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化抽象為具體,一猜二做三觀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減數分裂這一部分向來都是難點,因為非常抽象,傳統授課常常是在黑板上畫圖或張貼黑板掛圖來輔助教學的,而現在隨著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我們可以盡可能的化靜態為動態,化抽象為具體,用動畫、模型以及掛圖三種方法來輔助教學,從而直觀的突破該重難點。

 

我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是這樣做的:

 

一、溫故而知新,以有絲分裂動畫為導入

 

播放完動畫后,讓學生們簡單回顧敘述有絲分裂的各個時期的特點,特別是強調了間期、中期和后期的染色體行為、DNA和染色單體的變化。

 

二、一猜二做(動手)三觀察(動畫)實現重難點突破

 

(1)我先幻燈片展示出示減數分裂整體變化圖(起點為精原細胞,終點為精細胞),讓學生們猜測中間過程發生了什么變化?

 

 

 學生們根據有絲分裂間期特征猜測出由第一圖變成第二圖為染色體復制。

 

討論的焦點為第二個?,學生們主要的猜測有兩種,

 

第一種為:進行了兩次分裂,先進行同源染色體分開,再進行染色單體分開。

 

第二種為:進行了兩次分裂,先進行姐妹染色體單體分開,再進行同源染色體分開。

 

教師材料展示:我通過展示減數分裂過程中多幅染色體顯微照片結合文字材料展示(包括初級精母細胞、次級精母細胞、精細胞中染色體顯微照片)

 

觀察照片,閱讀材料,學生們可以得出減數分裂完成為第一種猜測。那么焦點又轉變為減數分裂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什么過程中?

 

(2)帶著猜測動手嘗試構建一個模型

 

引導學生用兩種顏色的橡皮泥自制模型來模擬減數分裂過程,并討論如何實現染色體數目減半。 [設計意圖:通過多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動腦、動口、動手以突破教學難點。]

 

學生們得出:減數第一次分裂完成同源染色體分離,染色體數目減半。

 

(3)學生們動手的基礎上教師動畫播放整個減數分裂過程,分為減數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兩部分分別演示播放。

 

第一部分播放完后強調:同源染色體聯會時的動態變化和四分體形成過程
提問:第一次減數分裂前期初級精母細胞中染色體最顯著的變化是什么?配對的是怎樣的染色體,圖中有幾個四分體?
教師點拔:學生總結出同源體聯會,四分體的特點
教師講解交叉互換指出其在遺傳學上有重要意義

 

減Ⅰ中期四分體排列在赤道板上,減Ⅰ后期同源體分離

 

 提問:減Ⅰ中期和后期染色體發生了怎樣的行為變化?同源染色體能否有另一種分離情況?

 

教師點拔:一個精原細胞分裂只能發生其中的一種形成二種類型的精子多個精原細胞分裂,各種情形都能發生因而產生的精子具有多樣性。

 

第二部分播放后突出比較有絲中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有絲后期和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圖,提問二者有何不同?

 

學生回答后總結:是否含有同源染色體,進一步說明減數分裂本質。
提問:精細胞中染色體數目,DNA含量,染色體特征與精源細胞相比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精子壽命很短?精子還能再分裂嗎?
總結:精子形成需要經過變形,丟棄大量細胞質,僅保留了細胞核和極少量細胞質,所以精子壽命短,精子不再分裂,因此減數分裂無細胞周期。

 

最后再完整播放一遍減數分裂全過程,引導學生分析總結:復制、聯會、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著絲點分裂等,在此基礎上小組合作構建一個整體動態模型。

 

三、口訣記憶加上掛圖輔助對比

 

為了掌握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特征,可以用以下的記憶口訣:有絲同源不配對,減二無源難成對。聯會形成四分體,同源分離是減一。

 

在考試中常遇到的是有絲分裂、減Ⅰ、減Ⅱ三個中期和三個后期對比,所以掛圖呈現三個中期、后期進行對比。攻破難點。

 

 

四、鞏固提高──課下手繪減數分裂各個時期圖

 

讓學生自己繪制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典型圖解。這種做法可以進一步使學生去回顧理解減數分裂的過程,從感性認識深化自己對此過程的理性認識。

 

總結利用直觀教學的好處:

 

(1)通過識別有絲分裂、減數分裂各個時期的圖,培養識圖和判斷能力,利用多媒體動畫播放化抽象為具體,化靜態為動態,形象生動;

 

(2)通過動手用橡皮泥模擬減數分裂的全過程,不但學得有趣,掌握也牢固,培養實踐操作能力;

 

(3)如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圖象的區別,運用圖形進行DNA、染色體變化分析,加深記憶和理解,效果會更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72795.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