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高考歷史第一輪必修2第8單元考點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必修2 第8單元 單元總結

知識結構

單元探究

1.發展中國家加入區域經濟集團的利與弊。
(1)利:
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資的條件和機會,解決發展中國家的資金短缺問題。
②為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外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和條件。
③有利于解決發展中國家的就業問題,同時促使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化。
④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在更廣泛的領域內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拉動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
(2)弊:
①使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受到沖擊和削弱,國家經濟安全受到挑戰。
②使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經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壓力和沖擊,對發達國家的依附性也不斷增大并承擔著較大的金融風險。
③發達國家將越來越多的勞動密集和資源密集型產業以及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使其良好的自然環境受到破壞。
2.經濟全球化與經濟區域集團化存在著怎樣的關系?
經濟全球化和經濟區域集團化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相互制約又相互促進,是矛盾的統一體。
從矛盾的一面看,區域經濟集團具有排他性,雖 然有利于經濟集團內部的貿易自由化,也有助于推動成員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但畢竟存在著濃厚的貿易保護主義色彩,在某種程度上,聯系日益密切的統一世界市場被人為地割裂了。因此,經濟集團化趨勢與經濟全球化進程呈現出矛盾與沖突的一面。
從聯系的一面看,區域經濟集團也具有開放性,都是世界經濟不可分割的部分。經濟區域化是經濟全球化在當前條件下的具體表現,是最終實現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步驟和途徑,而經濟全球化則是經濟區域化的最終結果和必然歸宿。在可預見的一段時期內,二者將同時存在,并行發展。
3.經濟全球化與政治多極化有什么樣的相互關系?
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取決于世界經濟的發展,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必然反映到它們在世界政治中地位的變化。當今世界經濟的區域化和全球化態勢成為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極化發展的物質基礎。
經濟全球化造成了國際行為總體的多元化,形成多個經濟力量中心,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決定了政治格局的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促使國際關系走向全面依存,客觀上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也促使國際格局朝多極化發展。

熱點關注

1.世界的經濟發展與沖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現了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70年代進入“滯脹”,八九十年代經濟得以恢復,90年代出現了全球化和區域集團化的趨勢。21世紀初,經濟發展遲緩,美國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次貸危機,世界油價上漲,面臨能源危機。同時,民族矛盾、地區沖突不斷。
2.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利與弊。改革開放的中國,積極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潮流,一方面中國的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另一方面中國的物價也在不斷上漲,政府在積極采取措施抑制物價上漲,構筑和諧社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4401.html

相關閱讀: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