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
【內容標準】了解中國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認識其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知識與能力】(1)了解交通工具、通訊工具在中國的出現和發展。
(2)通過掌握交通、通訊工具發展的狀況,思考分析推動的因素。
【過程與方法】(1)搜集老照片、文字資料,建立櫥窗板報,以此形成對百年來交通、通訊發展的直觀認識。
(2)閱讀《老照片》等書籍,加深對交通、通訊工具進步的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學習中逐步認識到,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是以整個中國社會的向前發展作為前提的,體現了時代發展的必然性。
(2)通過數據的比較,清楚認識今天中西部地區在交通、通訊方面與東部發達地區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為西部的開發貢獻自己的力量,培養歷史的責任感。
二、本課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交通工具變化的表現形式。
難點:交通工具發展的原因。
三、課時: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當代社會是文明高度發達的社會。其中,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改善是現代社會文明高度發達的重要標志。世界也正因為此而變得更加渺小。那么,交通和通信工具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如此先進的地步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主要內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進步》。
講授新課
(一)交通工具的更新(板書)
1、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點:
(問)近代交通工具更新有哪些特點?
答:(1)傳統的代步工具轎子、馬車逐漸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車、三輪車、自行車所取代;
(2)由機械動力牽引的火車、汽車、電車也日趨重要;
(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比較顯著。
2、人力、畜力牽引的交通工具:(板書)
(問)人力、畜力牽引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1)人力車,是城鎮中重要的交通工具。(2)三輪車,(3)馬車,(4)自行車,又稱腳踏車。
(問)自行車是何時傳入中國的?在中國發展的概況如何?
答:(1)19世紀中后期傳入中國;
(2)20世紀初,自行車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3)50年代以后,中國有了自己的自行制造廠。
3、機械牽引的交通工具:(板書)
(問)靠機械牽引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呢?
答:(1)電車:1906年,天津創辦了有軌電車交通系統。
(2)公共汽車:上海在1924年出現,北京則是在1935年開始有。
4、先進的交通工具:(板書)
(問)現代社會中,比較先進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答:(1)輪船:在洋務運動的推動下,1865年4月,中國終于建造成了自行設計的輪船。
(2)火車:19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收回包括鐵路在內的利權運動的蓬勃開展,中國的鐵路建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時期。
(3)飛機:中國的民航事業起始于20世紀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蓋大半個中國的航空網。
5、新中國交通發展的特點:(板書)
(問)新中國交通發展有哪些特點?
答:(1)發展速度較快。1949年以后,中國現代交通獲得快速發展;
(2)多層次性。
(問)為什么新中國交通發展具有多層次性?
答:由于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同時也受具體環境的影響,各種層次的交通工具在現代中國得到廣泛應用。
合作探究: 中國交通工具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二)郵電通信設施的逐漸完善(板書)
1、郵政通信的發展:(板書)
(1)背景:19世紀中葉,中國處于依靠驛站和民信局來通信的落后狀態。
[第二課堂] 驛站:亦稱“置郵”,是古代供傳遞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途中歇宿,換車馬的處所。
(2)過程:
(問)闡述中國郵政通信的發展歷程?
答:①開始: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
②1896年改為正式辦理,通信范圍囊括了全國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郵政改稱中華郵政,郵局郵路進一步擴展。
④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成立,開創了郵政和電信合一的新時代。
2、電信事業的發展:(板書)
(問)中國的電信包括哪幾個部分?
答:電報和電話。
(問)電報和電話在中國的發展歷程如何?
(1)電報:①有線電報:1877年,丁日昌在福建架設電報線,成為中國人自辦有線電報的開端。隨后幾年,中國電報線路遍及18個省,溝通了各大城市與邊疆之間的聯系。
②無線電報: 1906年創設。到 1932年底,除了國內無線電報外,還開設了國際無線電報業務。
(2)電話:①傳入:1882年,電話傳入中國。
②民國成立后,電話線路與電話營業局所繼續增加。
③20世紀80年代之后,通信技術發展迅速。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國電話用戶總數居世界第一。
(討論)請歸納郵政、電信發展過程中的“第一”。
【合作探究】
觀察下列圖片:
圖一 圖二
請回答:(1)通過圖一可知,19世紀中葉,我國尚處于依靠驛站來通信的落后狀態。圖二所示通訊工具于1882年傳入我國。
(2)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近代以來我國郵政、電話事業是怎樣發展的?
答:郵政:①開始:1866年,海關開始試辦郵政。
②1896年改為正式辦理,通信范圍囊括了全國各主要商埠和中心城市。
③辛亥革命后,大清郵政改稱中華郵政,郵局郵路進一步擴展。
④1949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成立,開創了郵政和電信合一的新時代。
電信:①傳入:1882年,電話傳入中國。
②民國成立后,電話線路與電話營業局所繼續增加。
③20世紀80年代之后,通信技術發展迅速。
④截止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國電話用戶總數居世界第一。
本課小結
電車、汽車等取代人力車、馬車 交通工具的進步 方便了人們的生活
郵政、電信事業的發展 郵電通信設施的完善 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五、學案
1、中國有了自己的自行車制造廠是在 ( )
A、晚清時期 B、19世紀中后期 C、20世紀初 D、20世紀50年代以后
2、自行車傳入中國是在 ( )
A、19世紀前期 B、19世紀中期 C、19世紀中后期 D、20世紀初
3、中國近代輪船業發端于 ( )
A、洋務運動 B、戊戌變法 C、清末新政 D、“民族資本主義的丟失”
4、電車與公共汽車成為城市公共交通的主要運輸工具是在 ( )
A、民國成立后 B、20世紀30年代 C、20世紀20年代 D、1949年以后
5、我國近代郵政事業開始于 ( )
A、1856年 B、1866年 C、1876年 D、1886年
6、電話傳入中國最早是在 ( )
A、1882年 B、1906年 C、1912年 D、1922年
7、下列通信方式在我國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 )
①郵政 ②無線電報 ③有線電報 ④電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8、中國人自辦有線電報始于 ( )
A、鄧世昌 B、丁日昌 C、李鴻章 D、朱其厚
9、中國郵電合一的出現是在 ( )
A、清末 B、民初 C、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 D、新中國成立后
10、20世紀初的中國皇帝不能做到的是 ( )
A、騎自行車 B、乘有軌電車 C、坐火車旅游 D、給美國總統發無線電報
六、教學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5448.html
相關閱讀:第6課 解放戰爭的勝利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學業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專題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單元復習教案
2012屆高考歷史考點復習: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
2012屆高考歷史第二歷復習五代 遼 宋 夏 金 元專項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