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掌握規律,精準打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  要:本文通過對近三年廣東高考生物非選擇題的命題特點分析,探尋高考生物非選擇的命題方向及動態趨勢,對高考非選擇題所透露的信息及規律作一洞悉及捕抓,以期對高三科學、有效的復習教學,作出有益的思考與策略。

 

關鍵詞:廣東高考生物  非選擇題  分析  備考策略 

 

2012年是廣東實施高考新方案的第三年,對于理綜生物試題而言,從2010年摸著石頭過河,到2011年相對適應,直至2012年相對穩定,體現了高考新方案在過渡與摸索中前行,逐漸形成了具有廣東特色的試卷風格,是一個彰顯新課程理念的展示舞臺。筆者本著學習與研究的態度,結合近三年廣東高考“非選擇題”的特點,對常見題型進行歸納分析,以其拋磚引玉,助力2013高三備考!

 

一、把握高頻考點分布,搶占制高點

 

表1  2010-2012年廣東理綜生物卷非選擇題各模塊所占分值及比例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非選擇

題號

分值

比例

非選擇

題號

分值

比例

非選擇

題號

比例

《分子與細胞》

26

16

25%

26

16

25%

26(1)(4)

27(3)(4)

16

25%

《遺傳與進化》

28(1)(2)

6

9%

27(2)(3)

6

9%

28

16

25%

《穩態與環境》

27

16

25%

28

16

25%

26(2)(3)

27(1)(2)

16

25%

《現代生物科技》

 

 

 

27(1)

8

13%

 

 

 

《生物技術實踐》

29(1)③

2

3%

28(4)③

2

3%

29[注]

16

25%

《實驗部分》

28(3)、29

24

38%

29

16

25%

注:2012年廣東理綜29題第(1)題的第三個空考的“酶活力”屬選修一內容。

 

由表1分析可見,必修1《分子與細胞》、必修3《穩態與環境》這兩大模塊在近三年的高考考查當中,分值最為穩定,都為16分,占所有非選擇題分值的25%,可謂非選擇題中的重頭戲,不容小覷。而必修2《遺傳與進化》模塊則由2010、2011年的6分,近9%的比重,一躍升至16分,在2012年高考當中占非選擇題總分值的25%,回升到了與必修1和必修3模塊同等的分值比重,因而在接下來的復習備考當中,我們要改變以往單純地認為必修2模塊所占比例相對較弱的錯誤觀點,應加強相關專題的備考復習工作,特別是此專題的非選擇題訓練,其突顯性已相當明確。

 

對于選修模塊方面的考查,選修3模塊《現代生物科技》僅在2011年以非選擇題的形式出現,且分值8分占非選擇題總分的13%,實屬較為罕見和偏重考查的一年,而2010和2012年非選擇題對此模塊的考查均未出現?梢,今后對選修3模塊的考查,仍會以選擇題為主。對于選修1模塊《生物技術實踐》在2010及2011年的非選擇題中都各占2分,而在2012年非選擇題中的選修一內容已完全融入到了實驗部分,這與考綱要求的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列入實驗部分進行考查相一致,很好的體現了高考試題緊緊以考綱為依托的理念。這也為我們后續實驗專題復習時,要注重“選修一模塊”與“必修模塊”有知識點重合的內容要加以重視。如必修一實驗“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與選修一模塊的“果酒的制作”,在知識點就有重合。

 

《實驗部分》在非選擇題中的考查由2010年的38%的比重回歸至2011和2012年的25%,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而近三年對實驗部分的考查,主要都是在于對教材、考綱中規定的最經典,最主干的實驗進行命題設計,著重突出考查學生的實驗分析能力,且命題者在題目的創設上能大膽創新,穩重有變,同一個實驗,可以有不同的考查方式,避免了考生死記硬背實驗原理、現象和結論的陋習,更突出考查學生在具體題境中運用所學知識來完成相應的實驗任務。如同樣對有關“酶”實驗的考查,09年主要考查學生繪制曲線的能力,而2012年則考查如何繪制表格,作“雙因子”分析。真可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考查形式千變萬化,而只有掌握了其中的真諦,才能以不變應萬變,在考場中處事不驚。

 

表2  2010-2012年廣東理綜生物卷非選擇題(信息類試題)分布及分值

 

文字類信息

表格類信息

圖形類信息

分值

比例

2010年

 

26(2)、29(2)

27(1)、28(1-3)

34

53%

2011年

28(1)(3)

29(1-3)

26(1-3)、27(3)、28(2)

42

66%

2012年

29(2)

26(1-3)

