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新課程在農村中學的活用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初中數學新課程是以學生發展為基本理念,提出改變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勤于動手,將教學內容逐步呈現的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反映了新時代對數學教育的要求,明確了數學課程的價值取向,蘊含著豐富的素質教育理念。

  然而,在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農村的中學生數學基礎差,厭煩數學,缺乏動手實踐能力,這是許多從事農村中學數學教育工作的教師普遍感受到的難題。因此,活用新課程,充分挖掘農村教育資源,使農村學生感受到生活處處有數學,并喜歡上數學,加強動手實踐能力,是我們廣大從事農村教育工作者的重任。

  一、數學新課程體現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

  數學新課程突出體現了義務教育的普及性、基礎性和發展性,使數學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使每個接受教育的學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真正讓每個學生打好基礎,促進每個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對于農村大部分的學生來說,新課程的使用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

  二、注重聯系生活,關注學生發展

  數學學習的內容是現實的,與生活緊密相連,要學以致用,主動讓學生對數學產生喜愛,自覺地去學習。新課程不僅考慮到了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是遵循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農村學生不喜歡數學、覺得難,這正是他們數學差,不能做到學以致用的原因。許多農村學生,由于生活條件的限制,見識少,所學知識均為書本知識,對于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等一無所知,因此,他們認為所學的知識對以后都沒什么用,還不如不學。

  三、倡導自主探索,動手實踐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主要是關注培養模式的變化和調整,強調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化和持續發展。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是單純的記憶和模仿,動手實踐、自主探索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新課程具有現實性、探究性、趣味性和綜合性等特征,為廣大學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平臺。

  同時,新課程廣泛地使用想一想、做一做、折一折、討論、探究等處理傳統內容,豐富了解決數學問題的工具,增設了“數學建模、研究性課題、數學文化”三個板塊內容,可以使教師極大地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自由地展現自己的教學藝術,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參與數學教學過程施展自己才華的機會。

  農村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主動性、探究性,也沒有預習的習慣。作為教師我們要著力引導,不能單單地授完課,布置作業就行了,在當今的知識經濟社會,學會主動學習,自主探索才能更好地適應這個社會。

  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當學生對某種感興趣的話題產生疑問并急于了解其中的奧秘時,我們教師不能簡單地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識直接傳授給學生,而應該充分相信學生的認知潛能,給他們一點提示,鼓勵他們自主探索,通過觀察、推理、查資料、交流等方式解答。

  四、讓學生勤動手,真正體驗數學

  要讓學生動手做數學,而不是用耳朵聽數學,要通過動手實踐后才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十分關注學生的直接經驗,讓學生在一系列的親身體驗中發現新知識,理解新知識和掌握新知識,通過在做數學中學習數學,發展思維能力。

  農村學生的動手能力存在一定的弱勢,缺乏這方面的鍛煉。所以,我們教師應加強學生這方面的訓練。選擇什么材料,由學生自己想辦法解決。身處農村的學生,大部分都可以想到充分利用土資源。將泥巴捏成正方體,再一一地進行實物指導,這樣通過觀察、交流后,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加深了理解。

  “教師教,學生學”的傳統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新的教學觀,教師的角色已從傳授者轉變為引導者、組織者。新課程的推行,適應了時代的潮流,城鄉一盤棋,要求農村教育工作者與時代同步,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充分地使學生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學好數學,用好數學,真正轉變農村學生的思想,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學數學”為“用數學”,加強農村學生的數學基礎,增強動手實踐能力。特別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農村教育工作也是建設中的重點,新課程的改革適應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結合新農村建設,教好數學課程是我們的光榮使命。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李永好



相關鏈接>>

1、決戰高考數學之五月沖刺復習(學生版)

2、全國各地屆高三第三次模擬、調研數學(理)試題匯總

3、全國屆中考數學模擬試題匯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010938.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