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從容說課
本節內容是在第二節“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世界另一類重要的農業地域類型——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有“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
在學習“大牧場放牧業”時,可出示一幅世界地形圖。把課文中提到的具有這類農業地域類型的主要國家引導學生找出位置,并運用氣候分布規律,說出這些國家大牧場放牧業分布區的共同氣候特征。另外,對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相關分析不能孤立地看待,自然因素是基礎,人文經濟因素是條件,科技進步(交通、草場條件的改善等)是“催化劑”。在分析圖3.15時,應重點把握該區域的海陸位置、地形、發達的鐵路運輸和便捷的海運條件等。在完成P52活動3時,要注意分析對比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畜牧業與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和生產特點,找出共 性與差異,進而得出結論。
在學習“乳畜業”時,要重點掌握產品種類和分布特點,這是理解歐洲乳畜業形成條件的關鍵。乳畜業的規模與城市的發展水平和當地的飲食習慣有很大關系,中要把握這一點。P53動l和2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引導學生利用地圖、數據表格、文字等資料,從氣候、地形和市場等方面綜合分析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和生產特點。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種農業地域類型及其分布。
2.通 過學習大牧場放牧業,學會分析農業區位因素,訓練讀圖分析能力。
3.掌握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等方面的特點。
4.了解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因素的分析,學會歸納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
2.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比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然條件是農業地域類型形成的條件,人類必須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天人合一。
2.人文條件也越來越大地影響到農業區位的選擇,事物是發展的,不能用靜止的觀 點看待問題。
重點
1.理解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兩類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因素。
2.利用圖表資料分析農業區位因素的能力。
教學難點
西歐乳畜業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的比較。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和地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新課導入]
師:通過前面兩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世界上兩種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季風水田農業和商品谷物農業。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的原因,人們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不是種植業,而是畜牧業。在這一節內容的學習中,我們就將認識兩種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地域類型——大牧場放牧業和乳畜業。這節課我們先來認識——
(板書)一、大牧場放牧業
師:從這一農業地域類型的名稱來看,請同學們 說一說這是一種怎樣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國家?
(出示世界地形圖、氣候類型圖)
生:這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主要分布在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
師:對。請說一說為什么大牧場放牧業主要分布在上述這些國家。
生:因為這些國家有大面積的干旱、半干旱氣候區。這些地區植被稀疏,不適宜種植業的發展,只能用于放牧牲畜。
師:上述國家在放牧牲畜的種類上有什么差別?
生:在美國、阿根廷的大牧場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
師:大牧場放牧業是一種面向市場的農業地域類型,具有生產規模大、專業化程度高的特點。請同學們看案例4——潘帕斯草原 的大牧場放牧業。
活動與探究
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例子,歸納大牧場放牧業這種農業地域類型的區位條件。
師:從緯度、地形條件分析.潘帕斯草原具有怎樣的氣候特點?
生:潘帕斯草原基本處于南緯30~40度之間,氣候溫和,地處安第斯山脈的東側,降水適中,因而草類茂盛、草質優良。
師:不錯。請看下面一段材料:
南美洲的糧倉——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沒有樹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東部。面積約76萬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氣候溫暖濕潤,平坦的沃野無邊無際。阿根廷人總是夸耀這塊富饒的土地,說從大西洋岸邊一直耕到西邊的安第斯山麓,連一塊石頭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開墾為農田和牧場。田里盛產小麥、玉米等糧食。牧草豐美的草原到處是白色、黃色、黑色 、花色的良種牛群。
草原上種植的玉米,大部分用來飼養牛羊,牛肉產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殺l千多萬頭牛,除了大部分供國內食用,還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熱鬧的地方是牛肉鋪,宴席上大都 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延農牧業的主要產區,也是南美的糧倉。這里有著阿根廷全國67%的人口,8 0%以上的工業以及許多重要鐵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臟。
師:看了上面這段材料,你從中發現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還有什么區位條件?
生l: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廉,為牧場的大規模經營提供了可能。
生2:市場廣闊。
師:對。從圖3.15上,你還看出這里有什么優越的條件?
生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促進了牧場的商品經營。
師:很明顯,大牧場放牧業除了有著得天獨厚的 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的發展改變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主要是什么條件的出 現刺激了這一農業地域類型的出現?
生l:交通的發展。
生2:海上冷凍船的發明。
師:很好!阿根廷人為了促進這里的牧業的發展,還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
生1:圍欄放牧、劃區輪牧、種植飼料。
生2:打機井以保證人畜飲水和牧草生長所需用水,保證了草場的質量不退化。
生3:飼養良種牛、培育良種牛,加強對牛群病害的防治研究。
師:大家總結得很全面!讓我們來看看活動2:
2.大牧場放牧業在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化、經濟效益、科技應用等方面有什么特點?