27(2)、28(1-2)、29(1)

42

66%

從近三年的廣東高考試題中可以看出,試題的新穎度、難度和區分度在一定程度上都借助于信息類題目的創新,這已成為命題的重要切入點。信息類題目對能力的考查,通常是在分析、理解和應用的水平上考查考生的認識能力和對生物學常用圖形、表格、文字類所表達的內容和含義的正確理解,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運用圖形、表格的表達方式去描述生物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能力。通過表2的數據分析可知,有關信息類的試題均占了非選擇題總分的53%以上,可見,注重考查學生從試題中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是近三年廣東高考的著力點,解答這類試題時,考生務必通讀全題,獲取、加工和處理題目相關信息與其設問的聯系。值得一提的是,題目最后小字部分,諸如:“注”、“圖”等題目的下標注釋,往往有利于考生快速切入題目主干,及時獲取相關信息,從而達到快速透析題目的效果。特別是在2011與2012年的廣東高考試題中,類似的“注”、“圖”等題目的下標均達到3處,這對于非選擇題的解題過程中如何快速、有效地獲取信息,則顯得尤為重要。

 

二、洞悉命題規律,力求精準打擊

 

表3  2010-2012年非選擇題材料背景與華師的研究方向

試題

試題背景

華師研究方向

備注

2010年T.26

碳循環(葉綠素太陽能電池)

生態學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T.27

血糖平衡

人體及動物生理

省級精品課程

2010年T.28

克氏綜合征

遺傳學

校級精品課程

2010年T.29

A動物蛋白對小鼠生長影響

動物營養與飼料學

研究生專業

2011年T.26

蝴蝶蘭

蝴蝶蘭及其栽培技術

本科選修課

2011年T.27

登革熱(S基因)

昆蟲分子生態

研究生專業

2011年T.28

三丁基錫對水生動物的污染

水產動物脅迫生物學

研究生專業

2011年T.29

食用色素

植物天然產物

研究生專業

2012年T.26

荔枝葉片

植物生理生態

研究生專業

2012年T.27

羅非魚

魚類生物學

研究生專業

2012年T.28

豌豆、水稻突變基因

基因工程

校級精品課程

2012年T.29

酶(食品)

生物工藝學

校級精品課程

通過表3發現,其實近三年非選擇題中有不少題目的背景材料都與華師的研究生招生專業的研究方向以及本校的精品課程內容相吻合。如2011年第26題考查的“蝴蝶蘭”這一素材背景,本身就是華師大“生物科學”專業的選修課程,在本科生中作為一門課程已開設多年,且相應的教師團隊在蘭花方面的研究,如“蘭花鑒賞”、“蘭花栽培”等項目的研究上在國內已暫露頭角,所以作為考試素材,也就不足為怪了。又如2010年第29題實驗“探究A動物蛋白對小鼠生長的影響”,就屬于華師大研究生專業動物學中“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研究方向里頭的一個研究課題。因為從事這方面的博導與教授在此方面的研究有較高的造詣,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力與權威性,畢竟高考涉及到省內“千家百戶” 的子女前途命運問題,不能隨便開玩笑,甚至引用應用他人的研究成果與數據,只有自己掌握一手材料,在自己研究方向上拿出確鑿可信的實驗數據與材料,才能科學合理地命好一道題。此外,從命題者的本身角度而言,由于自己親身經歷這方面的試驗與研究,對此方面的命題就會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命題時也相對比較得心應手,不會顧此失彼。

 

通過表3我們還能發現一個很明顯的特點,那就是“身在廣東,情系廣東。”廣東高考年年都不忘體現地方特色,采用具有廣東特色的素材。如荔枝、水稻、羅非魚、蝴蝶蘭、登革熱病毒、廣東飲食講究色香味等等,都很好的體現了富有濃郁氣息的廣東地域特色。這也很好地體現了新課程中“注重與現實生活聯系”的基本理念。

 

三、2013年備考策略及建議

 

縱觀近三年的廣東高考非選擇題,其常見題型無外乎分為以下四大類:

 

