相照。讓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熏陶,營造課堂氛圍! 
教師:翻開日歷;今年是2008年,同時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周年。而110年前的公元1898年9月29日,譚嗣同等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被斬首示眾,秋風凜冽,吹冷一腔熱血,舉國震驚,大清帝國的逍遙夢,在這一天被徹底擊碎。一切是怎么回事?讓我們把日歷往回翻。假如我們生活在那個年代,我們都是熱愛祖國、關心中國前途命運的知識分子、愛國青年,你如何拯救中華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  
(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出公車上書)  
(二)學習新課  
1、公車上書  
[角色扮演,體驗歷史]:公車上書課本劇  
劇情介紹:(學生課前準備)1895年這一年,一個年僅30歲的青年譚嗣同正在廣為搜羅和閱讀當時介紹西方科學、史地、政治的書籍,豐富自己的知識,有一天他在街上行走!疤柾,號外,京師爆發公車上書,康梁上書失!”“給我拿一份”。譚嗣同看了報紙,心情沉重。輕聲讀出:亞洲第一海軍大國清政府嘔心瀝血多年的帝國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爭威海衛戰役中全軍覆沒,簽定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甲午戰敗,擊碎了洋務派的自強夢,卻喚醒了更多的有識之士?涤袨樵诒本┙M織“公車上書”,譚嗣同則嘆道,“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梁啟超則心憂“變者,天下之公理也”! 
{觀看短劇,思考歷史}: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①公車上書的原因是什么?  
②公車上書結果如何,有什么影響?  
(引導學生了解公車上書的原因是因為當甲午戰后《馬關條約》的簽定,影響是揭開維新變法的序幕,并補充介紹歷史知識公車,回憶公元前356年的商鞅變法,使學生理解公車上書標志著維新思潮發展成為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而唯有變法才能救國圖強)  
[名片檔案,個人風采]:學生模擬變法人物  
學生分別出示康有為、梁啟超和譚嗣同的個人名片,登上講臺向大家模擬歷史人物進行介紹。  
(主要介紹代表人物:1、康有為:少年立大志,曾經在香港逗留的經歷,使他深受觸動,從此萌發在中國實現變革實現資本主義的理想。2、梁啟超:少年聰慧,13歲考中秀才,17歲中舉。在萬木草堂結識了康有為之后,即拜康有為為師,跟隨師父為維新變法奔走。3、譚嗣同,號復生,出生官宦人家,卻厭惡科舉功名,讀了萬卷之書,走遍神州大地,立志改變中國現狀。)  
[關注國運,發表見解]:創設情境寫“上書”  
討論:假如你是1895年的一位愛國讀書人,請你也寫一份“上書”,陳述怎樣救亡圖存!  
(三)百日維新  
[舌戰群儒]  
教師:既然有了思想就要大膽行動,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指出形勢危機,惟一途徑就是變法。但頑固派大臣竭力阻撓,康有為與頑固派進行了論戰。  
播放《走向共和》視頻片段,觀看“康有為駁榮祿,榮祿生氣中途退場”內容! 
通過舌戰群儒和上書內容,可以看出康有為維護清朝統治、抵制人民反抗但又有憂國憂民的思想躍然紙上,所以光緒帝被深深地感動了,于是接見康有為,表示不做“亡 國之 君”,讓康有為全面籌劃變法! 
師生分析總結:光緒帝為什么支持變法?  
學生1:鞏固封建統治,希望有所作為,不當亡 國之 君。  
學生2:利用變法從慈禧手中奪回最高統治權。  
學生3:也有愛國、保國、抵制外強的思想! 
[京師現場采訪報道]  
學生模擬《中外紀聞》的記者,在天安門城樓現場報道:舊歷戊戌年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皇帝登上天安門城樓頒發詔書,標志變法開始。那么,變法涉及哪些內容呢?我們來到變法記者招待會,采訪光緒皇帝,學生扮演光緒皇帝向大家介紹了變法的有關內容:  
出示幻燈片──光緒帝照片和百日維新內容  
政治方面: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經濟方面: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  
文化教育方面: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教師補充介紹京師大學堂的創建)  
軍事方面:訓練新式軍隊等等! 
