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本題共13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w.w.w.k.s.5.u.c.o.m
B. 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
D. 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細胞呼吸是活細胞都進行的一項生命活動,必須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進行;酵母菌在有氧的條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氧的條件下把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D錯誤。
2. 人體甲狀旁腺分泌甲狀旁腺素,當人體血鈣濃度下降時,甲狀旁腺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和腎臟使血鈣濃度上升。甲狀腺C細胞分泌降鈣素,當血鈣濃度上升時,降鈣素分泌增加,作用于骨等使血鈣濃度下降。下列關于血鈣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血鈣濃度降低可引起肌肉抽搐
B. 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對血鈣的調節表現為協同作用
C. 人體血鈣濃度在體液調節下處于動態平衡
D. 食物中的鈣可以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
答案B
【解析】血鈣含量降低會引起肌肉抽搐,血鈣含量高會引起肌肉乏力。依題意,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對血鈣的調節表現為拮抗作用。由于體液的調節作用,人體血鈣濃度處于動態平衡。食物中的鈣可以通過消化道吸收進入血液,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所以B錯誤。
3. 下列有關哺乳動物個體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
A. 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會出現細胞衰老
B. 幼鹿經過變態發育過程長出發達的鹿角
C. 胚后發育過程中伴有細胞分化
D. 來自原腸胚同一胚層的細胞經分化發育成不同的組織
答案B
【解析】多細胞生物體內的細胞總是在不斷地更新著,總有一部分細胞處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的狀態,因此胚胎發育過程中也會有細胞衰老。變態發育指成體與幼體在形態上的差別比較大,而這種形態的改變又是集中在短期內完成的,因此B不正確。細胞分化發生在整個生命進程中,在胚胎時期達到最大程度。原腸胚中胚層的細胞可以發育為皮膚的表皮,感覺器官,神經系統,內胚層發育為呼吸道的上皮、消化道上皮、肝臟及胰腺,其它的基本都是由中胚層發育而來。
4. 為防止甲型H1N1病毒在人群中的傳播,有人建議接種人流感疫苗,接種人流感疫苗能夠預防甲型H1N1流感的條件之一是: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
A.侵染部位 B.致病機理 C.抗原決定簇 D.傳播途徑
答案C
【解析】甲型H1N1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抗原決定簇,所以接種人流感疫苗能夠預防甲型H1N1流感。故選C。
5. 下列屬于種間競爭實例的是
A. 螞蟻取食蚜蟲分泌的蜜露
B. 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 細菌與其體內的噬菌體均利用培養基中的氨基酸
D. 某培養瓶中生活的兩種綠藻,一種數量增加,另一種數量減少
答案D
【解析】螞蟻取食蚜蟲分泌的蜜露屬于捕食,菜粉蝶幼蟲與蜜蜂采食的是油菜的不同部位,不構成競爭關系;細菌與噬菌體是寄生。培養瓶中的兩種綠藻構成競爭關系。所以選D 。
31.(8分)(1)右圖表示A、B兩種植物的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強度對環境中CO2濃度變化的響應特性。據圖判斷在CO2濃度為·(接近大氣CO2濃度)時,光合作用強度較高的植物是_______________。
(2)若將上述兩種植物幼苗置于同一密閉的玻璃罩中,在光照等其他條件適宜的情況下,一段時間內,生長首先受影響的植物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當植物凈固定CO2量為0時,表明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
(2)B 兩種植物光合作用強度對CO2濃度變化的響應特性不同,在低濃度CO2條件下,CB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弱,積累光合產物少,故隨著玻璃罩中CO2濃度的降低,B植物生長首先受到影響。
(3)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與呼吸釋放的CO2量相等
【解析】⑴依題意,在CO2濃度為300μL·L-1時,A植物CO2凈固定量較B植物多,因此,此時A植物光合作用強度較B植物高。
⑵從圖中可以看出兩種植物對CO2濃度的反應不同,在低濃度下B植物利用CO2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較弱,產生的光合產物少,所以隨著玻璃罩內CO2濃度的降低,B植物的生長首先受影響。
⑶當植物凈固定CO2量為0時,此時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與呼吸產生的CO2量相等,說明此時光合作用速率與細胞呼吸速率相等。
32. (14分)請用所給的實驗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來驗證哺乳動物的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要求完成實驗設計、補充實驗步驟、預測試驗結果、得出結論,并回答問題。
實驗材料與用具:適宜濃度的蔗糖酶、唾液淀粉酶、蔗糖、淀粉4種溶液,斐林試劑、37℃恒溫水浴鍋、沸水浴鍋。
(1)若“+”代表加入適量的溶液,“-”代表不加溶液,甲、乙等代表試管標號,請用這些符號完成下表實驗設計(把答案填在答題卡上相應的表格中)。
(2)
(3) 實驗步驟:
(4)① 按照上表中的設計,取試管、加溶液。
②
(5) 結果預測:
(6)結論:
(9) 在上述實驗中,如果僅將37℃恒溫水浴鍋的溫度調到20℃,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重做上述實驗,出現磚紅色試管中的顏色會比37℃時淺,其原因是 。
答案(1)
溶液
試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丁
—
+
+
—
(2)②混勻。37℃恒溫水浴一段時間
③取出試管,分別加入適量的斐林解析,混勻,沸水水浴一段時間
④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試驗結果
(1)含有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試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試管中出現磚紅色沉淀,其他試管中不出現磚紅色沉淀
(3)酶的催化作用有專一性
(5)20 ℃低于酶的最適溫度,酶活性低,水解產生的還原糖少
【解析】該題是要驗證蔗糖酶和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因此應遵循對照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
⑴因此表格中所填內容如下
溶液
試管
蔗糖溶液
淀粉溶液
蔗糖酶溶液
淀粉酶溶液
甲
+
—
+
—
乙
—
+
—
+
丙
+
—
—
+
丁
—
+
+
—
⑵實驗步驟①按照上表中的設計,取試管、加溶液。
②將上述溶液混合均勻,在37℃恒溫水浴鍋中保溫適當時間。
③取出試管,分別加入適量的斐林試劑,混合均勻,再在沸水浴中保溫一定時間。
④觀察現象并記錄實驗結果。
⑶應該在只有含蔗糖和蔗糖酶溶液的甲試管以及含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的乙試管出現磚紅色沉淀,其他試管不應該出現磚紅色沉淀。
⑷結論:說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
⑸如果將37℃恒溫水浴鍋的溫度調到20℃,由于20℃低于酶的最適溫度,酶的活性會下降,水解產生的還原糖少,所以出現磚紅色試管中的顏色會比37℃時的淺。
33. (10分)
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糖漿,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現在野生菌株對淀粉的轉 化效率低,某同學嘗試對其進行改造,以活得高效菌株。
(1)實驗步驟:
①配置 (固體、半固體、液體)培養基,該培養基的碳源應為 。
②將 接入已滅菌的培養基平板上。
③立即用適當劑量的紫外線照射,其目的是 。
④菌落形成后,加入碘液,觀察菌落周圍培養基的顏色變化和變化范圍的大小。周圍出現 現象的菌落即為初選菌落。經分離、純化后即可達到實驗目的。
(2)若已得到二株變異菌株Ⅰ和Ⅱ,其淀粉轉化率較高。經測定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菌株Ⅱ的淀粉酶蛋白含量高。經進一步研究發現,突變發生在淀粉酶基因的編碼區或非編碼區,可推測出菌株Ⅰ的突變發生在 區,菌株Ⅱ的突變發生在 區。
答案(1)①固體 玉米淀粉
②野生菌株
③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
④淺色范圍大
(2)編碼 非編碼
【解析】⑴利用微生物分解玉米淀粉生產糖漿,首先一步應是配制固體培養基,其碳源是玉米淀粉;其次要將野生菌株接種到培養基上;用紫外線照射的目的是對野生菌株進行誘變處理;加碘液是為了檢驗淀粉有沒有被分解,如果顏色變淺,說明淀粉被分解了,這種菌落即為初選菌落。⑵依題意,菌株Ⅰ淀粉酶的催化活性高,說明該突變發生在編碼區,菌株Ⅱ淀粉酶的蛋白含量高,說明該突變發生在非編碼區。
34. (10分)
(1)人類遺傳一般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多基因遺傳和 ① 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的發病除除受遺傳因素影響外,還與 ② 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典型的 ③ 分離比例。
(2)系譜法是進行人類單基因遺傳病分析的傳統方法。通常系譜圖中必須給出的信息包括:性別、性狀表現、 ④ 、 ⑤ 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 ⑥ 之分,還有位于 ⑦ 上之分。
(3)在系譜圖記錄無誤的情況下,應用系譜法對某些系譜圖進行分析時,有時得不到確切結論,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而且這些系譜圖記錄的家系中 ⑧ 少和 ⑨ 少。因此,為了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需要得到 ⑩ ,并進行合并分析。
答案(1)染色體異常 環境因素 孟德爾
(2)親子關系 世代傳 顯性和隱性,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
(3)世代數 后代個體數 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
【解析】⑴人類遺傳病是指由于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不僅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還環境因素有關,所以一般不表現的出典型的孟德爾分離比例。
⑵從一般的系譜圖中可以看出,系譜圖通常包括性別、性狀表現、親子關系、世代數、以及每一個體在世代中的位置等信息。如果不考慮細胞質中和Y染色體上的基因,單基因遺傳病可分成4類,原因是致病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還有位于常染色體和X染色體之分。
⑶因為系譜法是在表現型的水平上進行分析,并且這些系譜圖中記錄的家系中世代數少和個體數少,所以為了要確定一種單基因遺傳病的遺傳方式,往往要得到多個具有該遺傳病家系的系譜圖并進行合并分析,這們才能得到確切的結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san/75703.html
相關閱讀:廣東肇慶市2019屆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綜生物試題及答案
江西省2019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測試生物試題及答案
談高考生物復習的回歸課本
高中生物試題指導:解答生物學試題注意事項
寧夏銀川九中2015屆高三2月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