1、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類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歷年高考的重點、熱點,也是教材的難點之一,特別是近三年廣東高考,可謂非選擇題第一大題的必考內容。如2012年第26題以“荔枝葉的發育過程中凈光合速率及相關指標變化” 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影響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2011年第26題以“蝴蝶蘭通過改變CO2吸收方式以適應環境”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和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坐標圖的分析和植物組織培養技術;2010年第26題以“生態系統碳循環與氣候變化的相關知識”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溫室效應以及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等知識。可見,近三年的廣東高考非選擇題第26題始終都圍繞著“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這一知識點進行考查。這一大類題目年年考,題目的選材和提問方式不盡相同,但考查的內容無非都是光合作用的兩個過程:光反應和暗反應,以及相關反應的產物[H]、ATP,影響暗反應進行的相關因素:氣孔的開放度,CO2濃度;光合作用的場所:葉綠體,其上的結構基粒等。特別有趣的是,2011年26題的最后一問“植物細胞分化的根本原因”以及2012年最后一問“葉肉細胞與表皮細胞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差異顯著的根本原因”的答案出奇一樣,都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所以,所謂看似無序的高考題,在我們的細致分析后實則是有章可循的,只要我們把握住了該知識的主干,萬變不離其宗,考生在做起題目來是仍舊是游刃有余。由于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是最基本的能量代謝,是生物體進行各項生命活動的能量基礎,也容易牽涉到選修模塊“植物的組織培養”等相關知識。因此,該專題考點主要分布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過程以及二者之間的聯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的分析及相關實驗的分析與設計,此外還會涉及到選修方面的相關知識。預計2013年還會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關實驗或生產實踐為背景進行命題,且以圖表、曲線的等形式為考查載體,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應用。

 

2、人體及動物生理類

 

此大類的非選擇題主要考查動物激素的分泌與調節、神經沖動的產生與傳遞、特異性免疫等知識,注重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聯系,以實驗或與人體健康等熱點相關的具體實例為載體來對考生進行考查。如2012年第27題以“羅非魚的生活”為材料背景,將動物內環境穩態的調節、種群數量的變化和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富集現象整合在一起進行考查,綜合性、新穎性都在此題得到了充分的體現;2011年第28題以“水環境中的有機錫污染”為背景,考查了動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和生物富集作用、種群數量變化、圖表信息提取和分析能力。

 

3、遺傳類

 

遺傳類的非選擇題經常會考查DNA復制、基因表達、基因的分離定律、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生物遺產變異、現代生物進化理論以及基因工程的等。其中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最為重要,包括由此引申出來的(遺傳概率、基因頻率)幾乎在每年高考中多少都會有所涉及。如2012年第28題以“豌豆實驗”為背景,考查基因突變、基因表達、基因對生物性狀的調控途徑、基因工程等知識,同事考查實驗探究能力;2011年第27題以“登革熱病毒”為背景,考查了基因工程、基因表達、基因頻率和現代生物進化理論;2010年第28題則以“克氏綜合征”為背景,考查了色盲遺傳、減速分裂以及人類基因組計劃的相關知識。預計以遺傳變異的有關材料為背景,考查對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與孟德爾遺傳定律相關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將是今后幾年命題的主要趨勢。     

 

4、實驗部分類

 

非選擇題實驗部分可謂歷年高考的壓軸題,也是提高試題區分度的重要部分,從近三年高考試題來看,命題形式趨于多樣化,絕不僅僅局限于做過的實驗,其特點是“情在書外,理在書中”,基本原理都是一樣的,往往在教材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分析等能力。如2012年第29題,以“pH對酶活性的影響”為依據,考查了酶活力的影響為依據,考查了酶活力、影響酶活力的因素等知識以及酶蛋白的提取分離實驗設計的能力,同事考查了圖文結合辨析的能力;2011年第29題則考查色素的特性和提取以及對實驗的設計和分析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高考的最后一道實驗題的第一句話,都帶有“押韻”的味道,用語凝練,有點“一語道破玄機”的意思。如2011年29題第一句話是“中國的飲食講究色香味,顏色影響消費”;2012年第29題的第一句話是“食品種類多,酸堿度范圍廣”。預測2013年高考非選擇題實驗部分,仍可能立足教材實驗,結合新的背景材料,考查實驗原理和操作技能的遷移能力;考查變量的確認、實驗步驟的設置、實驗結果的處理以及結果的預測等,對考生的能力要求也會越來越高。

 

盡管這四大類非選擇題在近三年高考中年年考,涉及的考綱知識點甚至還有重復,但我們始終要抓住高考的真正內涵,以不變應萬變;要抓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 三個環節, 真正弄懂、吃透考什么, 怎么考。同時根據近年來高考非選擇題的設問特點,主要考查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與聯系,思維發散等的能力,這就要求考生不斷拓寬思路,而不是“深挖洞”。因此在復習時要注重知識的遷移和整合,題型的信息轉化,能夠從主干知識中學會舉一反三,把主干知識和與它相關的知識點融會貫通。

 

本文發表在2013年《中學生物學》第3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42091.html

相關閱讀: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