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城市化的影響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龍文教育學科教師輔導講義
課 題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目標
1.了解城市化過程對自然地理環境及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
2.掌握城市環境問題及逆城市化現象。
3.了解我國城市發展趨勢,明確我國今后城市發展方向。
重點、難點
1.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城市環境問題。?
3.我國城市發展趨勢。
考點及考試要求
1.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城市環境問題。?
3.我國城市發展趨勢。
內容
一、城市導致的地理環境改變
1.景觀的改變
①大規模的城市建設改變了原有的自然環境,使原來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②改變了下墊面的原有性質,使城市產生熱島效應,而且還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周圍地區的自然環境。
③城市建設過程破壞了原有的河網系統。
④城市的生產生活污染,尤其是工業“三廢”,干擾和破壞了所在地區的環境生態。
2.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
①改變了土地利用方式,原先的農業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并形成了城市功能分區。
②改變了居民的就業形式,區域產業活動以非農業活動為主體。
③建筑物密集的城市景觀取代了原先的鄉村景觀。
④城市化過程使人口和產業活動由分散到集聚,與此同時,經濟開發和信息交流得以大幅度加強。
⑤促使現代文明向傳統文化廣泛滲透,強化了當地與外界的文化交流與融合。
二、城市環境問題
1. 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地貌)改變原有下墊面性質;(水文)破壞原有河網系統;(植被)破壞原有環境生態;(氣候)改變小氣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產生了大氣、水、生態等方面的環境問題
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改變了土地利用方式;改變了景觀與生態系統;改變了地方文化;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文化的進步,但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如貧困、治安、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傳統文化風貌破壞等)
2.城市環境污染及其危害
污染類別危 害
大氣污染危害人類健康、破壞土壤、水質、生物、腐蝕建筑物
水體污染危害人類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繁殖
噪聲污染破壞生活環境
固體廢棄物污染影響環境衛生和人類健康
光污染刺激人的視覺,誘發交通事故
電磁波污染影響人體健康
3.城市病的主要表現
4.原因:城市是人類產業活動高度集中的區域;長時期和高強度的產業活動;不合理的城市規劃等。
5.逆城市化:又叫城市郊區化
6.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
①建立衛生城、開發新區。②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條件。③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控制污染物排放量,適當分散污染源;進行合理規劃,合理安排各類用地)。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
【案例分析】P45活動“移植大樹之風為何屢禁不止”
【點撥】1、大量移植大樹對樹木原生存地會造成嚴重的環境破壞,直接影響當地的生態群落,還會引發水土流失、泥石流、山體滑坡、洪澇、沙塵暴等自然災害,并且違反國家保護古樹的有關法規。
2、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上游失去了森林,則下游失去水源補充,致使水資源缺乏;使河湖淤塞,增加了洪災的機率,加大了防洪投入。城市是區域生態環境的一部分,區域環境受破壞,城市也會遭殃,產生一系列城市病。
3、生態城市是指符合自然生態規律和適合人類生存的可持續發展的城市。做到:①統一規劃; ②城郊防護林和城內綠地構成層級系統; ③盡量種植適生的本土草和樹; ④要花、草、灌、林相結合; ⑤依法保護綠地。
三.我國城市發展趨勢
①城市經濟逐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②大型中心城市加速發展,輻射帶動功能顯著增強。
③有更多的農業人口進入城市或當地的小城鎮。
④控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治理各種“城市病”。
⑤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構建和諧的人居環境。
⑥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
注: 現代化城市要具備兩個屬性,即生態化和特色化。生態化的中心是人與自然的協調融合;特色化的中心是人與文化的協調融合,創造一個為市民提供具有文化特色的“家園綜合體”。自然背景和社會文化傳統千差萬別,因此城市特色應該五彩繽紛,萬紫千紅。
[典型例題]
1、城市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正確的是
A、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使原先的地形變得高低不平
B、城市經濟活動強烈地改變了下墊面的性質,從而導致城市氣候類型的變化
C、城市在建設的過程中會破壞原有的河網系統,導致城市地區水系紊亂
D、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為主要的生活污染
解析:大規模的城市建設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環境,使原來的自然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城市建設雖然使下墊面性質發生改變,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該地氣候類型。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其中最為主要的是“工業三廢”。
答案:C
課堂練習:
一、選擇題
1、城市化過程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
A、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下降
