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交通與通信發展帶來的變化學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記憶方法網
M
江蘇省丹陽六中案
年級高一學科地理執教
學習要求:
1、舉例說明近現代交通、通信的發展對促進全球化的重大推動作用。
2、了解不同時期聚落空間形態與交通運輸布局的關系。案例分析交通運輸方式和布局的發展變化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3、理解交通發展對商業網點的分布和密度的影響
知識梳理 第三節 交通與通信發展帶來的變化
一、交通與通信發展帶來的變化
1、交通、通信工具的發展
(1)時空距離縮短,促進 化。
(2)交通運輸 和 的變化導致:①聚落______的改變 ;②商業網點______的變化
(3)列表比較電子郵件和普通郵件的差別
項目傳遞網絡通信方式傳遞速度成本
電子郵件
普通郵件
二、對聚落空間形態的影響
1.聚落分布:沿交通干線 和 , 成為聚落的 。
2.交通線的發展變化:會帶動 的變化。交通線衰落,會引起 的衰落。
三、對商業網點分布的影響
1.商業網點分布主要區位因素
商業街:① 最優原則――城市的 處
② 最優原則――市區 邊或市區邊緣的 沿線
商業小區:分布于 內,滿足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2、影響商業網點布局:自然環境為商業網點形成和發展提供必要前提
山區平原
形成
密度
效益
組織形式
4.影響商業中心的分布:
(1)商業中心的形成條件:① ②
(2)交通運輸方式的 化、 化、 化,一方面擴大了對 的影響,另一方面又涌現出了眾多的 ,點線結合,有利于商品的集結和疏散,而且也提升了商業網點的 和 。再加上現代商品冷藏、包裝技術進步,更加促進了商業網點的發展。
導學檢測
1.當前成為許多國家技術競爭制高點的是( )
A.全球定位技術B.航天航空遙感技術 C.信息高速公路技術D.克隆技術
2.某縣醫院醫生用最經濟的方法邀請各大中城市里大醫院的著名主任醫師為疑難急癥病人會診,從中拿出最佳治療方案,他們所依靠的是( )
A.長途電話B.電報C.國際互聯網D.傳真
3.今天,一個全球性企業可以把它的研究開發部、加工基地、銷售總部分設在世界各地,而這些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就像在同一座辦公樓一樣方便,這有賴于( )
A.交通運輸網B.郵政網絡C.電信網絡D.“金橋”工程
下面四幅城市形態圖是在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下形成的。請據圖回答4~5題。
4.圖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態是
A.①B.③C.②D.④
5.有關上述四幅圖所處時期的說法,正確的是( )
A.①是火車―電車時期 B.③是汽車時期 C.②是高速公路時期 D.④是步行―馬車時期
6.下列有關城市分布形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世界各地的聚落分布形態差別不大 B.交通運輸只對城市擴展方向產生影響
C.交通運輸由內河向外海遷移時,城市也由內地向沿海遷移
D.鐵路對城市的形態沒有產生影響
7.下列有關商業中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東北的森林地區由于林產品豐富,所以容易形成商業中心
B.在西北地區由于人口稀少,形成不了商業中心
C.我國的商業中心都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
D.交通位置是影響商業中心形成的重要區位因素
8.沈大高速公路邊上的西柳服裝市場的區位因素是( )
A.歷史原因B.自然條件好C.國家政策D.交通便利
9.在下圖所示三個地點,最先發展成商業中心的是( )
A.A點B.B點C.C點D.都不能
10.我國最大的商業中心是( ) A.北京 B.廣州C.上海D.沈陽
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商業中心一定與交通樞紐結合在一起B.交通方式的變化吸引商業中心向新的地點遷移
C.地理位置適中的邊境線附近地區容易形成商業中心D.鄭州商業中心的形成得益于它是一個鐵路交通樞紐
2、交通和通信是聯系________的紐帶( 。
① 生產和消費、诠I與農業 ③城市與鄉村、艿貐^與地區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事物和技能中,能為“地球村”村民之間提供快捷信息交流的是( 。
①手機短信、陔娮余]件、垡曨l聊天、芤苿与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關于交通發展與城市空間形態變化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鐵路和公路的發展,促使城市街區沿交通干線兩側不斷地向外延伸和擴展
B.近、現代城市交通的發展為城市規模的急劇擴大提供了條件
C.私家車的普及和快速道路系統的建立使不少城市的空間形態呈星狀
D.隨著地鐵和高架公路的發展,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化更加靈活、多樣
5、圖4-3-4中能正確反映城市形成和發展的一般規律的是( 。
6、關于商業網點與交通運輸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商業網點的密度與交通條件有關B.商業網點主要沿鐵路線分布
C.商業網點的效益與交通運輸的發展和變化有關D.商業中心往往與交通樞紐結合在一起
7、與上海成為我國最大商業中心的關系不明顯的是( 。
A.上海位于長江入?,京滬、滬杭鐵路在此交匯
B.上海市既是全國最大的商品生產地,也是全國最大的商品消費地
C.長江中下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D.上海高等學府云集,技術力量雄厚
8、將下列內容按因果關系排列,說明商業網點的形成過程 ( 。
①商業網點的形成 ②生產地域分工 ③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差異 ④商品交換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   D.③④②①
9、根據圖4-3-1中某市城市空間形態的變化,分析回答:
(1)1949年以前該市的城市形態呈______狀,街區沿________伸展,這是因為當時該地的主要運輸方式以 _____為主。
(2)目前該市的城市形態呈_____狀,形成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響該市城市空間形態發生變化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讀圖4-3-2,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⑴甲、乙、丙、丁四大商業中心的共同區位因素是_______提供的 條件。
⑵乙地商貿發展前景比甲地廣闊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⑶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城市得以形成和發展的自然原
因是位于 處,有大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丁城市則處于_ _,因此它既是_____港,又是 港。
(5)____城市最有可能發展為本區域的最大商業貿易中心。
4、讀圖4-3-3“我國重要商業中心的分布”,完成下列各題:
⑴填出圖中數碼代表的商業中心名稱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⑵圖中商業中心按照規模,均屬于______性商業中心,它們對全國或較大范圍內的商業流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⑶我國主要的商業中心為什么多分布在東部地區?其原因是: _____ 。
⑷上海能夠成為全國最大商業中心的原因有______(多項)
A、本身擁有較強的商品生產和消費能力 B、有豐富的商業管理經驗
C、擁有商品經濟發達的廣闊腹地   D、有發達的的交通運輸系統
課 后 作 業題源:
問題統計 分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yi/78383.html

相關閱讀:3-1氣候在地理環境中的作用教學設計
第三節 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4.3 河流地貌的發育 學案(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節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人口的數量變化》教學設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