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2
題。(
18
分,其中選擇題每題
3
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
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
,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
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
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
而
思矣,不如
須臾
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
,
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
積善成德,而
神明自得,
圣心
備焉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
者,用心躁也。
8
.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
學不可以
已
已:停止。
B
.假
輿馬者
假:借助。
C
.
臂非
加
長也
加:增加。
D
.
雖有
槁暴
槁暴:風吹日曬而干枯。
9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
.
①
取之于
藍而青于藍
②
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
B
.
①
故木受繩則
直
②
醉則
更相枕以臥
C
.
①
吾嘗終日
而
思矣
②
人非生
而
知之者
D
.
①
蛟龍生焉
②
猶且從師而問
焉
10
.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和現代漢語的意義相近的一項是
A
.君子博學
而日參省乎己
B
.圣心
備
焉
C
.
不如
須臾
之所學也
D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
者
11.
下面對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先以
“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
,來舉例說明任何人通過發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
B.
荀子發展了儒家的
“
勸學
”
傳統,認為禮義道德和系統知識,只有靠后天學習才能獲得,把學習的重要性提到一個新的高度。
C
.文中闡述的要重視學習以及學習必須
“
善假于物
”
、逐漸積累、持之以恒等見解,對今天的我們來說,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和借鑒意義。
D.
隨著作者設喻的連續和手法的變換,文章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奏,表現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
12
.將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6
分)
(
1
)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
2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參考答案:
8.
C
(
加:更。)
9.
B
(
A.
從;被。
B.
就。
C.
表修飾;表承接。
D.
兼詞,于之;語氣詞。)
10. C
(博學:廣泛地學習。圣心:圣人的心境。須臾:片刻。寄托:寄居。)
11
.
A
(
“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
是比喻論證)
12.
(
1
)
我曾經踮起腳后跟眺望,卻不如登上高處看到的廣闊。
(2
)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健的筋骨,卻向上能吃到泥土,向下可喝到泉水,這是由于它用心專一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gaozhong/339749.html
相關閱讀:粵教版語文必修一二古詩文期末復習默寫題
《奧斯威辛沒有什么新聞》學案及答案
高中新課程語文教材必修一字詞音形集錦
《留取丹心照汗青》閱讀答案
高中語文課文內容編制的語言運用題選粹