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備考復習: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備考復習: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一、目標
【內容標準】以我國近現代報刊、影視和互聯網的逐漸普及為例,說明大眾傳媒的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的巨大變化。
【知識與能力】(1)知道報刊、影視發展的基本史實。
(2)了解互聯網的發展概況,嘗試通過短短的十幾年的迅速發展來了解今天中國社會的飛速發展。
【過程與方法】(1)搜集圖片、文字資料、編寫自己所了解的報刊、影視或互聯網發展史。
(2)觀看不同時期的一些優秀的影視作品,加深對社會變遷的了解。
(3)組織不同小組制作相關題材的網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報刊發展的狀況,認識到中國社會的輿論環境逐漸改善,推動了中國社會健康有序的發展。今天中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在給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起到了一定消極的影響。作為一名中學生,應當正確的面對網絡的誘惑。
二、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報刊、影視發展的狀況。
難點:中國社會飛速發展對互聯網的影響。
三、教學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發展歷程。知道了現代社會里科學技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巨大便利。除此之外,大眾傳播媒介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中國的大眾傳播媒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一課。
講授新課
(一)大眾報業的發展(板書)
1、歷史淵源:(板書)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報紙的國家之一,發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報》,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報紙。
2、大眾報業出現原因:(板書)
(問)大眾報業出現的原因有哪些?
答:(1)進入19世紀,單一的官方報紙與落后的辦報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社會呼喚著適合普通民眾閱讀需求的大眾報紙的產生。
(2)西人辦報潮流的推動。
[合作探究] 如何評價西人辦報?
3、過程:(板書)
(問)中國報業發展的歷程?
答:(1)1873年,在漢口出版的《昭文新報》,開創了國人辦報的先例。
(2)維新運動中,國人辦報形成高潮,其中影響較大的有《中外紀聞》、《強學報》、《時務報》等。
4、通俗性報刊特點:(板書)
(問)同學們,你們一般情況下會看什么報刊呢?
答:通俗性報刊。
(問)那么,通俗性報刊有哪些特點呢?
答:(1)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取材世俗,運筆淺顯,滿足了市民消遣娛樂的需要。(2)根據的知識性與趣味性相結合的原則,按戲曲、電影、體育、生活、文藝、娛樂等類別實現了專門分工,讀者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購買相應的報紙。
[第二課堂]
1、《昭文新報》:1873年艾小梅、漢口創辦,中國人創辦的最早的中文報紙。
2、中外紀聞》:京師強學會的機關報,維新派的重要輿論機關,其前身是《萬國公報》,由梁啟超,任大燮任主編,是中國資產階級政黨的報刊的萌芽。該報的出版使廣大官員和知識分子“漸知新法之益”,為改良派政治團體的建立和改良運動的進一步開展創造了有力條件。1896年元月20日?!吨型饧o聞》特點:(1)刊登外文報紙,外文電訊的譯文。(2)介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情況和自然科學知識,也評論中西方社會的得失,宣傳中國應該向西方學習。
3、《強學報》:上海強學會的機關報。維新派南方的代表。
4《時務報》:1896年在上海創辦,梁啟超任總編輯。維新派最重要的輿論陣地。是旬刊,以“域外報譯”為主,同時開設言論欄目。主要宣傳進化論,倡導學校廢科舉,設議院興民權,發展民族資本主義,揭露帝國主義罪行,呼吁捍衛民族獨立,該報在具有資產階級傾向的士大夫知識分子和統治階級中的愛國分子中引起了很大影響。該報是當時發行量最高,影響最大的國人報刊。
(二)廣播影視的普及(板書)
(問)本框題,廣播影視主要包括了哪幾個內容?
