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把握時間,認真學習,為將來的路奠定基礎,為學子整理了“高中生物解題技巧綜述:注意一些“潛規則””一文
高中生物解題技巧綜述:注意一些“潛規則”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學科特點,都有一些特有的“潛規則”。當然,生物學科也有一些特有的“潛規則”。比如,驗證性實驗試題的結論一般要求與教材上的正面知識一致;課本上出現過的遺傳性狀(遺傳病)要依據課本書寫和推導;“遺傳類型”沒有特別指明的情況下指的是“表現型”;遺傳系譜圖推導中沒有說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例4、用放置太久的洗碗水做水質污染實驗時,不能使0.01%亞甲基藍溶液褪色,其合理解釋是
A。溶解氧太低,好氧細菌已死亡 B。亞甲基藍溶液濃度太低
C。好氧細菌大量繁殖 D。溶解氧太多
解析:0.01%亞甲基藍溶液是活體染色劑,不影響生物(細菌)的正常生理活動。好氧性細菌可以在洗碗水中大量繁殖,將藍色的亞甲基藍陽離子吸收到細菌細胞內,從而使0.01%亞甲基藍溶液的藍色褪去。故人們常利用亞甲基藍作為指示劑,根據藍色的褪色程度來鑒定水質的污染(檢測好氧性細菌的相對數量)程度。當洗碗水放置時間過長時,水中溶解氧太低,好氧性細菌死亡,就不能進行有效地鑒定。同學們應該掌握指示劑變色的原理,注意水污染可能產生的影響及水體自身凈化所發生的變化。這些實驗知識都要求與課本的正面知識(原理、操作、現象、結果、結論等)一致。答案:A
技巧詮釋:在解答一些特殊選擇題的時,我們除了掌握相關知識外,還要注意一些學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識點特有的“潛規則”。只有在考慮了這些“潛規則”和知識陷阱的前提下選擇出來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選項的迷惑。當然,有些同學或許會問:“那有那些潛規則呢?”,這個需要同學們慢慢去收集和整理。只有這樣,你們才能達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生物解題技巧綜述:注意一些“潛規則”由整理提供,愿考生學業有成。更多關于高中生物考試內容請關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33581.html
相關閱讀: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