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導航
1.學習目標
(1)說出中心法則的發展歷程,明確中心法則——遺傳信息流向的途徑:
①從DNA流向DNA(DNA自我復制);②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轉錄和翻譯);③從RNA流向RNA(RNA自我復制);④從RNA流向DNA(逆轉錄)。
(2)舉例說明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
(3)舉例說明基因間的相互作用及對生物性狀的精細調控。
2.學習建議
1.本節主要介紹了中心法則和基因、蛋白質與性狀的關系兩部分內容,在“中心法則”的學習中,可充分運用教材中的“資料分析”,探究中心法則的提出和完善過程。
2.關于基因、蛋白質和性狀的關系的內容,比較復雜,也較抽象。學習過程中要從遺傳現象的實例入手,分析其本質原因,歸納總結三者間的關系。運用兩類遺傳現象的實例:一類是豌豆的圓粒與皺粒、白化病和侏儒癥等實例,說明基因通過控制酶或激素的合成來控制細胞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性狀;另一類是類似囊性纖維病、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等實例,說明基因通過控制結構蛋白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性狀。最后得出結論: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再通過“人的身高”等事例,了解多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以及環境對性狀的影響等知識。
自我測評
一、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正確的是( 。。
A.1982年科學家發現RNA可復制
B.1957年科學家發現瘋牛病是一種結構異常的蛋白質引起的
C.1965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
D.1970年科學家發現逆轉錄酶
2.揭示生物體內遺傳信息傳遞一般規律的是( 。。
A.基因的遺傳定律 B.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C.中心法則 D.自然選擇學說
3.囊性纖維病的實例可以說明( 。
A.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B.DNA中某個堿基發生改變,生物體合成的蛋白質必然改變
C.基因通過控制激素的合成,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D.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4.甜豌豆的紫花對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由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基因共同控制,只有當同時存在兩個顯性基因(A和B)時,花中的紫色素才能合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種性狀只能由一種基因控制 B.基因在控制生物體的性狀上是互不干擾的
C.每種性狀都是由兩個基因控制的 D.基因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
5.遺傳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長翅果蠅幼蟲正常培養溫度為25 ℃,將孵化后4~7 d的長翅果蠅幼蟲,在35~37 ℃處理6~24 h后,得到了某些殘翅果蠅;這些殘翅果蠅在正常環境溫度下產生的后代仍然是長翅果蠅。此實驗不能說明( 。。
A.環境條件的改變可以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
B.控制長翅果蠅的基因的表達受溫度影響
C.基因控制生物體性狀時受環境影響
D.翅的發育過程經過酶的催化作用
6.當克里克提出遺傳信息傳遞的中心法則后,人們又通過科學研究對中心法則進行的補充包括( )。
①DNA復制、赗NA復制、鄣鞍踪|的復制、苻D錄 ⑤逆轉錄、薹g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
7.下列有關細胞質基因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細胞質基因存在于所有的細胞器中
B.細胞質基因存在于線粒體和葉綠體中
C.細胞質基因能進行半自主自我復制
D.細胞質基因控制的遺傳病只能通過母親傳遞給子代
8.觀賞植物藏報春,在20~25 ℃的條件下,紅色(A)對白色(a)為顯性,基因型為AA或Aa的藏報春開紅花,基因型為aa的藏報春開白花。但是,如果把開紅花的藏報春移到30 ℃條件下,雖然基因型仍為AA或Aa,但新開的花全是白色的,這說明( )。
A.基因完全決定性狀
B.基因對性狀的控制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C.基因型相同,環境條件改變,性狀一定改變
D.每種植物在環境條件改變時都能開多種顏色的花
9.在豌豆粒中,由于控制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中插入外來DNA片段而不能合成淀粉分支酶,使得豌豆粒不能合成淀粉而變得皺縮。此事實說明( 。
A.基因是生物體性狀的載體
B.基因能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C.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性狀