答:廣播、電影、電視。
(做一做)請同學們看書,并將書本上有關廣播、電影、電視的“第一”畫出來,并畫出對應的時間和地點。
1、廣播(板書)
(1)產生:20世紀20年代初。
(2)第一座廣播臺: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報商創辦的“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臺”在上海正式開播。
(3)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臺:1926年6月1日,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正式開播。
(4)中國第一座私營廣播電臺: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開辦。
(5)中國第一座全國性廣播電臺: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籌備的中央廣播電臺在南京開播。
2、電影(板書)
(1)發展:①第一次電影放映:1896年8月,上海徐園“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戲”,這是中國第一次電影放映,具有真、奇、活等特點。
②民國時期,國產電影獲得了快速發展。
(2)優秀影片:①20世紀二三十年代:《孤兒救祖記》、《火燒紅蓮寺》、《姊妹花》、《漁光曲》
②抗戰結束后:《八千里路云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松花江上》、《小城之春》、《萬家燈火》、《三毛流浪記》等。
(3)發展特點:
(問)電影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答:電影在中國的放映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進口片到國產片的發展階段。
3、電視(板書)
(1)問世:20世紀30年代
(2)發展過程:①中國第一家電視臺: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開始試播。
②197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更名為中央電視臺。
③到1978年,各。ㄗ灾螀^)、直轄市都有了自己的電視臺。
(3)現狀(特點):中國已經建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對內到對外的多系列、多層次、多語種、多形態的廣播電視傳播網絡,電視節目內容廣泛、形式多樣,民眾的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三)互聯網與民眾生活的漸變(板書)
1、原因:(板書)
當今社會正在經歷著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的巨變。
2、出現:(板書)
1993年,中國的第一條互聯網專線正式開通。
3、互聯網應用的事例:(板書)
(問)同學們,你們平時一定會上網。那么,請你們說說互聯網到底能做些什么?
答:如網上購物、網絡辦公、網絡教學、電子信箱、電子報刊、網絡游戲等。
4、影響:(板書)
(討論)想想互聯網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影響?
答:(1)互聯網目前已分布于社會的各個領域。
(2)互聯網在改變單調的政治生活的同時,也在構筑新型的家庭經濟生活。
(3)網絡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也日趨廣泛。
(4)互聯網正在改變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與交往方式,同時也催生著當代中國經濟生活的新觀念和新模式。
【合作探究】你如何抵制網絡的不良誘惑?
【合作探究】閱讀下列圖片:
圖一 圖二
請回答:(1)圖一所示傳媒方式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是發行于887年的唐代的邸報。開創國人辦報先例的是1873年在漢口出版的《昭文新報》。
(2)圖二所示傳播媒介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國家)。這種傳播媒介在中國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答:(1)產生:20世紀20年代初。
(2)第一座廣播臺: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報商創辦的“大陸報?中國無線電公司廣播臺”在上海正式開播。
(3)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座廣播電臺:1926年6月1日,哈爾濱廣播無線電臺正式開播。
(4)中國第一座私營廣播電臺:1927年3月,上海新新公司開辦。
(5)中國第一座全國性廣播電臺:1928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籌備的中央廣播電臺在南京開播。知識結構
大眾報紙的發展 方便信息交流
廣播影視的普及 大眾傳播媒介的更新
互聯網的發展 促進經濟發展
五、學案
1、下列報刊能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報紙的國家之一的是 ( )
A、《邸報》 B、《昭文新報》 C、《中外紀聞》 D、《民報》
2、中國近內第一座廣播電臺的創辦者和創辦時間是 ( )
A、英美報商;1920年11月 B、俄英報商;1923年1月
C、英美報商;1923年1月 D、俄英報商;1920年11月
3、中國人自辦第一座廣播電臺是在 ( )
A、上海 B、天津 C、北京 D、哈爾濱
4、中國電視事業起步的標志是 ( )
A、北京電視臺試播 B、中央電視臺成立
C、多系列、多層次的廣播電視傳播網絡建立
D、各省地方電視臺的紛紛建立
5、中國第一條互聯網專線正式開通是在 ( )
A、1992年 B、1993年 C、1994年 D、1995年
6、下列不屬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拍攝的影片是 ( )
A、《漁光曲》 B、《姊妹花》 C、《火燒紅蓮寺》 D、《一江春水向東流》
7、能夠說明當今社會正經歷著由工業時代向信息時代轉變的是 ( )
A、電子計算機的發明 B、電話的普及
C、互聯網走進人們的生活 D、電影已成為民眾文化生活的組成部分
8、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市民不能做的事情是 ( )
A、收聽廣播,關心國家大事 B、訂閱一些報刊
C、周末到電影院放松心情 D、晚上打開電視看看新聞
六、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0063.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