(生討論,填寫下表中底紋部分)
經營方式商品化、專業 化經濟效益科技應用
特點集約農業、生產規模大商品化、專業化水平高經濟效益高重視科技應用,例如培育良種牛、改善交通運輸條件、開辟水源、種植飼料、劃區輪牧等
師:我們國家內蒙古、新疆也有著大面積的草場,請看活動3——
3.我國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師引導生討論)
(出示圖片:內蒙古草場)
(生回答,師總結)
我國內蒙古、新疆地區地廣人稀、草場質量好,如果能夠加強科技應用,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場放牧業的生產模式。
板書設計
第2課時
[新課導入]
師: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大牧場放牧業,并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為案例分析其區位條件。隨著工業和城市的發展,在某些地區形成了面向城市市場的商品化、集約化的畜牧業地域類型——
(板書)二、乳畜業
師:說一說乳畜業的生產對象主要是什么?產品有哪些?
生:生產對象主要是奶牛,產品主要有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黃油和奶酪。
師:對。乳畜業主要分布在世界哪些地區?為什么?
生:北美五大湖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 大利亞、新西蘭等地。因為這里多緊鄰消費市場且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運輸不便。目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都有奶牛農場分布于市郊。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
師:不錯。下面我們來完成P53活動。
活動與探究
1.分析西歐乳畜業的形成因素。
(1)飼料因素:為什么西歐有適于養牛業需要的多汁牧草?(提示:從地形、氣候等自然條件分析)
師:請看歐洲地形圖和氣候圖。圖中反映出西歐的地形特點和氣候特征是什么?
生:西歐平原廣闊,多屬溫涼的溫帶海洋性氣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
師:對。西歐氣候溫涼而潮濕多雨,霧日多,日照少,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這種氣候條件不利于糧食作物的成熟,適宜發展奶牛飼養業,因此形成了歐洲人以肉、蛋、奶等食品為主的飲食習慣。
(2)市場因素:為什么西歐對乳畜產品有很大的需求量?
師:表3.1說明了什么問題?
生:說明西歐地區城市化水平很高,市場對乳制品的需求量大,反映了市場因素對乳畜業的重要影響。
師:右下圖又說明了什么因素對西歐乳畜業的影響?
生:西歐飲食習慣對乳畜業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師:(總結)隨著經濟的發展,加之歐洲有較高的城市化水平,城市居民的奶制品消費需求量大。另外,牛奶及大部分乳制品不耐貯藏及不便運輸的特點,決定了乳畜業就更要接近市場分布這一特點。
2.用下列材料論證你對上述問題的分析,并進一步提煉出西歐乳畜業的分布和生產經營等方面的特點。
(生閱讀材料并討論,師歸納總結)
西歐乳畜業商品率、機械化程度高。大城市周邊以生產牛奶為主。離城市較遠的地區以生產乳制品為主。
3.把西歐乳畜業形成的區位條件,與阿根廷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作一比較。
(引導學生從氣候、草場條件、生產對象、市場、交通等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填表(填寫底紋部分):
氣候草場生產對象交通市場
西歐乳畜業溫帶海洋性氣候多汁牧草奶牛城市交通接近市場
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溫帶大陸 性氣候草場質量好肉牛遠洋航行遠離市場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分析了西歐乳畜業形成的 區位因素,運用資料歸納剖析了乳畜業的特點。同時把西歐乳畜業和潘帕斯大牧場放牧業的區位條件進行了對比分析。通過以上幾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農業地域類型的形成是和自然條件密不可分的,同時也深受社會經濟條件的影響,科技的進步、城市的發展、對自然條件的改造,都會使農業區位因素發生改變,因此我們應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農業地域類型的產生和發展變化。
板書設計
問題探究
到超市作一個有關奶制品的調查,分別找到奶酪、黃油等奶制品,普通袋裝牛奶的包裝袋,閱讀保質期、產地等信息。試比較市場上常見的奶制品、袋裝鮮奶的產地分布是否與你所學的知識一致。超市里有沒有來自很遠地方生產的奶制品?如果有,說明了什么因素對乳畜業市場區位的影響越來越明顯了?寫一篇小文章作為成果展示。
課后練習
1.下圖中,正確反映我國水資源、土地資源變化大勢的是………………( )
2.下列農業生產布局受政策以及政府干預手段影響明顯的是……………( )
A. 青藏高原的放牧業
B.上海郊區的乳牛場
C.三江平原的商品糧基地建設
D.河西走廊的灌溉農業
3.關于潘帕斯草原大牧場放牧業區位選擇條件的敘述,欠妥的是………( )
A.氣候溫和,草類茂盛
B.地廣人稀,土地租金很低
C.距海港較近,交通方便
D.經濟發達,本地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4.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 )
A.與澳大利亞的混合農業相同
B.是一種新型的混合農業
C.生產對象主要是水稻種植和家禽養殖
D.與美國、阿根廷的農業相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59141.html

相關閱讀: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
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