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學習生物學的技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摘要:文章通過諧音、形象比喻、專業知識俗語化等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準確理解和記憶。能讓高一的學生輕松愉快的獲得知識、提高成績,同時也能保證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關鍵詞:比喻;諧音;概括;加深記憶;激發學習興趣

  中學生物教學正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然而,由于中考不考生物學,而是作為中考考查科目,有不少學生輕視生物學習,甚至把生物課看成負擔。在此情況下,怎樣從生物教學自身特點中尋找突破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搞活教學,提高質量,目前已成為生物學教師探索的問題。

  根據初中學生好奇、求知欲強、思維活躍、學習從興趣出發的特點,要充分利用生物學本身獨具的內容豐富、趣味性強等特點,努力挖掘各種趣味因素,創設情境,以各種教學形式誘發、激勵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

  對于剛上高一的學生來說:所開設的科目多、時間緊任務重、初中生物是非中考科目,大部分學生的生物學基礎知識不扎實學習有一定的困難,為了幫助大家解決學習上的麻煩,特將生物課本必修一的部分內容進行了歸納總結,相關內容如下:

  1、學習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時,其中微量元素種類可以通過諧音記憶:Zn(新)、Fe(鐵)、B(字B寫成臂)、Cu(童)、Mn(木)、Mo(猛)。在鐵和臂之間加上“阿”連成一句話:新鐵臂阿童木,猛!就可以快速準確的記住了。

  2、生命活動的承擔者??蛋白質這一節,學習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時,可以和人的形體聯系在一起。R基看成頭,氨基和羧基看成兩胳膊,中心碳原子看成人的軀干,H看成腿,就容易記住了。學習8種必需氨基酸時:異亮氨酸寫成“一”,甲硫氨酸寫成“家”,賴氨酸寫成“來”,纈氨酸寫成“寫”,亮氨酸寫成“兩”,色氨酸寫成“三”,苯丙氨酸寫成“本”,蘇氨酸寫成“書”,在“家”后面添加“人”就可以成一句話:“家人來寫兩三本書”,方便記憶。學習氨基酸脫水縮合時,二肽就可以理解為兩個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多肽可以理解為多個學生手拉手站成一排,其中每一個手拉手就代表形成一個肽鍵,最邊上同學的左手或右手就可以理解為肽鏈上游離的氨基或羧基了。

  3、在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這一節中,學習DNA時可以用5個數字進行總結:“五”代表DNA有5種組成元素C、H、O、N、P;“四”代表DNA有4種脫氧核苷酸;“三”代表DNA有三種組成物質包括磷酸、脫氧核糖、含氮堿基;“二”代表DNA有兩條脫氧核苷酸鏈;“一”代表一個雙螺旋結構的DNA分子。

  4、在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這一節中,學生對于總光合作用速率和凈光合作用速率辨別不清會出現計算錯誤,題干中表示總光合作用速率的標志性語言:葉綠體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葉綠體釋放氧氣的速率;葉綠體產生、制造、合成有機物的速率;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植物光合作用產生制造氧氣的速率,表示凈光合作用速率的標志性語言:植物葉片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容器中減少二氧化碳的速率;葉片增加或積累有機物的速率,在結合總光合速率=凈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這個公式就可以解決相關問題。

  5、學習細胞增殖??有絲分裂時,細胞周期包括間期和分裂期,間期比喻為“臺下十年功”,分裂期比喻為“臺上一分鐘”,就可以輕松的理解間期和分裂期持續的時間長短和先后順序以及重要性了。在講解細胞分裂過程時把各個時期總結為幾句話,前期;兩(染色體和紡錘體)出現兩(核膜和核仁)消失,中期:(染色體)形定數晰赤道齊,后期:點(著絲點)裂數(染色體)加均兩極,末期:兩(核膜和核仁)出現兩(染色體和紡錘體)消失。

  6、學習細胞衰老的特征時可以用幾個詞來概括:一大(細胞核變大)一。毎w積變。┮欢啵毎麅壬胤e累增多)兩低(細胞膜的運輸功能降低,多種沒酶的活性降低)。學習細胞癌變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不死性(無限增殖),變態性(細胞形態結構顯著改變),擴散性(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減少)。

  我們在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不僅要增長知識、熟悉理論,還應當培養實踐能力、加強科技意識、訓練創造思維能力。首先要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明確實驗的主要目的,規范實驗的操作要求,了解實驗的整個過程;其次要學會知識和理論如何與實際相結合、與生活相聯系,從而使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理論更加豐富、更加扎實、更加全面;接著要具有良好的科技意識,隨著世界生物科技的迅速發展,許多新的內容不斷涌入到考題之中,如基因工程、克隆技術、轉基因生物等,因此,學生有必要在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的同時,能夠關心科技時事、了解科技發展動態;最后,我們還必須經常進行擴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訓練,嘗試從一個現象聯想到另一個現象、從一種知識遷移出另一種知識,讓自己的知識和理論系統化、立體化,使生物學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我們老師在交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利用一些技巧可以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方法技巧,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教學風格。

  來自轉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83632.html

相關閱讀: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