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題信息來源廣泛,題設障礙巧妙。有的題目解題條件隱蔽,有的故意設置迷惑條件,怎樣才能排除無效信息的干擾,迅速切中題目要害呢?
第一抓住關鍵詞句,就找到了解題的突破口。第二學會避陷阱、破定勢,要善于發散思維,從多角度思考問題。第三挖掘題目中的隱含條件,將所給信息進行合理轉換,例如換一種方式表述條件、將圖表轉換成文字、將文字信息轉換成圖表,將抽象的信息具體化,隱藏的條件浮出來,從而明確問題的指向。
靈活解題。解題就是將題目中的相關信息與學科知識掛上鉤,進行重組和整合,通過一系列思維活動使問題得到解決。要做到以下幾點:
準確進行知識掛鉤:考題設置的情境真實地模擬現實,不像書本知識高度理想化、模式化,有些情境甚至是學生前所未聞的,但總可以從課本上找出知識依據。例如2000年三省高考理科綜合中“驗證鈣離子在血液凝固中的作用”的實驗題,并不能與教材中某個具體實驗對號,它所考查的是學生是否掌握了生物學研究的一般方法和原理,實驗步驟是否具可操作性,是否設置了對照實驗,能否有效控制實驗變量、排除干擾實驗的因素等。
運用多種思維方法:尋求答案的過程是思維的過程,要使用對比、分析、綜合、推理、聯想等多種思維方法,防止思維僵化。
實行學科思維間的組合:學科內綜合有時也要借助數、理、化知識,跨學科綜合更是如此。要重視理、化、生三科在方法體系上的共同點,在知識體系上的契合點,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結合點。
關注社會熱點:很多社會熱點問題(如環境保護、沙塵暴、人類基因組計劃、克隆技術等)與生物學密切相關,都可能成為高考命題的材料來源。
科學作答不可忽視。答案要準確,要做到層次清晰、條理清楚、邏輯嚴謹。答案宜簡潔,要緊扣基本觀點。答案要體現創新精神,尤其是開放性的試題,可以大膽用多種方式解答。要盡量使用規范化的學科語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130280.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