D.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結構來控制生物性狀
10.下列各項中,屬于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的實例是( 。
①人類的白化病 、谀倚岳w維病 、郾奖虬Y ④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下列各項中,不是蛋白質合成所必需的是( 。。
A.mRNA B.核糖體 C.tRNA D.內質網
12.下列關于基因與性狀的關系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很多情況下一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
B.有的情況下多個基因決定一個性狀
C.有的情況下一個基因決定多個性狀
D.生物體的性狀不會受到環境影響
13.逆轉錄過程的發現對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則來說是( 。
A.完全否定 B.毫無意義
C.補充和更加完善 D.徹底完善
14.導致囊性纖維病變的根本原因是( 。
A.CFTR基因缺失3個堿基 B.CFTR蛋白結構異常
C.支氣管中黏液增多 D.細菌繁殖,肺部感染
15.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氣中的葉和浸在水中的葉,表現出了兩種不同的形態。下列各項中,對此說法正確的是( 。。
A.水上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寬形葉的基因
B.水下部分只含有控制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C.水上部分既含有形成寬形葉的基因,也含有形成窄形葉的基因
D.基因相同則性狀相同,基因不同則性狀不同
二、非選擇題
16.(2003年江蘇省高考題)艾滋病(AIDS)是目前威脅人類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能導致艾滋病的HIV病毒是RNA病毒。它感染人的T淋巴細胞,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死于廣泛感染。請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病毒進入細胞后,能以 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合成 ,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組中。
(2)整合后它按照 原則進行復制,又能以 為模板合成 ,并進而通過 過程合成病毒蛋白。
(3)如果將病毒置于細胞外,該病毒不能繁殖,原因是 。
17.已知甲、乙、丙三種病毒,它們的遺傳信息傳遞和表達過程如下圖。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這三種病毒的遺傳物質依次是:
甲 。灰摇 ;丙 。
(2)過程3、10表示 ;
過程6表示 ;
過程1、4、8、11表示 ;
過程2、5、9表示 ;
過程7表示 ,此過程需要有 的作用。
(3)用簡略圖表示這三種病毒中遺傳信息的傳遞和表達過程:
甲: 。
乙: 。
丙: 。
18.如下圖所示,在a、b兩試管內加入的DNA都含有30個堿基對,其他試管加入的RNA,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發現只有前四個試管內有產物生成。請根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能形成RNA的試管是 ;若c、d、e試管中加入的信使RNA都是由此產生的,則這些RNA分子中均含 個堿基,最多有 個密碼子。
(2)寫出試管中的產物名稱:
a ;b ;c ;d 。
(3)a、b兩試管內的DNA在作模板時的區別是
。
(4)若想在e試管內獲取多肽,還應加入的物質是 。
19.右圖是囊性纖維病的病因圖解,據圖回答:
(1)基因是指 ;蛑械摹 〈磉z傳信息,如圖中所示形成的CFTR蛋白質結構異常的原因是 。
(2)此種病例所涉及的是 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事實上,基因與性狀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基因與 、基因與 、基因與
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
(3)通過圖解可以看出基因能通過 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D 2.C 3.D 4.D 5.D 6.C 7.A 8.B 9.C 10.D 11.D 12.D 13.C 14.A 15.C
二、非選擇題
16.(1)RNA 逆轉錄酶 DNA(2)堿基互補配對 DNAmRNA 翻譯(3)病毒本身缺乏繁殖所需要的原料、能量和酶等
17.(1)DNA RNA RNA(2) DNA復制 RNA復制 轉錄 翻譯 逆轉錄逆轉錄酶(3)如圖所示:
18.(1)b c 30 10(2)DNA RNA RNA DNA(3)前者的兩鏈均作模板,后者只有一條鏈的片段作模板(4)轉運RNA
19.(1)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堿基排列順序 基因缺失了3個堿基
(2)單個 基因 基因產物 環境(3)控制蛋白質的結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174030.html
相關閱讀: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