(教師出示幻燈片──變法的進步性和變法的局限性,師生共同分析:有利于打破封建政治的體制,提高政府的辦事效率,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但沒有觸動封建頑固派的實權地位,沒有涉及議院、定憲法等政治主張,沒有采取維新派掌管軍隊的措施。以至于面對后來的政變陰謀束手待斃。)   
(四)我以我血薦軒轅   
[永遠的譚嗣同]  
教師:變法的結果如何呢?  
學生:失敗了。變法觸動了以慈禧太后為首的頑固派的利益。9月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帝,下令逮捕維新人士! 
1898年是舊歷戊戌年,因此稱這次變法為戊戌變法,又因這次變法從 1898年6月11日 到 9月21日 歷時103天,所以又稱“百日維新”! 
教師出示幻燈片介紹袁世凱告密,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光緒帝被囚禁的故事! 
播放視頻:戊戌政變后,康有為、梁啟超逃往國外(日本)。有人極力勸說譚嗣同逃走,他謝絕勸告者說:“不有行者,誰圖將來?不有死者,誰鼓士氣”?“我國二百年來,未有為民變法而流血者,如有,請自嗣同始”。不久,譚嗣同等六人被殺害,這就是歷史上的戊戌六君子。  
全班一起朗讀:譚嗣同的絕命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教師:維新派要殺的賊指誰?維新派為什么“無力回天”?譚嗣同為什么說自己“死得其所”?  
學生:賊指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無力回天”是因變法遭到慈禧為首的頑固派的鎮壓失敗而無法挽回的局面;“死得其所”是因為譚嗣同甘為變法流血犧牲,不愿逃走! 
(五)我評譚嗣同  
[師生互動,討論探究]  
教師:譚嗣同的死值得嗎?  
學生1:不值得,是因為逃走后還可保存實力繼續斗爭,不應該做這樣的犧牲。  
學生2:值得,是因為譚嗣同用他的獻身精神激勵后人繼續斗爭! 
教師:一百多年前,譚嗣同為變法血染菜市口,舍生取義,殺身成仁。表現了愛國志士們為了國家進步不惜犧牲生命的英雄氣概。滄海浮生,歲月如潮,譚嗣同在時間里輪回,我們會永遠銘記! 
教師:戊戌變法有何歷史意義?  
學生討論后,師生總結:戊戌變法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和思想解放運動。雖然挫敗了,但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對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為后人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教師:戊戌變法是一場什么性質的運動、它為什么會失。繌闹械贸鍪裁唇Y論?  
學生:……  
總結如下:戊戌變法的性質:資產階級改良運動;失敗的原因:領導變法運動的民族資產階級天生軟弱,維新派力量弱小,又沒能發動群眾,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頑固派勢力過于強大。結論:說明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小結]  
教師:戊戌變法的失敗,使中國喪失了一次擺脫民族危機,走向富強的機會。但是維新志士們滿懷愛國熱情,為變法奔走呼號,殫精竭慮,他們的行動符合歷史潮流,是愛國的、進步的,顯示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他們的愛國精神必將激勵和指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繼續奮斗! 
【結語】  
戊戌變法失敗的這一年,卻是中國民人心目中的一個吉利數字:1898! 
這一年,孫中山32歲,他正在日本與菲律賓間穿梭,準備發動推翻清廷的武裝起義,起義一次次失敗,但他從來未曾氣餒,清王朝終于在14年后被他領導的革命黨人所推翻。  
這一年,陳獨秀19歲,他考取了杭州求是書院,從此開始接觸西方思想文化,3年后東渡日本留學,23年后,他成了中共第一任總書記! 
這一年,魯迅17歲,他考取了南京江南水師學堂,初次接觸西方近代科學,4年后赴日本仙臺學醫,又4年后棄醫從文,并加入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光復會! 
這一年,京師大學堂藏書樓建成,后改名為北京大學圖書館。李大釗9歲,20年后的1918年,李大釗任這一間圖書館的館長。  
這一年,毛澤東5歲,在湖南鄉下度過童年。20年后,經人介紹赴北京,在李大釗手下擔任圖書館助理員,開始接觸新文化以及馬克思主義! 
這一年,周恩來在江蘇淮安出生。20年后,在日本旅行,逐步接觸馬克思主義! 
兩年后,也就是1900年,流亡日本的梁啟超寫了一篇傳世雜文《少年中國說》。這位被公認“筆間常帶感情”的國學大師在文中寫道: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0940.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