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過程:
1、光合作用的概念: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且釋放出氧氣的過程。
2、光合作用圖解:
3、光合作用的總反應式及各元素去向
光反應與暗反應的比較:
項目 | 光反應(準備階段) | 暗反應(完成階段) |
場所 | 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 葉綠體的基質中 |
條件 | 光、色素、酶、水、ADP、 Pi | 多種酶、[H]、ATP、CO2、C5 |
物質變化 | ![]() | ![]() |
能量的變化 | 光能轉變成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 ATP中活躍的化學能轉變成(CH2O)中穩定的化學能 |
相互聯系 | 光反應產物[H]、ATP為暗反應提供還原劑和能量;暗反應產生的ADP、Pi為光反應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
易錯點撥:
1、光合作用總反應式兩邊的水不可輕易約去,因為反應物中的水在光反應階段消耗,而產物中的水則在暗反應階段產生。
2、催化光反應與暗反應的酶的分布場所不同,前者分布在類囊體薄膜上,后者分布在葉綠體基質中。
知識拓展:
1、氮能夠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原因是:氮是許多種酶的組成成分光合作用的場所:光合作用第一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必須有光才能進行。在類囊體的薄膜上進行;光合作用的第二個階段中的化學反應,有沒有光都可以進行。在葉綠體基質中進行。
2、玉米是C4植物,其維管束鞘細胞中含有沒有基粒的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暗反應。C4植物主要是那些生活在干旱熱帶地區的植物。
①四碳植物能利用強日光下產生的ATP推動PEP與CO2的結合,提高強光、高溫下的光合速率,在干旱時可以部分地收縮氣孔孔徑,減少蒸騰失水,而光合速率降低的程度就相對較小,從而提高了水分在四碳植物中的利用率。
②二氧化碳固定效率比C3高很多,有利于植物在干旱環境生長。C3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得的淀粉會貯存在葉肉細胞中;而C4植物的淀粉將會貯存于維管束鞘細胞內,維管束鞘細胞不含葉綠體。

3、光合細菌:利用光能和二氧化碳維持自養生活的有色細菌。光合細菌(簡稱PSB)是地球上出現最早、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原始光能合成體系的原核生物,是在厭氧條件下進行不放氧光合作用的細菌的總稱,是一類沒有形成芽孢能力的革蘭氏陰性菌,是一類以光作為能源、能在厭氧光照或好氧黑暗條件下利用自然界中的有機物、硫化物、氨等作為供氫體兼碳源進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光合細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田、沼澤、湖泊、江海等處,主要分布于水生環境中光線能透射到的缺氧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289116.html
相關閱讀:2016年高考備考:生物基礎知識111條
少揭“傷疤”,多貼“膏藥”
高中生物的“學習策略”
定時定向遞送miRNA的新載體治療骨質疏松
人神經膠質母細胞瘤的干細胞起源和精準干預研究獲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