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大氣運動與氣侯
考綱要求
(1)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及各層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大氣的熱狀況(大氣受熱過程、氣溫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氣溫水平分布的一般規律。)
大氣的運動(大氣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的成因。三圈環境與氣壓帶、風帶的形成。大氣環流與水熱輸送的關系。)
(3)大氣降水(降水的季節變化。降水量柱狀圖和等降水量線圖。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中國降水量的分布。)
(4)天氣、氣候與人類
鋒面、低壓、高壓等天氣系統的特點。
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
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光、熱、水、風等氣候資源及其利用。
寒潮、臺風、暴雨、大風等氣象災害的危害及防御。
地球溫室效、臭氧層破壞、酸雨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及危害
(5)中國氣候(氣溫分布和雨帶移動、特殊天氣)
(6)世界氣候(各洲氣候特點和特殊情況)
主干知識分析
一、對流層大氣特征和逆溫現象
在對流層,氣溫垂直分布的一般情況是隨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約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C。這主要是由于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熱源是地面長波輻射,離地面愈高,受熱愈少,氣溫就愈低。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流層中也會出現氣溫隨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現象,稱為逆溫現象。造成逆溫現象的原因有很多種。
1、在晴朗無云或少云的夜間,地面很快輻射冷卻,使貼近地面的氣層也隨之降溫,離地面愈近,降溫愈快,從而產生逆溫現象。這種逆溫在大陸上常年都可出現,尤以冬季最強。
2、暖空氣平流到冷的地面或冷的水面上,會發生接觸冷卻的作用,愈接近地表,降溫愈快,于是產生逆溫現象。
3、在鋒面附近,由于冷暖空氣的溫度差比較大,暖空氣爬到冷空氣的上面,也會產生明顯的逆溫現象。實際上,大氣中出現的逆溫現象常常是由幾種原因共同形成的。
無論那種條件造成的逆溫,都對大氣有一定的影響。由于逆溫層的存在,造成對流層大氣局部上熱下冷,大氣層結穩定,阻礙了空氣垂直運動的發展,使大量煙塵、水汽凝結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易產生大霧天氣,使能見度變壞,尤其是城市及工業區上空,由于凝結核多,易產生濃霧天氣,有的甚至造成嚴重大氣污染事件,如光化學煙霧等。
二、大氣熱狀況及其應用(與氣溫度有關的問題):
通過上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大氣的熱力作用是由一系列的熱傳遞和熱交換過程組成的。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這兩種作用是建立在三種輻射(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基礎之上的。運用大氣熱力作用原理,可以分析解決許多實際問題,這是考查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一個重要的試題切入點。
下面的思考問題將幫助你理解有關熱量問題:
1.陰天的白天氣溫比較低的原因?
這主要是由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引起的,厚厚的云層阻擋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所以氣溫低。
2.晴朗的天空為什么是蔚藍色的?
這是由于大氣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藍色光最容易被小的空氣分子散射。
3.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黃昏天空為什么是明亮的?
這是由于散射作用造成的,散射作用將太陽輻射的一部分能量射向四面八方,所以在黎明和黃昏雖然看不見太陽,但天空仍很明亮。
4.霜凍為什么出現在晴朗的早晨(晴朗的夜晚氣溫低)?
這是由于晴朗的夜晚大氣的保溫作弱,地面熱量迅速散失,氣溫隨之降低。
5.沙漠地區(晴天)為什么氣溫日較差大?
