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城市化過程與特點 學案(湘教版必修2)
【學習目標】 運用有關資料,概括城市化的過程和特點。
一、城市化
1.含義:又叫城鎮化,指人口和產業活動在空間上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①______地區的過程。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表現和必然結果。
2.表現城市人口占② 的比重持續上升勞動力從第一產業向第二、三產業逐漸轉移城市③ 不斷擴大
3.意義
過程意義
城市創造出較多的④______機會,大量吸收農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與鄉村交流,縮、輄_______________差距
城市是區域的中心,帶動廣大農村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地區⑥________________
城市化與工業化相互影響城市化有助于提高⑦________________的效率,工業化使城市化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
現代大城市成為⑧____________基地和⑨________________中心提高區域的整體發展水平
城市化向鄉村廣泛地⑩__________________影響鄉村的______________方式,提高鄉村的對外開放程度
二、城市化動力機制
1.主要動力:__________________。一般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
2.與工業化的關系:在大多數城市,工業是城市經濟的______________,能夠安排大量的勞動力就業,并為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3.與第三產業的關系:______________的城市,服務業相對發達。
三、城市化特點
1.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
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
特點目前已推進到相對__________的發展階段,城市化水平高;市區范圍明顯擴大,城市______地帶發展較快;出現高水平的______________總體水平較____,推進迅速;城市化水平很____________;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
問題大城市過度擴張,________________的居住環境逐漸惡化,中心區表現出衰落跡象出現了“______城市化”或“滯后城市化”;城市生態破壞嚴重,人居環境質量大幅度下降
解決
措施建設__________和工業區;營造高質量的______________大力發展城市及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提高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進程;合理安排農村勞動力就業,促進鄉村向城市轉變
2.中國城市化
(1)特點
(2)過程
(3)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基礎達標練
考查點1 城市化
1.下面所示四幅圖中能正確反映城市發展一般規律的是( )
2.讀“北京城市空間擴張的GIS圖”,下圖反映出北京地區城市化的標志為( )
A.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B.城市用地面積增加
C.城市人口比重減小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考查點2 城市化特點
3.下圖表示“中國、日本、美國、英國四國城市發展圖”。則按甲、乙、丙、丁順序分別對應的國家是( )
A.英國、日本、中國、美國
B.美國、英國、日本、中國
C.英國、美國、日本、中國
D.中國、英國、美國、日本方法技巧練
圖示法分析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城市化進程的特點
下圖是“世界各國城市人口比重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關系圖”;卮(1)~(2)題。
(1)由上圖可作出的正確判斷是( )
A.中國城市化進程可以用曲線N段表示
B.a線表示發達國家目前的城市化平均水平
C.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的國家,通常城市化速度也快
D.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的國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高
(2)現階段中國城市化進程表現為( )
A.城市人口老齡化加快
B.東、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
C.大城市周圍衛星城發展較快
D.大城市人口開始向鄉村回流
方法技巧
活動思考
1.其主要原因是:大城市中心區環境惡化,地價上漲,交通擁擠,居住條差。城市郊區和中小城鎮基礎設施完善,再加上高速公路的發展、私人汽車的普及,許多人在城市中心區和郊區之間做“鐘擺式”移動。這種逆城市化現象進一步促進了中小城鎮的迅速發展。
2.不合理。理由是:(1)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過程不是隨著國內工農業生產的持續發展而提高的,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因為農業提供不出足夠的剩余產品維持城市人口的增長,城市也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勞動力。農村剩余勞動力大量流入城市,給城市就業、基礎設施建設和進一步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引起許多社會問題。(2)工業生產和城市擴展對當地生態造成很大破壞,導致城市人居環境質量大幅度下降。
3.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特點的比較。
國家
類型城市化特點原因
發達
國家起步早,目前速度變緩工業化早,城市化已推進到相對成熟的階段
城市化水平高經濟發展水平高,促進了城市化發展
出現逆城市化現象人們對環境質量的要求提高,郊區基礎設施完善
發展
中國家起步晚、發展快國家獨立較晚,隨著民族經濟的發展,人口迅速增長
城市化水平低農村人口基數大、增長快,城鄉經濟發展出現巨大反差
城市發展不合理城市經濟畸形發展,人口增長快,農村勞動力大量涌入城市
4.城市化的發展要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一般說,經濟越發達,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經濟發展速度越快,城市化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城市化水平明顯超過了本國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工業化水平,城市總體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就會出現“虛假城市化”的現象,產生許多社會問題;如果城市化進程顯著落后于相應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工業化進程,就會出現“滯后城市化”現象,阻礙經濟和社會的發展。(P39)
活動探究
1.
現階段中國城市化的特點
在城市化速度方面快,呈現加速發展的態勢
在城市化動力方面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
在產業結構
變動方面由第一產業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轉變
在人口流動方面由內地流向沿海,由區流向平原,由經濟欠發達地區流向經濟發達地區,由農村流入城市
在城市建設方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城市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在環境生態
保護方面采取了許多措施,城市生態環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樂觀
城市化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基本協調,但也存在許多問題,特別是我國人口眾多,就業問題是城市化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工業是城市經濟的主要支柱,能夠安排大量勞動力就業,并為服務業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城市發展與工業化進程的關系密切,應大力促進工業化進程
2.在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城市的發展必須要考慮當地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利用自然資,適當發展城市規模和數量,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努力和自然環境保持協調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
積極
影響給城市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緩解了城市部分行業勞動力的供求矛盾
改變了城市的經濟結構,為城市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作出了貢獻
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發展,增加了城市的收入
促進了城市周邊地區的農、牧、漁和副業的發展
為城市第三產業的發展創造了條,方便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為城鄉思想化交流創造了條,推動了城市化向多元化發展
總之,可以增加農民收入,縮小東西、城鄉經濟差距;促進投資,擴大內需,拉動國民經濟增長;促進我國工業化進程和第三產業的發展,開辟更廣闊的就業渠道。(P40)
參考答案
知識清單
①城市 ②總人口、塾玫匾幠!、芫蜆I ⑤城鄉發展
⑥產業結構、吖I生產、嗫萍紕撔隆、嵝畔⒔涣鳌、鈹U散和滲透 生產生活 社會經濟發展 主要支柱 經濟繁榮 成熟 邊緣 大都市帶 低 不平衡 市中心區 虛假 衛星城 人居環境 城市人口 城市數量 城市化水平
城市不斷提升 城市化與工業化 自然資 大、中、小城市 以人為本
基礎達標練
1.A [A圖顯示出城市規模擴大,城市數量增加,最后出現衛星城甚至形成城市群,符合區域內城市發展的一般規律。]
2.C [根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城市化差異,可首先判斷丁對應的國家是中國,甲和乙對應的英、美兩國城市化水平較高,但目前發展緩慢。]
方法技巧練
(1)D (2)C [(1)我國城市化水平(45%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從圖中看出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高的國家,一般城市化水平也較高,但城市化速度并不快。(2)城市人口老齡化加快與題干不符,我國東部城市化速度快于西部,大城市周圍衛星城發展較快,但大城市人口并未向鄉村回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49842.html
相關閱讀: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