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的合理利用》設計
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地理1
二、教材與學情分析:
據《普通高中地理程標準(實驗)解讀》的分析,地理1還是側重自然地理,重點是闡明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自然環境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第三《地球上的水》共3節內容,筆者認為前兩節主要是從不同的空間介紹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水環境”的特點,而本節則側重于闡明人與水的相互關系。所以,樹立正確的水資觀,認清當前全球及我國的水資狀況,懂得科學、基本的水資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無疑是本節的重難點。
其實,本節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學生已接觸、了解過的,但卻是較零碎的,所以本節的學習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并發現問題,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對知識加以應用,從而解決水資如何合理利用的問題。亦可使學生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的意識,強化對人水關系、人地關系的認識。
三、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讀圖分析數據明了水資的概念。
2.結合事例了解水資對人類發展的意義。
3.通過分析圖表資料認識全球和我國的水資狀況,提高讀圖分析能力。
4.以我國為例,針對我國的水資利用狀況,結合所學,學生合作探究我國水資合理利用方案,進而歸納基本的水資可持續利用策略和措施。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增強水資的憂患意識,樹立科學的水資觀,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
2.從全球和未的角度認識環境,培養對環境、資負責的觀念和行為。
四、教學過程:
基本思路:
突出地圖載體與啟發式教學,注重學生對知識的自我構建與應用。以“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過程構建本節的程序與結構,結合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圖片,運用信息技術,以加深學生對現狀的了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 程教 師 活 動學 生 活 動
引入顯示一張著名的新聞圖片,講述相關的故事,指出目前世界范圍每8秒就有一個兒童因喝不到飲用水而死亡。
疑:世界真的沒水了嗎?如何能減少類似的事情發生?我想這是我們應該了解和思考的。
聆聽和思考
鋪 墊:
認識水資1.顯示三個數據讓學生賦予其所代表的意義,從而理解水資的概念。
2.呈現相關事例或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其與水資的關系,使學生了解水資于人類發展的意義。分析、思考、發表見解
分析水資狀況引出問題疑:既然水資如此重要,我們不禁要問,我們所擁有的水資是怎樣的?
請學生讀兩張漫畫和世界六大洲的水資圖,分析歸納世界水資狀況。
點:人口持續增長和經濟高速發展使水資的供需矛盾空前激發。在這種矛盾面前,利益的驅使下,如果過度開發利用和污染水資,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疑:到底如何合理利用水資?
讀圖、分析數據,歸納作答。
看圖、感受、思考
探究問題;水資如何合理利用1.感受奇跡,獲得啟示。仔細閱讀本P68頁的 “沙漠中的奇跡——以色列水資的利用”思考討論兩個問題。
2.探究活動A:仔細“診斷”,為我國水資的合理利用“開處方”。
3.探究活動B:集思廣益,制定節水行動計劃?磿⑺伎、發表看法
合作探究
分享、交流、質疑
解決問題:構建本節的知識框架
收斂思維,構建知識框架。
《水資合理利用》探究活動材料
探究活動A:仔細診斷,為我國水資的合理利用“開處方”。
材料一:下圖。
材料二:我國年產水量約2.8萬億立方米,水資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擁有水量是世界人均量的1/4,居世界的第109位。我國有10個省、市、自治區的水資已經低于起碼的生存線,那里的人均水資擁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國七大水系中日前極大部分河段污染嚴重,86%的城市河段普遍超標,全國7億多人飲用大腸桿菌超標的水,1.64億人飲用有機污染嚴重的水,3500萬人飲用硝酸鹽超標的水。
1.分析歸納我國的水資狀況。
2.開處方:
各地區有針對性的措施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
西北地區
探究活動B:集思廣益,制定節水行動計劃。
節 水 行 動
生活用水
工農業用水
其 他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5867.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