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數學中的皇冠——數論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人類從學會計數開始就一直和自然數打交道了,后來由于實踐的需要,數的概念進一步擴充,自然數被叫做正整數,而把它們的相反數叫做負整數,介于正整數和負整數中間的中性數叫做0。 它們和起來叫做整數。

對于整數可以施行加、減、乘、除四種運算,叫做四則運算。其中加法、減法和乘法這三種運算,在整數范圍內可以毫無阻礙地進行。也就是說,任意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整數相加、相減、相乘的時候,它們的和、差、積仍然是一個整數。但整數之間的除法在整數范圍內并不一定能夠無阻礙地進行。

人們在對整數進行運算的應用和研究中,逐步熟悉了整數的特性。比如,整數可分為兩大類—奇數和偶數(通常被稱為單數、雙數)等。利用整數的一些基本性質,可以進一步探索許多有趣和復雜的數學規律,正是這些特性的魅力,吸引了古往今來許多的數學家不斷地研究和探索。

數論這門學科最初是從研究整數開始的,所以叫做整數論。后來整數論又進一步發展,就叫做數論了。確切的說,數論就是一門研究整數性質的學科。

數論的發展簡況

自古以來,數學家對于整數性質的研究一直十分重視,但是直到十九世紀,這些研究成果還只是孤立地記載在各個時期的算術著作中,也就是說還沒有形成完整統一的學科。

自我國古代,許多著名的數學著作中都關于數論內容的論述,比如求最大公約數、勾股數組、某些不定方程整數解的問題等等。在國外,古希臘時代的數學家對于數論中一個最基本的問題──整除性問題就有系統的研究,關于質數、和數、約數、倍數等一系列概念也已經被提出來應用了。后來的各個時代的數學家也都對整數性質的研究做出過重大的貢獻,使數論的基本理論逐步得到完善。

在整數性質的研究中,人們發現質數是構成正整數的基本“材料”,要深入研究整數的性質就必須研究質數的性質。因此關于質數性質的有關問題,一直受到數學家的關注。

到了十八世紀末,歷代數學家積累的關于整數性質零散的知識已經十分豐富了,把它們整理加工成為一門系統的學科的條件已經完全成熟了。德國數學家高斯集中前人的大成,寫了一本書叫做《算術探討》,1800年寄給了法國科學院,但是法國科學院拒絕了高斯的這部杰作,高斯只好在1801年自己發表了這部著作。這部書開始了現代數論的新紀元。

在《算術探討》中,高斯把過去研究整數性質所用的符號標準化了,把當時現存的定理系統化并進行了推廣,把要研究的問題和意志的方法進行了分類,還引進了新的方法。

數論的基本內容

數論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后,隨著數學其他分支的發展,研究數論的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如果按照研究方法來說,可以分成初等數論、解析數論、代數數論和幾何數論四個部分。

初等數論是數論中不求助于其他數學學科的幫助,只依靠初等的方法來研究整數性質的分支。比如中國古代有名的“中國剩余定理”,就是初等數論中很重要的內容。

解析數論是使用數學分析作為工具來解決數論問題的分支。數學分析是以函數作為研究對象的、在極限概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數學學科。用數學分析來解決數論問題是由歐拉奠基的,俄國數學家車比雪夫等也對它的發展做出過貢獻。解析數論是解決數論中艱深問題的強有力的工具。比如,對于“質數有無限多個”這個命題,歐拉給出了解析方法的證明,其中利用了數學分析中有關無窮級數的若干知識。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蘇聯數學家維諾格拉多夫創造性的提出了“三角和方法”,這個方法對于解決某些數論難題有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數學家陳景潤在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問題中也使用的是解析數論的方法。

代數數論是把整數的概念推廣到代數整數的一個分支。數學家把整數概念推廣到一般代數數域上去,相應地也建立了素整數、可除性等概念。

幾何數論是由德國數學家、物理學家閔可夫斯基等人開創和奠基的。幾何數論研究的基本對象是“空間格網”。什么是空間格網呢?在給定的直角坐標系上,坐標全是整數的點,叫做整點;全部整點構成的組就叫做空間格網。空間格網對幾何學和結晶學有著重大的意義。由于幾何數論涉及的問題比較復雜,必須具有相當的數學基礎才能深入研究。

數論是一門高度抽象的數學學科,長期以來,它的發展處于純理論的研究狀態,它對數學理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對于大多數人來講并不清楚它的實際意義。

由于近代計算機科學和應用數學的發展,數論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比如在計算方法、代數編碼、組合論等方面都廣泛使用了初等數論范圍內的許多研究成果;又文獻報道,現在有些國家應用“孫子定理”來進行測距,用原根和指數來計算離散傅立葉變換等。此外,數論的許多比較深刻的研究成果也在近似分析、差集合、快速變換等方面得到了應用。特別是現在由于計算機的發展,用離散量的計算去逼近連續量而達到所要求的精度已成為可能。

數論在數學中的地位是獨特的,高斯曾經說過“數學是科學的皇后,數論是數學中的皇冠”。因此,數學家都喜歡把數論中一些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叫做“皇冠上的明珠”,以鼓勵人們去“摘取”。下面簡要列出幾顆“明珠”:費爾馬大定理、孿生素數問題、哥德巴赫猜想、圓內整點問題、完全數問題……

在我國近代,數論也是發展最早的數學分支之一。從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在解析數論、刁藩都方程、一致分布等方面都有過重要的貢獻,出現了華羅庚、閔嗣鶴、柯召等第一流的數論專家。其中華羅庚教授在三角和估值、堆砌素數論方面的研究是享有盛名的。1949年以后,數論的研究的得到了更大的發展。特別是在“篩法”和“哥德巴赫猜想”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世界領先的優秀成績。

特別是陳景潤在1966年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一個大偶數可以表示為一個素數和一個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以后,在國際數學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盛贊陳景潤的論文是解析數學的名作,是篩法的光輝頂點。至今,這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好結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00913.html

相關閱讀:高中數學學習方法:高二數學復習八大原則
高考數學復習:系統梳理 重點掌握
三角函數圖象性質
高中數學:扇形的面積公式_高中數學公式
科學把握數學新課標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