沙漠地區晴天多,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氣溫高;夜晚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低。
6.青藏高原為什么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
青藏高原的海拔高度,空氣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太陽輻射強。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分析一地白天氣溫的高低,主要考慮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強弱;分析一地夜晚氣溫的高低,則要考慮大氣對地面保溫作用的強弱。
三、大氣熱力環流原理的運用
冷熱不均是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緯度之間冷熱不均,引起空氣的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是產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熱力環流在自然界存在的非常普遍,運用這一原理可以解釋很多的地理現象,是天氣部分復習的重點知識。
理解熱力環流應注意以下問題:
①氣壓是指單位面積上所承受的大氣柱的質量,因此在同一地點,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
②通常所說的高氣壓、低氣壓是指同一水平高度上氣壓高低狀況。比較氣壓的高低要在同一水平高度上進行比較,垂直方向氣壓下面高于上面。
③等壓面是空間氣壓值相等的各點所組成的面,等壓面突起的地方是高壓區;等壓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壓區。地面受熱均勻等壓面一般呈水平狀態,地面受熱不均勻,則往往因其等壓面的上凸或下凹。
四、天氣系統中氣象要素的判斷
1.風向的判斷:
在這部分內容學習中,弄明白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掌握這部分知識并分析解決問題的關鍵。
(1)水平氣壓梯度力
單位距離間的氣壓差叫做氣壓梯度。只要水平面上存在著氣壓梯度,就產出了促使大氣由高氣壓區流向低氣壓區的力,這個力稱為水平氣壓梯度力。在這個力的作用下,大氣由高氣壓區向低氣壓區作水平運動,這就形成了風。因此,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其方向垂直于等壓線,從高壓指向低壓。大小與氣壓梯度成正比
(2)地轉偏向力
其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轉;在南半球向左偏轉。地轉偏向力的方向總是與風向垂直,地轉偏向力只改變風向,不能改變風速。
(3)摩擦力
是指地面與空氣之間,以及運動狀況不同的空氣層之間互相作用而產生阻力。其方向總是與風向相反。因而摩擦力不僅能改變風向,而且可減小風速。
(4)高空與近地面風的差異
高空(離地面1500米以上的高度)大氣中的風向,是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二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地轉偏向力和摩擦力三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
在相同的氣壓條件下,陸面上的風與海面上的風有所不同,陸面上的風與等壓線間的夾角大,風速;海面上的風與等壓線間的夾角小,風速大。
(5)風向的畫法:
在彎曲等壓線圖上,確定任一地點的風向,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a.在等壓線圖中,按要求畫出于該點相鄰的等壓線垂直的虛線箭頭(由高壓指向低壓,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壓中心),表示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見圖中箭頭A)。
b.確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轉30°~45°角畫出實線箭頭,即為經過這點的風向(見圖中箭頭B)。
d.在北半球,背風而立高壓在右后方,低壓在左前方
(6).等壓線愈密集,氣壓差愈大,風力就愈強。
2.氣溫的判斷:
對于天氣系統中溫度高低的判斷,主要是考慮該地云量的多少,聯系天氣系統中晴陰狀況的知識作出判斷,就可以得出結論。例如高壓為晴天,白天氣溫高,夜晚氣溫低,氣溫日較差大。這一內容在大氣熱力狀況部分已作了分析,在此就不再詳述了。
3.降水的判斷:
當空氣由氣溫高的地方運動到氣溫低的地方時,就可能產生降水。當然還要看空氣中含有水汽量的多少。在對天氣進行判斷時,在天氣系統中,
1)、凡是有上升氣流的如氣旋、鋒面、受地形的影響上升等,一般都可能產生降水。
2)、當較低緯度暖的空氣向較高緯度運動時,空氣中的水汽冷卻凝結,也會產生降水,反之,當較高緯度的空氣向較低緯度運動時,則不產生降水。如受中緯西風影響的地區降水較多,而受信風影響的地區降水較少。
五、關于氣候判斷的一般方法:
一)根據氣溫、降水等氣候要素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均衡來判斷氣候類型:
1根據最高氣溫出現的時間定南北半球,最熱月出現在7月或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呈峰形,該地點位于北半球大陸,8月是北半球海洋或受海洋影響明顯;最熱月出現在1月或各月氣溫變化曲線呈谷形,該地點位于南半球大陸,2月是南半球海洋或受海洋影響明顯。
2根據最高和最低氣溫的數值判斷熱量帶,最冷月均溫>15°C屬熱帶;最冷月均溫0°C以上,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三種類型之一;最冷月均溫在<0°C,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寒帶氣候。
3據降水的季節分配
A.年雨型熱帶雨林溫帶海洋性 B.夏雨型熱帶草原、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
C.冬雨型:地中海氣候 D.少雨型熱帶沙漠溫帶大陸性極地氣候
(二)依據氣候類型分布規律來判讀氣候類型
熱帶
1
2
3
4
亞熱帶
5
6
溫帶
7
8
范例分析
[例題1]讀某城某日清晨低層大氣剖面圖,回答:
(1)圖中氣溫分布異常部分是①、②、③ 中的__________,
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2)該城市工業高度集中,當天發生了重大的煙霧事件,造成這一事件的
人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氣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1)對流層氣溫的變化規律是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該城市上空在②區域內出現隨高度的增加氣溫上升的現象,這是大氣的逆溫現象。
(2)逆溫現象是造成該城市煙霧事件的氣象原因。大氣中有逆溫的一層,叫“逆溫層”,常能阻止層內或層下空氣上升,遏制對流云的發展,因此加重了低層大氣的污染程度。人為原因和地形原因較明顯。
答案:(1)② 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2)人為原因是:工廠煙囪排放大量煤煙、粉塵和硫氧化合物,使凝結核增多,空氣污濁,煙霧彌漫 氣象原因是:②內氣溫下部低于上部,抑制了氣流的上升,不利于擴散,加重了低層大氣的污染程度 地形原因是:城市位于凹地,氣流不易擴散、稀釋,加劇了居民受害程度。
[例題2]下圖是等高面與等壓面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圖中①至⑤點,氣壓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氣壓最低的是____________。
(2)A、B兩地受熱的是____________地,空氣______________;
冷卻的是______________地,空氣__________________。
(3)用“→”畫出圖中的熱力環流。
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有關熱力環流形成的知識。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從高空等壓面的凹凸入手,逐步推理。從圖中可以看出,在3000米高空附近A地等壓面下凹,B地等壓面上凸,B地上空的氣壓高于A地上空的氣壓(或④點氣壓大于③點氣壓,①、②、③點的氣壓值相等,①點氣壓又大于⑤點氣壓,故④點氣壓大于⑤點氣壓),這說明A地空氣下沉,B地空氣上升,從而可以判定A地冷卻,B地受熱,高空氣流從B地流向A地,近地面氣流從A地流向B地。
答案:(1)④ ⑤
(2)B 膨脹上升 A 收縮下沉
(3)圖略(其熱力環流的畫法應是近地面由A→B,高空由B→A,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例題3]讀“我國東部某日8時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A處的天氣系統是______,在該系統控制下.A處的天氣特點是_____,影響B處的天氣系統是_______,在該系統控制下,B處的天氣特點是_____。
(2)C、D、E、F四地中,即將發生明顯天氣變化的是______,原因是該地受到_______ 的影響,屆時將出現_______天氣,當此天氣系統過境后,天氣變化是______。
(3)圖示天氣系統產生的天氣過程較之一般鋒面產生的天氣過程_______,原因是_______。
(4)圖中G處的風向為_______,請在圖上畫出G的風向。
分析:這是一道有關天氣系統的綜合試題。從圖上看,大陸上共有3個氣壓系統,A處為高壓系統,其余是低壓系統。高壓系統的氣流狀況表現為輻散。中心氣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結,所以多晴朗天氣;低壓系統的氣流狀況表現為輻合,中心氣流上升,水汽因降溫而凝結,所以多陰雨天氣。此外,圖中的鋒面皆出現于低壓系統向外凸出部分,即低壓槽部,與氣旋組合成鋒面氣旋系統。與一般的鋒面系統相比,鋒面氣旋因鋒面和氣旋兩種上升氣流疊加,導致氣流上升強烈,產生的天氣過程更加劇烈。由圖上看,存在著4個鋒面氣旋系統,C、E處于冷鋒前緣,D、F處于暖鋒之后,四處都在暖氣團一側,但E、F位置偏南,因此比C、D兩處氣團更加暖濕。根據鋒面移動方向判斷,冷鋒將經過C、E兩處,將形成較強烈的下雨、刮風、降溫等陰雨天氣;鋒面過境后,受冷氣團控制,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降低,天氣晴朗。
答案:(1)高壓系統 天氣晴朗 低壓系統 出現陰雨
