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作者/徐慶江

  《數學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學教育改革浪潮。數學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科學把握數學教學改革的正確導向,努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推動數學教育沿著健康、持續發展的方向前行。

  一、科學把握課改核心,轉變數學學習方式

  數學教師應以學習者的角色去體驗數學學習,從學習者的立場來發現問題、反思問題,進而引發學生“學會向數學知識提問”“學會向數學問題解決提問”。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找到最佳的教學方案,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數學學習過程的實質是現實各種數量關系內化上升為形式化的過程。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決定了“數學教育的主要活動是思想實驗”。這充分體現了數學教育本身的嚴謹性特點。為此,數學教師應充當教練的角色,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以千差萬別的方式練就千差萬別的學生,從而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須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數學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學應是一種反思與體驗性教學。從這個角度上講,數學教師應當以評價參與者的角色去反思自己的教學,強化數學教學的評價意識。在有效教學中進行有效評價,在有效評價中進行有效教學,使教學與評價形成互動機制。在教學過程中構建理想教學標準并在此基礎上實現理想教學,從而使理想教學與理想評價形成良性互動。同時,數學教師還要創設有利于學生主動建構數學知識的學習環境。

  二、改進教學策略,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在中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科學把握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教學有效性。

  1.注重目標的全面性,提高教學目標達成的有效性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要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方面的目標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強調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必須有利于其它目標的實現為前提!彼粌H強調知識與技能的理解掌握,而且讓學生在分析現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中,經歷知識與技能的形成與應用過程,“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不僅強調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的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思維能力”,改變用“純數學”去解決問題的方式,注重讓學生從現實世界和生活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發展數學,讓學生在掌握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合作與交流,“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能夠“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在關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同時,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與態度,弘揚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讓學生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讓所有學生獲得共同的數學教育的同時,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分析教學目標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教學目標,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目標,使教學目標能起到指導教學的作用。

  2.激發學習動機,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主動參與的有效性

  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機地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逐步樹立為國家和民族的振興而學習的目的;循循善誘地引導和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障礙,通過學習成功的體驗不斷提高學習以至人生的境界,這是培養和提高學生持久的學習動機的根本途徑;教師要把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貫穿教學過程之始終。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學習中,教師應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鼓勵和監控學生的討論和練習過程,但不控制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應使自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通過示范邊想邊說以及演示,幫助學生把新信息與已有的知識聯系給學生探索和反饋,幫助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教師應使自己成為合作學習者、合作研究者:教師把自己當做學習者,與學生一道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3.形成概括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自主建構的有效性

  教師的教學不能完全按照教材上的知識排列順序,按部就班地、勻速地進行,必須根據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對知識的理解,對教材進行加工,讓學生形成知識的認知結構。教師可以根據知識的相似性對其進行歸類,也可以對知識之間的關系加以組織和提煉。當學生通過認知結構內化加工,認識到了知識的共同特征和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之后,知識就具有了一定的意義,進而會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數學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是“接受??建構”式的,它是一個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接受前人已有數學知識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必須有學生自己積極主動的建構活動。由于學生處于身心發展階段,教師的啟發引導是必須的。因此,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導下,尋找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指導與學生自主探究之間的平衡,把握好教師對學生數學學習的“干預度”,是數學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個關鍵性課題。指導和幫助學生學會整理知識,能夠有力地促進學生知識學習的結構化。教師指導學生整理知識的原則是:提供整理方法和程序的具體示范;發揮學生集體的互助與促進作用。指導過程包括這樣幾個步驟:一,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具體的教學過程,示范整理知識的方法和過程;二,指導學生通過小組或伙伴合作進行知識整理;三,讓學生獨立地進行知識整理;四,對整理的結果進行交流討論。

  4.營造民主和諧的人際關系,增強師生互動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中教師采用民主的管理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為了促進學習者的知識建構,教師要創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氣氛,在教師與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討論、爭辯和合作,教師自己要耐心地聆聽學生的想法,以便提供有針對性的引導。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氣氛是教師培養起來的,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關系,對于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教師對每個學生的態度,雙方情感的協調或建立愉快的信任和合作關系,需要以教師自身積極情感的建立為基礎,以此來感染和喚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努力做到:⑴對學生任何正確的反應給予積極的強化,如微笑、點頭、重復和闡述學生的正確答案,說一些肯定和鼓勵的話。教師不應該忽視或者嘲笑學生的錯誤反應,應該鼓勵學生繼續努力。⑵上課期間,教師應該與每一位學生進行個人的、積極的交流,針對他們的作業內容、完成方式等說一些支持的話,并認真傾聽和接受學生對教學的正確想法。

  總之,每位數學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發展權利和需要尊重理解的人;充分認識到只要條件具備,所有智力正常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獲得成功;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人。讓我們堅信,只要我們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作者單位:162850內蒙古呼倫貝爾市莫旗民族中學)《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出自:范文先生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939537.html

相關閱讀: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