B、使城鄉差距大幅度縮小
C、城市現代文明深受鄉村文化的影響
D、城市居民十分向往鄉村生活
著名的“春城”昆明市氣候宜人,環境優美,基于這個地理特點,昆明市提出了建設湖濱生態市的發展戰略。
但是滇池水環境污染問題成為實施這一戰略的障礙。回答2~4題。
2.昆明氣候四季如春的決定性因素是
A.西南季風的持續影響
B.臨近滇池和森林植被覆蓋率高
C.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
D.比較低的緯度位置和比較高的海拔高度
3.滇池被譽為“高原明珠”,其海拔高度在
A.800~1000米之間
B.1800~2000米之間
C.2800~3000米之間
D.3800~4000米之間
4.昆明市實施建設湖濱生態城市發展戰略的主要對策之一是
A.填埋嚴重污染的滇池水域,借此拓展城市新區
B.全面實施環滇池截污工程和生態恢復工程
C.環湖大規模建設濱水型城市新區
D.把昆明市區耗水量大的工業企業遷至滇池湖畔
資料一:倫敦原有“霧都”之稱,1952年該市就發生了震驚世界的酸霧事件,導致4000人死亡。近年由于政府采取措施,幫助居民和工廠企業改用煤氣、柴油等燃料,并限制私人小汽車在市區內使用,空氣質量大為提高,霧日已不多見。
資料二:在一些西方大城市里,由于環境惡化、地價上漲,交通事業的發展,一些大城市每天有幾百萬人次作“鐘擺式”移動,如倫敦老城區白天人數達100多萬,夜間只有十幾萬。
資料三:近幾年昆明市投資100個億治理滇池,抽取湖底淤泥,打撈湖面藻類,并對附近排放污水的300多家企業實行關停并轉,使滇地逐步重現碧水豐姿。
據此回答5~8題。
5.在英國各城市中,倫敦“霧都”形成的關鍵原因是
A.距離海洋近,空氣中水汽含量高
B.地形閉塞,不利氣流擴散
C.工礦企業、家庭爐灶使用煤、石油為燃料,導致空氣中煤煙、粉塵等凝結核含量增高
D.北大西洋暖流增溫增濕
6.我國某市有兩家大型有色金屬冶煉廠,近年該市也多次發生酸霧事件,從城市發展的角度,該市準備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對金屬冶煉廠實行關停并轉
B.增加化學設備,通過化學手段消除廢氣中的SO2
C.在有色金屬冶煉廠附近辦硫酸廠,回收利用廢氣中的SO2
D.縮小工廠生產規模,控制廢氣排放量
7.下列有關滇池的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目前滇池附近工廠紛紛建設污水處理場,犧牲了經濟效益換來了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B.滇池治理前魚類逐年減少,主要是附近工廠排放大量的有毒物質所致  
C.滇池治理前湖水生化需氧量在每升4毫克以下
D.治理滇池過程中,抽取淤泥是為了減少湖中植物營養物,控制藻類生物的生長
8.從倫敦老城人口白天和夜間的變化,反映了西方國家城市化進程中出現的新趨勢是
A.分散城市職能
B.郊區城市化
C.通過政府職能控制城市人口
D.進行合理規劃,市區為第二、第三產業區,郊區為居民居住區
9、對于逆城市化的理解,正確的是
A、逆城市化是城市無限擴大的結果
B、逆城市化是城市化進程從集聚到擴散的一個新階段
C、逆城市化現象的出現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響
D、逆城市化是目前發展中國家出現的主要現象
10、下列有關我國城市的發展趨勢正確的是
①城市經濟逐漸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 ②強調以人為本,注重構建和諧的人居環境
③控制環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發展 ④運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現代化水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綜合題
11、“新奧運”促進了新北京的發展,2003年國務院批復《北京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研究》的報告,提出北京“兩軸??兩帶??多中心”的城市空間新格局。兩帶指東部發展帶和西部生態帶。東部發展帶即在順義、通州、亦莊重點建設新城(而非衛星城),西部生態帶即在昌平至沙河、門城至首鋼以及長辛店、良鄉、黃村等新城進行新的定位;卮鹣铝袉栴}。
(1)根據下表中的多年平均北京氣溫、降水資料,描述北京的氣溫和降水的主要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份123456
平均氣溫(℃)-4.3-1.95.113.620.024.2
降水量(mm)2.65.99.026.428.770.7
月份789101112
平均氣溫(℃)25.926.416.912.74.3-2.2
降水量(mm)175.6182.246.718.86.02.3
(2)水資源短缺是北京城市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因此,建設節水型城市成為北京可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其主要途徑有________(選擇填空)。
 、偌涌炷纤闭{工程建設 ②農業生產中推廣噴灌、滴灌等先進灌溉技術
 、墼谏絽^修建大型蓄水工程 ④適度提高北京市居民生活用水的水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北京中心區兩軸指京城中軸線(或城市中軸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兩軸地帶的城市職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
(4)建設東部發展帶對產業空間布局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城市職能的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有哪些積極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試分析將西部定為北京生態環境帶的主要原因及意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C 2. D 3.B 4.B 5.C 6.C 7.D 8.B 9、B 10、D
11、 (1)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或7月均溫在25℃左右,冬季在0℃以下或年溫差較大);全年降水量在600 mm左右,降水的季節變化明顯,(或夏季多雨,冬季干燥)。(2)B(3)政治、文化。(4)對產業空間布局的影響:建設若干新城,能夠吸納、轉移產業和人口,進而為北京產業提供廣闊發展空間。
對城市職能的影響:避免城市職能過于集中(或分散城市職能);使城市中心區政治、文化職能(或首者職能)更加突出。
對解決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的積極影響:改善城市中心區環境污染、改善交通擁堵狀況,居住條件改善、綠地面積增加、社會治安改善、就業率的提高。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62958.html

相關閱讀:《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