(2)C、E 冷鋒 陰天、下雨、刮風、降溫 氣壓升高、氣溫和濕度降低、天氣晴朗
(3)強烈 鋒面和氣旋兩種上升氣流疊加,使氣流上升強烈
(4)北 圖略
[例題4](1999年高考題)某地氣候要素圖中,各點的標號表示月份。讀圖回答:
(1)該地的氣候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太平洋沿岸的城市中,氣候狀況與該圖接近的兩個著名城市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題的難點在于讀圖,圖中橫坐標是氣溫大小,縱坐標代表降水多少,標點是時間,每個標點分別代表氣溫和降水出現的月份。以標點所在的位置垂直向下對應著橫坐標上的氣溫數據,水平向左對應著降水量的數據。從圖中可見第一年的12月—第二年的1-3月氣溫較低,但降水量較大說明降水集中在冬半年。氣溫最高值出現在7—8月份,但降水量卻達到最低值。說明夏季炎熱干燥。該地的氣候類型是北半球的地中海氣候。再聯系所學知識就可以回答其它問題了。
答案:(1)地中海氣候 (2)一年中受副熱帶高壓帶和西風帶控制 (3)洛杉磯 圣弗朗西斯科(或舊金山)
專題訓練
1.等高線與等溫線的相互關系是 ( )
A.等高線越密集,等溫線越稀疏
B.等高線與等溫線一定完全重合
C.若只考慮海拔對氣溫的影響,則等高線值越大,等溫線值越小
D.若只考慮海拔對氣溫的影響,則等高線值越小,等溫線值也越小
2.運用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知識,下列說法可信的是 ( )
A.工作在太空中的人造衛星表面溫度總是特別低,一般都是在零下幾十度
B.在沒有陰雨天氣的月球上看天空總是特別藍
C.一般說來,在遠日點時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于在近日點時的
D.早晨與傍晚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大于中午
3.有關氣壓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赤道地區,由于氣流上升,高空氣壓比地面高
B.氣壓總是隨高度增加而逐漸降低
C.高氣壓的氣流是由四周流向中心的
D.低氣壓地區因高空氣壓高而氣流下沉向四周分散
4.在實際大氣水平運動中,近地面風的風向與等壓線有個交角,這主要是由于 ( )
A.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 B.地轉偏向力的作用
C.太陽輻射的影響 D.地面摩擦力的作用
5.讀圖,A地和B地的氣候相比較,正確的說法是 ( )
A.高溫不同期,多雨不同期 B.高溫同期,多雨同期
C.高溫同期,多雨不同期 D.高溫不同期,多雨同期
6.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中所示等壓面為近地面等壓面)
(1)判斷風向:風從__________ 吹向______________ 。
(2)從季節上看,這種風一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出現。
(3)此時,北太平洋上的氣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盛的季節,亞歐大陸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強盛的季節。
7.讀“浙江省某山地等高線圖”,此時為夏季,回答下列問題。
(1)A、B、C三地中,降水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處于 _____________,氣流下沉,氣溫升高,空氣的水汽難以達到過飽和狀態。
(2)若此時C地氣溫是20℃時,A地氣溫為_________________。
8.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5種氣候,屬于熱帶的有_____,亞熱帶有_____,溫帶有___,寒帶有______。
(2)圖中氣候圖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判斷依據是______。
(3)圖中氣候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其降水量的季節分配特點是__。
(4)圖中氣候類型南半球沒有的是_______,南半球分布面積最廣的是____。
(5)圖中氣候類型因為氣壓帶和風帶南北季節移動形成的有____。
參考答案
1.C 2.D 3.B 4.D 5.D
6.(1)海洋 陸地 (2)夏 (3)夏威夷高壓 印度低壓
7.(1)B地 背風坡 (2)14℃
8.(1)C A B和D E;
(2)E 7(或8)月為最冷月 1月為最熱月;
(3)C 降水集中在6—9月份;
(4)B和C E;(5)A和C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65810.html
相關閱讀: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高考地理快速解決地球運動類問題的方法導學案
2012屆高考地理第一輪教材復習 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
2012屆高考地理考點整合世界主要國家的地理特征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地理中國地理景觀與區劃專項復習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